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精品高考地理作业课件 专题七 自然灾害 附解析
考点23,气象灾害,考点24,地质灾害,专题综合训练,考点23,气象灾害,经典3+2,2023湖南卷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13题。,纬度,35月,68月,911月,122月,总计,升温型,混合型,升温型,混合型,升温型,混合型,升温型,混合型,升温型,混合型,030N,0,0,0,0,0,0,0,1,0,1,30N40N,5,24,25,21,0,1,3,12,33,58,40N50N,132,151,10,12,1,5,27,49,170,217,50N60N,34,22,3,5,0,0,3,7,40,34,60N70N,16,1,0,6,1,0,0,1,17,8,1.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D,A.尼罗河流域,B.中南半岛,C.北冰洋沿岸,D.亚洲中部,【解析】,由材料可知,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流域内积雪量极少,A错误;中南半岛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总体上积雪量少,B错误;北冰洋沿岸大致位于60N70N,亚洲中部大致位于30N60N,由表中数据可知,19002020年30N60N融雪洪水灾害发生频次远高于60N70N,说明亚洲中部融雪洪水灾害多发,C错误,D正确。,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A,春季地表积雪较多,气温变化趋势不同,秋季气温低于春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A.,B.,C.,D.,【解析】,春季气温较低,地表积雪较多,但气温回升快,利于积雪快速消融,夏季气温达到最高,积雪大量消融,秋季气温缓慢下降,加上可融雪量少,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减少,正确;北半球秋季(911月)气温高于春季(35月),错误;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多发区为中纬度地区,该区域降水主要是锋面雨,由锋面雨带移动规律可知,该区域秋季雨水多于春季,错误。A正确。,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C,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解析】,在积雪快速融化的时段出现较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降雨在形成径流的同时会加速积雪融化,引发的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C正确;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洪水频次指一定时间内发生洪水的次数,洪水频次高与洪水破坏力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影响水流力量的因素主要是坡度和径流量,其与水流的来源关系不大,B错误;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说明混合型洪水和升温型洪水中都会夹杂着冰凌和融冰,D错误。,考情解读,微观对比自然灾害的差异,本题组给出了融雪洪水的两种不同类型,考查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的原因,属于微观对比考查的方法。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研究自然灾害的微小差异,有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危害程度。,4.2022年6月浙江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图2,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其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2分),位于西北(北)部(1分),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1分),【解题思路】,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特点一般从,整体,(即地理事象在整个空间的分布是否均衡等)、,具体,(即地理事象在空间内的具体分布特点,如多少、高低、自向递增或递减)、,极值,(即指出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分布地区)等方面描述。,(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4分),【答案】,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每点2分,共4分),【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干热风灾害天气出现的时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该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天气晴朗;该时段,该地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该地白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加之天气晴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上升快,蒸发旺盛;该时段,该地受下垫面温度差异(不同纬度间、海陆间、河湖与陆地间等)、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对风的削弱作用较小)等的影响,风速较大。,(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答案】,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每点1分,共4分),【解题思路】,结合冬小麦的生长习性和大水漫灌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5月至6月,黄淮地区降水较少,水资源相对短缺,大水漫灌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冬小麦在生长期怕湿涝,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迅速升高,农田积水,易产生湿涝,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图示地区干热风年平均日数最长不超过4日,受灾时间较短,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农田易积水,灾后排水工程量大;大水漫灌会使地下水位上升,干热风灾害影响时期气温高,空气湿度低,蒸发旺盛,易产生土壤盐碱化。,考点24,地质灾害,经典3+2,2024江西部分学校联考岚皋县地处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境内山高坡陡,河流众多,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仅有地方性公路沿河谷分布。2022年银百高速公路经过该县,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岚皋县境内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多变,地质灾害众多。据此完成12题。,1.推测该县域内滑坡多发生在(,),B,A.陡峭的悬崖处,B.河谷两侧的坡地,C.河漫滩上的沙滩地,D.人口集中的乡镇地区,【解析】,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下滑的现象。岚皋县地处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地区,地形起伏大,河谷两侧的山坡坡度较大,加上有地方性公路沿河谷分布,河谷两侧的坡地受道路建设的破坏影响,易发生滑坡灾害,B正确;陡峭的悬崖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崩塌,一般不会形成滑坡,A错误;河漫滩海拔低且地势平缓,不易发生滑坡,C错误;山区的乡镇地区一般布局在地势平缓、自然灾害少发的地带,D错误。,辨析比较,滑坡和崩塌,滑坡和崩塌的发育环境比较接近,都是发育在坡地上的一种山体运动现象,而且滑坡和崩塌常常伴生或交错发生。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与母体关系不同,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而滑坡体则有部分留在滑动面上;崩塌体和滑坡体的位移量不同,崩塌体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而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一般大于垂直位移量;崩塌与滑坡堆积物的形态各异,崩塌堆积物呈锥形体,结构零乱,而滑坡堆积物整体性较好,有一定层序和结构特征。,2.在暴雨过后的晴朗天气,也会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当地人称为“走方”,其主要成因是(,),B,A.土层水分饱和,山体质量增大,B.水分蒸发,土壤松软,土层结构破坏加剧,C.地下径流破坏了地下土层结构,D.坡面径流冲刷土层,【解析】,“走方”发生在暴雨过后的晴朗天气,主要是因为晴朗天气气温回升快,土壤因水分蒸发而变得松软,导致土层结构破坏加剧,从而诱发滑坡,B正确;土层水分因蒸发而不再饱和,A错误;暴雨的降水强度大,坡面径流流速快,下渗进入土层的水分少,产生的地下径流也少,对地下土层结构影响不大,C错误;坡面径流冲刷土层发生在降雨时,D错误。,2023福建卷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均发生一次泥石流,其降水量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万立方米。据此回答34题。,3.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暴发前(,),C,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B.河道弯曲程度较弱,C.沟口内空间较大,D.土壤含水量较低,【解析】,由材料可知,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年为第一次泥石流,泥石流暴发前,沟口内空间较大,可容纳的残留物较多,因而冲出量较少,C正确;雨水冲刷作用强,残留物多,径流的搬运能力也强,冲出量大,A错误;若河道弯曲程度弱,洪水畅通,河流搬运能力强,挟带的泥沙多,冲出量大,B错误;由材料可知,三次泥石流量相差不大,泥石流暴发前土壤含水量与泥石流冲出量关系不大,D错误。,思维线索,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的流出。,4.堆积物PQ切面为(,),A,A.,&1&,B.,&2&,C.,&3&,D.,&4&,【解析】,由图中方向可知,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沉积岸,泥石流形成的沉积物在沟口的东、西两岸并不是对称分布的,C错误;泥石流形成的冲积物在沟口的东侧沉积多,故最高点偏东,B错误;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的西侧以侵蚀为主,沉积物的层面较平直,东侧以沉积为主,沉积面凹凸不平,A正确,D错误。,5.2021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的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4分),【答案】,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风化碎屑物;崩滑体堆积物;断层破碎物。(每点1分,共4分),【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夏季暴雨集中,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分别是冰川搬运堆积物、岩石风化碎屑物、崩滑体堆积物和断层破碎物。,(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6分),【答案】,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冰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每点2分,共6分),【解题思路】,自然原因主要从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方面分析。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特殊洪流,其挟带着泥沙、石块甚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海巴洛沟流域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海巴洛沟地势起伏大,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山体上部降水量大,并叠加冰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及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专题综合训练,2023沈阳三模极端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沟坡上频繁发生,影响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下图为某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某小区域模拟两次降水(a、b)后测得的产沙率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其中一次降水引发了浅层滑坡。据此完成13题。,1.该小区域发生浅层滑坡的时间为(,),C,A.第10分钟,B.第40分钟,C.第70分钟,D.第90分钟,【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70分钟时,a产沙率迅速上升,具有突变特征,最有可能是滑坡后所引起的产沙率上升,C正确;第10分钟、第40分钟a产沙率较低,应为滑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