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课件第二章 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
,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第,二,章,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的成本理论,01,跨境电子商务的网络关系理论,02,目录,CONTENT,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组织管理理论,03,案例导读,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贸易业态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得益于制造能力的提升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中国在跨境电商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交易额连年攀升。根据海关总署消息,早在,2014,年以跨境电商成交的绝大部分商品就已经纳入海关贸易统计中。,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高达,8.8,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高达,17.3%,,在市场规模、增长潜力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跨境电商交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1,年的,6.8%,提升至,2018,年的,28.9%,。预计,2020,年该占比将达到,37.6%,,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跨境电商的发展正悄然地为国际贸易带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企业参与全球贸易的门槛大幅降低,个人也可以直接参与到全球贸易中来,全球化红利的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展。在这种多渠道、碎片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中的市场格局、贸易规则、产业分工等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可以说,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贸易体系。,如今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正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跨境电商很有可能成为一条影响世界贸易格局的新的“网上丝绸之路”。这种形势下,为跨境电商所带来的贸易现实的改变提供更多贴切的理论支撑有着重要意义,。,资料来源:马述忠等,.,跨境电商的贸易成本降低效应,:,机理与实证,J.,国际经贸探索,,2019,(,5,):,69-75.,鞠雪楠等,.,跨境电商平台克服了哪些贸易成本,?,来自“敦煌网”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20,(,2,):,181-196.,PART,01,跨境电子商务的成本理论,一、比较优势与跨境电子商务,(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为企业专业化生产以及从事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均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并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前者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贸易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一、比较优势与跨境电子商务,(二)跨境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没人否认,比较优势理论构成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无可置疑。跨境电子商务虽然有别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但其可以被视为国际贸易“互联网”化的新形式,实质上仍属于广义的国际贸易范畴。,商品交易是跨境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一国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口还是出口相关商品,仍取决于一国在相关商品生产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一国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也就是说,贸易双方仍然遵循“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原则决定专业化分工模式,并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贸易,进而提升双方福利水平。,二、交易成本与跨境电子商务,(一)交易成本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关注比较优势决定专业化分工进而引起贸易模式不同,交易成本理论关注交易环节的成本对贸易的影响。,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也称为交易费用理论,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1937,年在“论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思想,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总体而言,交易成本可以简单分类为:搜寻成本,即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搜集的成本;信息成本,即取得交易对象信息和与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议价成本,即针对契约、价格、质量讨价还价的成本;决策成本,即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监督成本,即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违约成本,即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二、交易成本与跨境电子商务,(二)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不同,跨境电子商务的“去中介化”效应以及对地理距离限制的弱化作用有助于交易成本的有效降低。,1.,“去中介化”效应,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中,贸易中介发挥着重要作用。贸易中介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贸易成本,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厂商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了更加直接有效的平台,在削弱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更具优势,改变了以往一些情况下需要贸易中介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的现实,产生所谓的贸易“去中介化”现象。,2.,地理距离限制弱化作用,传统贸易中,距离是限制双边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因地理距离产生的一系列成本也是贸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贸易中,地理距离一般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有负面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贸易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弱化地理距离对贸易的负面影响。跨境电子商务这种线上交易的形式受制于地理距离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国际贸易线上交易的形式,大量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搜寻成本的降低是主要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语言相关的贸易成本会增加,并带来包裹递送、在线支付等新贸易成本,因此,了跨境电商网站设计、快递服务便捷程度的提高以及复合型专业化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对于缩短跨境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和时间距离的重要作用。,三、技术水平与跨境电子商务,(一)技术接受与跨境电子商务,1.,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岀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该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一是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其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二是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2.,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技术接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互联网,特别是在共享重要的信息资源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系统,以及建立企业内部的互联网有助于打破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时间和距离的障碍以减少成本提高生产率。企业使用互联网主要用来收集信息,但怎样取得企业所期望的信息是企业使用互联网的一个主要障碍。收集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一个主要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处理的性能也越来越取决于信息与组织任务的匹配程度。,三、技术水平与跨境电子商务,(二)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1.,数字经济概念,数字经济包括两个方面,即电子商务及其赖以实施的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是从信息存在形式的角度来描述经济态势。美国商务部报告认为,在这场“数字革命”中,互联网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是先导技术,信息产业是带头和支柱产业,电子商务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由于数字经济较好地反映了信息技术数字化和网络数字化的现实,所以说,电子商务经济也是数字经济的直接表现形态。,2.,数字经济的特征,第一,快捷性。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国家和地区界限,网络使整个世界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地球村”。人们的信息传输、经济往来更加快捷,数字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和处理信息,大大加快了国际商务处理节奏。,第二,高渗透性。因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渗透性功能,信息服务业迅速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互相融合的趋势明显。,第三,自我膨胀性。数字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产生和带来的效益将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在数字经济中,优劣势出现及达到程度会因为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不断加剧并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垄断局面。,3.,数字经济的本质,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数字技术革命所引致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具体说来,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即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是其中的关键,其中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三、技术水平与跨境电子商务,(三)大数据与跨境电子商务,1.,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服务中得到了快速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美国政府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大数据已成为全球语言。但对于大数据的定义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规范定义。,大数据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各行业研究的热点,对于各企业和各行业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将呈指数级爆炸。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和,IDC,公司曾预测,全球数据量每,18,个月翻一番。例如,:eBay,分析平台每天处理数据量高达,100PB,,超过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每天的数据处理量;亚马逊每秒钟处理,72.9,笔订单。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正是典型的大数据。,2.,大数据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际商务与贸易领域,极大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效率。跨境电子商务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利用数据形式来运作,采购、营销、客户管理、财务核算、运营管理等都利用数据视图进行分析运作,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各业务环节的效率,PART,02,跨境电子商务的网络关系理论,一、网络外部性理论,以色列经济学家奥兹夏伊在网络产业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Industries,)中提出“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的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也成为网络效应或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的范围经济,(,与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相对应,),,是指产品价值随着购买这种产品及其兼容产品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具体而言,信息产品存在着互联的内在需要,因为人们生产和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只有一名用户的网络是毫无价值的。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每名用户承担的成本将持续下降,同时,信息和经验交流的范围得到扩大,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更大的价值。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经济学中,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这就是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二、价值网理论,(一)价值链,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创造价值而开展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些活动按一定的顺序联结在一起,彼此支持,以确保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