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流行病学课件:实验流行病学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实验流行病学,2,概述,在观察研究中,无人为因素的影响,均选择的是自然病例,但仍可能存在有难以控制的外界因素。例如猪附红小体病,,PRRS,等。,为了更简单、明了的确定可能病因与疾病的相互关系,采取人为控制因素的方法进行不同处理作为实验组(根据实验需要而定组数),同时设立不加处理的对照组(也要根据实验需要而定组数)。,与队列研究相同的是,也是从因求果,本质上是前瞻性。它是研究者对因素进行直接控制的队列研究方法。,3,概述,分类:分为,现场,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室(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现场:,优点是,能比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更确切反映疾病的发生规律,,缺点是受干扰的因素较多,需要科学的加以设计。,实验室:能完全控制全部外来影响,得到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与自然实际情况有所出入。,4,第一节 现场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一,),现场的特点:,动物:生产场,不是购入或专门饲养;,环境:自然饲养的环境;,病例:是自然的、不是人为造病或人工发病;,仅实验因素这一项不同,对比药效、疗效等;,基本思路:,在兽医流行病学研究中,常常从描述阶段直接过渡到实验阶段,(绕过了分析这一阶段),而人医中受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限制。,5,(二)现场实验设计原则,1.,实验现场:应具备进行该实验的基本条件,如进行抗菌药物的疗效试验要求发病率高和稳定;,2.,实验样本含量:保证在实验结束时有合符统计学需要的样本数。,3.,实验分组:要求随机化分组,同时有均衡性和可比性;,6,(二)现场实验设计原则,4.,观察指标和实验期限:尽量以客观的量化指标,并且方法和标准要一致。不可双重标准;双盲性进行,期限适可而止,以防节外生枝。,5.,及时整理和鉴定效果 应具有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的鉴定效果指标,并有近、远期的效果评价;,7,(,三,),现场实验设计内容,1.,确定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少而精,不可力量分散,以集中优势人力。,2.,确定观察动物和动物数: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对象,免疫学评价时要求用健康、易感,未接受过疫苗制品或药品的,作病因研究时,应是健康动物,临床实验应以病畜或有效接触者(如同居)为实验对象。,3,、对照组选择:切实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性和可比性,最好用同期对比,有时也可用历史对比。,8,(,三,),现场实验设计内容,4,、确定观察期限:适时而止,即达到目的即可,不要胡子工程,马拉松赛跑。不同实验要求也不同。,5,、提出具体实验方案,所需设备,拟定分析提纲与表格。,6,、整理资料及分析,方法与队列研究基本相同。,9,第二节 自然实验,是指自然存在的疾病与理想设计很接近的实验。,条件:,1,、自然存在两个群体,构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有较大数量。,2,、彼此间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很相似,如环境、年龄、性别、品种等。,3,、两组动物的暴露水平有明显差异,最好只一个假设因素。,4,、两者观察指标相同。对研究因素的观察期限相同,记录时间上同步。,10,第三节 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一、概述:,指实验室(不一定是严格的常规实验室,而指任何用与关于动物 研究的实验室设施、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下用实验动物或本动物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者可控制动物环境。,对实验的动物分配,可根据不同设计要求,比较各组动物对因素的应答,得出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和科学结论。,11,二、设计原则:,(一)动物选择:均衡性和可比性,质量标准合格。遗传背景一致的近交系的动物。简介有关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标准(见补充材料)。,(二)动物分组 以实验目的而定,随机性选择,排除因选择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动物的分组和结果观察采用双盲试验(掩盖技术),防止主观误差。,(三)动物数 能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产生显著性差异。,(四)动物试验的设施与环境 特别是感染,放射性动物试验要求有一定设施,环境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烈性感染试验要严加控制、隔离。,12,四、结果观察和分析评价,(一)结果观察 双盲法进行(包括分组),对试验应答的测量应采用相同方法、仪器,结果判断按相同标准。,(二)分析评价,1,使用试验动物:结果不一定都能适用于本动物,2,使用本动物:其结果有很高价值,能真实反映自然发生疾病情况,可以直接用于现场,但试验研究所使用的本动物,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场的真实动物群体,一些实验结果评价应慎重。,13,例如,人工感染试验排除了其他传染或非传染因子的联合作用,现场中则普遍存在。所以一般过程、步骤是:,实验室试验 现场的田间试验 中间试验,扩大的区域试验。,根据四者的一致性,作出最后的评价。,14,(二)分析评价,3,、人工发病或感染是否与自然发病完全一致?许多疾病很难复制,如,PRRS,,,AIV H9,亚型;人工发病或感染也不如自然发病典型。,4,、所有的测量结果的各种方法是否实用可行,科研成果要转化生产力,必须到生产实践中检验才行。,15,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控制分类,种类 饲养条件 微生物控制水平,按微生物控制程度的分类原则,无菌动物,GF,隔离系统,以无菌技术获得,用现有的方法检不出任,何微生物。,悉生动物,GN,隔离系统,带有明确的微生物丛,无菌条件饲育的动物,SPF,动物 屏障系统,不带有指定的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清洁动物 半屏障系统,来源于剖腹净化,不带有人畜共患的和致,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普通动物,CV,开放系统,微生物、寄生虫带有情况不明确,但不能,带人畜共患的和致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16,对病原微生物分类的讨论,分类基础:生物安全性,从事病原微生物的场所:实验室,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含义,防止病原微生物等及其它有害生物或物质传入实验室,此种生物安全英文为,“,biosecurity,”,防止病原微生物等传出实验室,此种生物安全英文为,“,biosafety,”,实验室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biosecurity,及,biosafety,都包括此义,17,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BLS-1,实验室:,可从事已知不会对健康成人造成危害、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可能有微弱危害的、有明确特征的微生物的实验工作。,BSL-2,实验室:,适用于那些对人及环境有中度可能危害的微生物实验工作。某些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工作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封闭设备内进行。凡从事微生物基因的操作,均需在,BSL-2,实验室进行。,18,BSL-3,实验室:,供处理危险病原体使用,适用于可以通过吸入途径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疾病的病原体的实验工作,例如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艾滋病研究或检测的实验室。,BSL-4,实验室:,有造成气溶胶感染和危及生命的病原微生物,如埃波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研究的实验室,必须达到,BSL-4,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