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资源ID:60336322       资源大小:26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各家A. 不同阶级争夺国家统治权B. 不同的社会发展规划之争C.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D. 术思想以及智慧的创新【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争”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自己学派所持有的观点,所以本题选B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国家的统治阶级主要是地主阶级,没有阶级之间的内部争夺;C选项错误,只有部分学派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D选项没有触及其根本。2.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谏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C.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孟子的思想包含有对统治者的限制,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而董仲舒则强调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故排除AC,选B;董仲舒时期已经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排除D。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3.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与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 二者在本质上没有根本不同C. 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D. 两种治理模式民众地位相同:【答案】A【解析】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故A项正确,C项错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排除B项;两种治理模式中民众地位不同,排除D项。点睛:在法家的法治思想中,法律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它只是君主用来维护统治的工具,因此本质上属于“人治”。这与以民主为基础的现代法治有根本上的区别。现代法治没有谁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法家的“法治”中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君权。4. 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 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 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 D. 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宋代之前精耕细作的农业就需要更多男性,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思想的解放,提高妇女的地位,不是降低妇女的地位,故B项错误;宋朝理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到了南宋时期,朱熹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他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影响到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故C项正确;军队人员增加与女性地位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名师点睛】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5. 黄宗羲提出:“盏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A. 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 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 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 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的言论无法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排除A;B属于对材料的误读,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黄宗羲和顾炎武的言论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对战国时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故选D。【名师点睛】解题思路:一、关键是找黄宗羲和顾炎武的言论共同点,不能只符合一人的观点;二、需要紧扣材料,材料的内容得体现出选项观点;三、准确解读材料,不得断章取义。6. 某学者认为“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是有限的。”这一学者应属于A. 智者学派 B. 苏格拉底 C. 薄伽丘 D. 孟德斯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这说明法律是主观产物,这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都是相对的一致的。故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智者运动·观点7.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现代的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即16世纪),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他认为这个时代应该是A. “信仰自由”时代B. “信息科学”时代C. 强调“理性”时代D. “发现人”的时代【答案】D【解析】可以从材料中看出,这个时代主要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宗教改革,有文艺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代凸显出的是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够准确,信仰自由不符合宗教改革的宗旨;B选项错误,信息科学是20世纪后半叶;C选项错误,“理性”时代应该是启蒙运动时代。点睛:本题实质上考察学生对各个名称所代表的时间。实际上就是考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时间。将时间与内容一一对应,就可以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8.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A. 借助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 B. 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C. 反对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 D. 开始否定宗教神学地位【答案】A【解析】“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宗教这个神圣的东西依然是宣传思想的主要载体,故选A;BCD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9.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是A. 推翻君主体制,建立共和政体 B. 消灭私有制度,实现社会平等C.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既要允许存在,又要采取措施制约或削弱国家的“恶”,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采取的是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故答案为C项。建立共和政体后,国家的“恶”仍然存在,排除A项;BD项不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均排除。点睛: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说明国家是必须存在的。为了限制“恶”的因素发挥作用,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办法是通过分权制衡,利用“恶”本身的因素来制约“恶”。本题的解答还要注意必须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10.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A.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 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 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 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个具有两个人粮食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是解题的关键信息,说明了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思想观点,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主张11.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 三权分立 B. 主权在民 C. 民主共和 D. 君主立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人们可以利用上帝赋予的权利推翻强暴统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B项。12.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植根于煕煕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在崛起。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小说 汉赋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历代文学发展演变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宋词、元曲、小说被称为世俗文学,所以选D。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文学·世俗文学13.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表明A. 中国象棋在宋代更普及 B. 宋代时发明了火药C. 宋代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D. 宋代洋炮传入中国【答案】C【解析】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唐代已经发明了火药,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没有显示其中的炮就是洋炮,排除D项。14.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A. 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B. 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 新的技术和发明开始超出一国范围D. 学科越来越少且生产分工更不明确【答案】A【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凸显出的是“科技”二字,具体来说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学科或者一个领域,而是综合性的共同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C选项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D选项说法错误,学科并没有越来越少。15. 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主要原因是A. 古人成就后人很难超越 B. 人类历史上大师的出现具有偶然性C. 近代科学研究分科细化 D. 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答案】C【解析】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学科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凭借个人能力很难全面掌握,所以近代越来越多的出现专门领域的拔尖人才,而越来越少的出现通才式的大师,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16. 列宁对一本著作的评价:“(它)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继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题干材料描述的著作A. 启发启蒙思想家描绘其理性王国B.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