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

  • 资源ID:60831504       资源大小:8.37MB        全文页数:14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6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

教教 育育 信信 息息 化化 建建 设设 方方 案案 1 目录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6 1.1 项目建设背景 6 1.2 项目建设理念 6 1.3 项目建设目标 6 1.4 项目建设愿景 7 第二章“三通两平台”. 8 2.1 “三通两平台”整体概念.8 2.2 “两平台”概念. 9 2.3 “三通”概念. 10 2.4 教育云是“三通两平台”的最佳实践.11 第三章 教育云建设规划.12 3.1 教育云整体规划 12 3.2 教育云架构规划 14 第四章 教育云整体建设.15 4.1 整体结构. 15 4.2 框架结构. 16 4.3 网络结构. 16 4.4 运维体系. 17 第五章 数字化校园18 5.1 校园有线、无线交换网覆盖.18 5.1.1 校园有线网络覆盖.18 5.1.2 无线覆盖交换网19 2 5.2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23 5.2.1 项目背景 23 5.2.2 系统总体设计27 5.2.3 系统详细设计30 5.2.4 监控中心机房设计34 5.2.5 平台管理软件概述.37 5.2.6 基础平台功能.39 5.3 计算机教室 45 5.3.1 计算机教室系统概述45 5.3.2 计算机教室技术特点46 5.3.3 系统功能特点46 5.3.4 网络设计思想47 5.3.5 设备选型原则48 5.3.6 具体方案 48 5.3.7 施工组织设计50 5.4 透明厨房. 52 5.4.1 背景及需求概述52 5.4.2 系统设计方案53 5.4.3 方案优势及特点57 5.5 校园广播系统. 58 5.5.1 校园传统广播.58 5.5.2 IP 网络广播(数字广播)59 5.6 校园电视台系统 75 5.6.1 方案设计图75 3 5.6.2 系统概述 75 5.6.3 方案设计 76 5.7 录播教室. 79 5.7.1 设计原则 79 5.7.2 执行标准 80 5.7.3 全自动录播系统设计81 5.7.4 各子系统功能83 5.8 校园数字图书馆. 87 5.8.1 概述. 87 5.8.2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87 5.8.3 数字图书馆主要优点.88 5.8.4 数字图书馆89 5.9 校园展示 93 5.10 学生电子书包 94 第六章 县级信息化教育中心95 6.1 远程视频调度中心95 6.1.1 建设背景 95 6.1.2 系统建设目标和内容95 6.1.3 建设依据 95 6.1.4 设计目标 96 6.1.5 系统功能 96 6.1.6 平台软件服务器97 6.1.7 基础平台功能99 6.1.8 存储系统设计102 4 6.2 视频会议室 103 6.2.1 建设背景103 6.2.2 建设需求104 6.2.3 设计原则105 6.2.4 设计标准105 6.2.5 建设模式与目标106 6.2.6 系统建设107 6.2.7 视频会议室总体设计建议.112 6.3 本地优质资源制作室 116 6.3.1 项目背景.116 6.3.2 优质资源制作室系统优势117 6.3.3 设计原则.117 6.3.4 优质资源制作室(演播室)系统119 6.3.5 设计方案120 6.4 中心机房 123 6.4.1 建设概况123 6.4.2 系统设计原则123 6.4.3 设计依据124 6.4.4 主要工程124 6.4.5 方案描述及实施125 6.4.6 供电方式设计126 第七章 教育云平台127 7.1 教育信息管理平台.127 7.2 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28 5 第八章 教育云服务129 8.1 教育云服务分类 129 8.2 教育云服务部分清单129 第九章 预期达成效果132 第十章 服务方案133 10.1 服务内容. 133 10.2 培训. 134 10.3 其他有利于用户的服务.135 10.4 服务响应 137 10.5 施工计划 138 第十一章 部分工程效果展示图140 6 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章项目概述 1.1 项目建设背景1.1 项目建设背景 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刘延东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明确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教育信息化带 动教育现代化,通过教育信息化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今后的十年,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加快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 也是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1.2 项目建设理念1.2 项目建设理念 依据“着眼生本、发展师本、立足校本”的建设思路; 通过“教育云”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重点工程的落地; 打造整体架构下应用、资源、数据的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建设模式; 1.3 项目建设目标1.3 项目建设目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通过高质量的规划与落实,使广大师生 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切得到切实回应。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云计算+教育”教育云模式为核心; 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成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 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 加快教育资源内容建设与共享; 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 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坚实支撑。 7 1.4 项目建设愿景1.4 项目建设愿景 提高学生成绩 学生知识面广、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创新实践力强 学生善于交际、长于沟通、养成优秀的自主学习习惯 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教学手段多样化,因材施教,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掌握知识能力提高 增强教师责任心与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应用能力 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研能力增强、教研成果显著,大大加快教研成果的推广速度 提高教育管理层全面监管视野 领导获得信息准确快捷,增强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 及时准确获得第一手资料,增强教育管理层的监管力度 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速度,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增强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杜绝课外辅导、减少学生与家长的课外负担 提高全区现代化教育水平 拓宽学生、学校与家长沟通渠道,达成三维一体现代化立体教育 学生优秀;教师优秀;管理层能力强;确立我区总体教育水平长期领先 8 第二章第二章“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 2.1 “三通两平台”整体概念2.1 “三通两平台”整体概念 “三通两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设备购买和网络建设,而是整合信息技 术与教育业务的复合工程。 9 2.2 “两平台”概念2.2 “两平台”概念 “两平台”不仅仅是狭意上的教育信息管理技术支撑平台和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技术支撑平台,而 是包括了基础架构云、技术支撑平台、教育应用的整合系统。实际上来讲平台是集硬件基础、技术 支撑、 业务应用为一体的有机的整体, 这样才能为广大的师生及管理者、 学生提供有效的应用服务。 10 2.3 “三通”概念2.3 “三通”概念 “三通”不仅是指基础网络链路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人员要联通,在基础链路联通的条 件下,我们要保障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的达到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人员,优质的教育资 源如何能够到达呢,需要教育资源的传播载体即教育应用,所以教育应用也必须进行联通。除了链 路、资源、应用之外,要保证三通能够真正通起来,还必须要有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与体系,只有 大家都遵循统一的规则,才能使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真正、有效的通起来。 11 2.4 教育云是“三通两平台”的最佳实践2.4 教育云是“三通两平台”的最佳实践 教育云平台 由教育信息管理平台与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组成,为教育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是“三通两 平台”中的两平台建设。 教育城域网 由网络及设备、数据存储、虚拟化及管理软件组成,教育城域网能够保障基础链路联通到教育 机构、学校、班级、人员,实现“三通两平台”的三通的基础链路畅通。 教育云应用服务 由面向学校的电子校务、面向区域的电子政务、面向学生、教师的公共服务及协同教育的服务 组成,教育云服务实现了“三通两平台”的三通的教育应用的构建。 教育云资源服务 由教师原创的校本资源、县区提供的本区资源、录播教室生成的视频资源、班班通设备形成的 教学资源、第三方机构引入的外部资源等共同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存储在教育云中,通过教育云 应用面向广大的师生、教育管理者、家长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12 第三章教育云建设规划第三章教育云建设规划 3.1 教育云整体规划3.1 教育云整体规划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建立云服务模式,教育云做为教育信息 化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教育云通过“一站式”应用和“云”的理念,构建县区域教育私有 云,为师生、家长及管理者提供教育应用服务。 教育云整体框架图 教育基础架构云 规划教育局的网络,建立教育局的城域网,统一连接互联网、统一管理; 建设教育云数据中心,集中服务器、存储、网络核心资源进行管理与维护,为教育局内各个学 校和教育关联单位提供云计算服务; 13 教育云平台 建设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对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维护与管理,保 障基础数据的唯一性与有效性,实现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保障应用系统的交互,实现通过数据协 同平台与第三方应用系统的数据对接,保障教育云应用服务的扩展与弹性。 建设资源管理平台,对区本资源、校本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与整合,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 享,应用系统通过资源管理平台对资源库进行访问与维护,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对第三方应用的资源 授权访问。 教育云服务 建设教育资源中心,提供新课标资源库、新课标试题库、示范课视频库、新课标素质库等资源的 管理,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 化差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建设教育电子政务,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 评价、决策分析等应用,大力推动教育电子政务,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 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 建设学校电子校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 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利用信息化 手段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建设教育公共服务,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及时丰富的公共教育信息以及教学、学习、交流等 公共服务,提升对教育参与对象的服务支持。 建设协同教育服务,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载体,联合学校、教辅机构和社区组织, 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为全体社区成员提供各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 制、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 教育云门户 建设内网门户,为教育局建设电子政务内网门户,为学校建设电子校务内网门户,为个人建设个 14 人中心内网门户,实现教育管理的应用与开展; 建设外网集群,为教育局建设对外中心门户网站,为学校建设学校门户网站群,为班级建设学习 型页网群,为学科建设专题网站群;实现政务公开、校务公开; 建设社区门户,为延伸学校教育建设社区门户,学生、教师、家长、学校、教育局、社区组织都 可以通过社区门户进行交流与互动,实现社区内的共同学习、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 3.2 教育云架构规划3.2 教育云架构规划 依据县区教育局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教育云架构规划主要两种模式组成。 分布式:即学校自有校园网,县区教育局通过市教育网与学校校园网进行互联,此时每个 学校不仅要做基础的链路系统,而且要建校园数据中心、校园管理平台及门户、应 用,而且要进行行为管理、校园安全、运维管理、机房系统、防雷系统等。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