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综述

  • 资源ID:60757031       资源大小:24.9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综述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综述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是重要的生态建设项目。其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生态工程和社会工程,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密切关注,开创了我国生态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在生态建设项目中,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投资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如何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事关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农户的利益增收和长远生计、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根据恢复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来的区域性林业发展的一种模式,是生态林业治理的一个核心工程,现已成为我国生态经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中国西部黄河及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业生产已由过去单一追求木材生产的经营思想转变为追求最大生态效益的经营思想。为了适应新的林业发展形势,营造稳固的生态屏障,退耕还林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对退耕还林相关课题的研究,成为近10年来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报导文献数以万计。早在XX年,杨正礼就对我国退耕还林研究进展与研究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1,刘志华在XX年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问题进行研究综述2。该文在一些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围绕退耕还林建设的意义、退耕还林和农户的利益关系、退耕还林的配套政策措施、土地利用结构和粮食生产变化、退耕还林效果评估、退耕还林技术措施等方面对部分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将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进行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成果概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掀开我国生态建设史上的新征程,其源自生态问题,但其重大意义远远超出生态建设范畴,其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作出的决策。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工程的实施,将使我国林草面积新增200万hm2,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根据刘琳瑛对四川省退耕还林意义的阐述,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二是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三是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四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3。赵玉涛等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及社会影响研究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深远:一是退耕还林惠及亿万农民,是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载体;二是直接惠及农村,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是促进农民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转变4。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及其与林农的利益关系退耕还林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参与主体为广大农民群众,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主体的利益需求是不一致的:政府的目标是通过退耕还林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的目标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则是为了增加收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事实上,退耕还林要想取得成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并使成果得到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这项工程及其政策认可和支持的程度5。因此,退耕还林与农户利益的关系成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中研究最为广泛的课题。众多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从经济、政策和生态等角度,对退耕还林后的土地变化、粮食安全、农民收益、政策扶持等方面展开大量的调查研究。刘丽萍等以贵州省3个地区的3个村镇为调查研究对象,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的影响、退耕还林与我国粮食安全等问题5。陈林霞等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对退耕还林效果进行调查,比较退耕前后农民人均年收入、劳动力转移等情况,指出总体上退耕后增加了劳动力转移,人均纯收入略有增加,但第一轮补助到期后,少数县因恶劣地理环境,95%的退耕户的生计受到影响6。退耕还林中的农民参与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农民利益生息相关,工程建设规划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国际项目管理经验表明,忽视主体利益的项目往往以失败而告终,或者不具备可持续性。现有对退耕还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林比重、技术问题、配套保障措施、粮食安全、粮食兑现等方面,对农户决策行为和反应机制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杨军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中农民选择权认识进行分析7,郭果花也对退耕还林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尝试进行探索,表明在实施退耕还林中,指令性的管理方法难以充分体现农民意愿和利益,行政干预的方式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参与式方法可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激励农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8。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粮食安全有3层含义:一是充足的供给;二是稳定的供给;三是可获得性。退耕还林后,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骆进仁对甘肃省不同类型地区退耕还林条件下的粮食供给进行研究,提出退耕还林绝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尤其在贫困地区更应加重视对基本农田的建设,力争粮食自给9。谢晨从近年来退耕还林省份和非退耕还林省份的粮食生产总趋势及差异上,对我国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进行研究,指出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但不是我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它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微弱10。政策研究在退耕还林建设中,为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国家出台退耕还林条例,使退耕还林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管理11-12。李燕凌对退耕还林公共政策评估进行综述13。截至XX年,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900万hm2,配套荒山造林100万hm2,中央财政已投入1 03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国170个县、200万户农户、亿农民。杨时民对四川、贵州两省进行调研,提出“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发挥工程已逐渐显现的生态功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生计,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政策,区别对待,分别实行继续补助、延长年限或不再补助、产业扶持等政策,建立促进区域发展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14。技术措施和建设质量研究科技支撑方面。从本质上讲,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植被恢复工程,其造林绿化任务大多集中在山高坡陡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适生树种较少,建设难度很大,迫切需要科技的强力介入和支撑,以尽快突破困难立地造林和水土流失控制的技术瓶颈,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对此,安徽省在退耕还林工程科技支撑方面进行一系列探讨,在治理模式、造林技术、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组装配套一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进行推广应用15。整地技术措施。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再造秀美山川。而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基础是造林整地,只有科学的标准化整地,把跑水、跑肥、跑土变为集水、集肥和集土,才能保证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的高成活、高生长和高效益,实现退耕还林的目的,否则就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为了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地造林整地,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一些研究。郭兴顺等提出在陡坡地上采用状式隔坡水平沟整地、穴状式卧牛坑整地,在人工梯田上采用槽状式整地,在坦坪地上采用漏斗式整地16。新技术的应用。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监测中,应用GIS技术和3S技术17-18。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于退耕还林规划,具有方便快捷、可信度高和成本低廉等优势。这将对实施贫困山区开发战略、推动全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3S 技术,进行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监测,可以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3S技术支持下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借助RS技术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更新GIS数据,并借助GPS定位技术目标点以及目标区域的精确坐标,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管理和监测。适地适树的问题。适地适树是造林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立地条件差异显著。各地开展相应的适地适树研究。张景光等对甘宁蒙陕退耕还林中的适地适树问题研究,指出在退耕还林和造林过程中应该遵循生物气候带原则,演替前期植物种与演替后期植物种搭配,浅根系植物与深根系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种的选择应该坚持立地条件与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相适应,与地带性特点相适应,与降水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相适应,做到“林水平衡”,要与植物群落的演替特征相适应19。质量评价方面。质量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为了评价退耕还林建设质量,国家林业局杜纪山等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20,依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质量检查项目,划分质量指标评分标准,用以核查和评估工程建设的质量。退耕还林的效益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退耕还林工程规模的迅速递增,政府有关决策和执行部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对工程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关注度日益增高,如何评价这一工程的有效性,包括经济乃至生态层面的可持续性,成为学术界最活跃的重要研究课题2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工程实施后的效益与影响的争论没有间断过。大部分观点认为,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有目共睹,各地也不乏这方面的监测数据和资料。也有人认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时间还较短,大部分造林还处于未成林和幼林阶段,还难以准确的评判工程实施效益,已公布的一些点或区域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难免有尺度扩大的倾向。甚至还有观点认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但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即国家的巨额投资并没有得到巨额的效益回报,反而是与我国当前实行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相背离,对我国的耕土安全和粮食安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国家为退耕还林投入的巨额资金还为一些地方造就腐败的温床4。杨旭东拟定一个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层次体系,以湖北省秭归县中坝村的调查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最为显著,工程建设初期经济和社会效益一般,随着时间推移和林木的生长,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将更加明显。同时,要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必须培育与工程相关的后续产业,大力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21。国家林业局黄东等发表XX年对退耕还林工程县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经对全国21个省的100个退耕县、100个村和1 000个农户进行7年连续固定跟踪监测,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能有效地减轻陡坡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危害,稳定地增强粮食产品持续供给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退耕还林的直补政策是推动工程顺利进展的核心,但在新形势下,对于巩固成果需要进行完善。监测结果显示:经历10年建设历程的退耕还林,证明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沙地合理地利用和改变耕作方式是最有效的,能够稳定地增强粮食产品持续供给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使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具体体现的成功典范。同时,在退耕还林工程1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之际,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仍是一个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最多的浩大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还要更深层次考虑退耕农户对退耕地经济利益诉求问题,即退耕农户“毁林求生,伐木求财”的森林保护与利用平衡问题仍没有破题,如延长补助标准低、农业补贴政策冲击、退耕地预期经济收益低等一系列涉及到土地利用比较效益问题都将是影响巩固成果的关键,迫切

注意事项

本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综述)为本站会员(bin****86)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