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宁夏区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5年4月20日宁夏区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第一题:材料分析题材料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部署安排。宁夏印发关于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强调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下称“两化一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实施意见明确,要以实施区域一体联动、人口均衡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公共资源优化、政策机制创新“五大工程”为抓手,整体推进,分类施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到2027年,实现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到2030年,“两化一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黄河流域省区和西部地区保持前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全面提高,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高效畅通,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产城联动、工农互促、城乡融合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实施意见强调,要统筹区域一体联动,着力推动优势和潜力地区协同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分类推进村庄集约布局,通过实施沿黄优势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和中南部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塞上江南和美乡村“5331”工程等,构建工农城乡发展新格局。要加强人力资源供给,促进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通过完善生育政策、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等措施,促进人口规模合理增长,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提升劳动力产业适配性,吸引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要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实施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四大升级工程”,发展壮大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潜力地区和县域转移,促进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提升产业园区平台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县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指出,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市场体系高效畅通、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基础设施向城市郊区和规模较大镇延伸,出台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布局,完善五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增强城镇辐射带动乡村能力。同时,要健全土地集约利用、财政投入保障、金融服务长效等机制,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制定财政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奖补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入,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推进“两化一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年度计划和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3个清单,各有关部门和市、县(区)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细化任务举措和工程项目,支持“两化一振兴”项目建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协调推进、市县主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动各族人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材料2:宁夏发展重工业占比高,农业产业化率低,附加值底等。材料3:宁夏乡村: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发展。材料4:城乡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差距并仍在增加。问题:结合宁夏实际,谈谈你对统筹“两化一振兴”,推动城多融合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超过400字,30分。1.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通过开展“两化一振兴”,能够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山川差距等,能够助力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宁夏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进程中,统筹“两化一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方面,把“两化一振兴”统筹好,充分挖掘城乡经济循环潜力、释放城乡要素流动活力,可以推动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通过“两化一振兴”,可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收入差距,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第二题:案例分析题材料1: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一方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资源配置最优、效益最大,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市场秩序,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材料2: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7次深入晋江一线,密切关注和思考晋江的改革发展事业。2002年6月,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初,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了,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和挑战,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晋江深入调研,系统完整总结并首次提出“晋江经验”,集中体现在“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六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五大关系”,即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取向、动力、支撑、保障等提出明确的要求,贯穿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战略眼光,不仅指引我们过去的改革开放进程,更将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晋江经验”时指出,“晋江经验”是晋江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晋江经验”成为引领福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一个标杆,成为包括晋江在内福建全省新世纪以来加快改革开放、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和行动指南。杭州六小龙是指总部位于杭州的六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优秀科技企业。它们分别是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游戏科学(3A游戏)、强脑科技(脑机接口)、深度求索(生成式AI)、云深处科技(工业机器人)、群核科技(3D设计)。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科技界的明星企业。材料3:河北省三河市多家商铺更换招牌颜色,红色等底色被“禁用”,一张招牌变为绿色的蜜雪冰城照片广泛传播并引发热议。问题:结合所给材料,请你谈谈政府如何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不超过400字,30分。政府助力民营经济发展需坚持“有为”与“无为”辩证统一,以制度保障、精准服务与开放协同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厚植发展沃土,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减少行政审批和随意入企检查,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强化法治保障,全面清理市场准入隐性壁垒,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支持转型升级。发挥“灯塔”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通过贴息补助、设备更新补贴等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弘扬企业家精神,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支持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三是健全协同机制,深化政企互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通过“集中办公”机制解决融资用地等难题。强化要素保障,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拓宽直融渠道。发挥闽宁协作、中阿博览会等平台优势,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形成内外循环联动发展格局。第三题:公文写作题某地党委召开了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主持。会议有六项流程,流程最后一项是党委书记讲话。问题:地方党委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最后一个议程是党委书记讲话,请草拟讲话提纲,不超过500字,40分。xx在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今天,我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重点任务落实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强化责任落实,构建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二是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安全生产职责,细化责任分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三是加强考核问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评价机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严格考核标准。二、深入排查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一是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台账,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二是加大整改力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期限,实行销号管理。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一是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二是加强培训教育。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三是引导公众参与。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第四题:大作文材料1:2024年6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20日上午,习近平听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宁夏的现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产业,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宁夏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各有特点,要把准各地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环境容量、开放开发潜力,加强统筹规划和产业合作,推动形成山川共济、城乡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习近平强调,宁夏要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提高内陆开放水平。保护好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生态环境,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要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材料2:2024年7月13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银川召开,会议认为,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思想指引、方向指引、战略指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人民的深情厚爱,对标看齐滋养为民初心,扎扎实实办好老百姓的事,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的战略擘画,把准区情方位,锚定目标、担当使命,准确把握“四个统筹”,全面落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