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诊断性失血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ICU,患者诊断性失血,诊断性失血概念,1992,年,由美国,Gleason,提出:,诊断性失血,是指实验室、心导管检查和介入放射诊疗等引起的血液丢失。,采血是常见的检查手段,实验室检查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依据。随着医生对实验结果的依耐性增强,患者的采血频率和采血量也逐渐增多,易导致诊断性失血。,ICU,患者的病情重,需要检测的项目和治疗手段多,相应的增加了诊断性失血量,诊断性失血对,ICU,患者的影响,1.,增加了患者的贫血和输血率,2.,相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影响患者的舒适感,贫血对,ICU,患者的影响,1.,降低血液黏滞度使心排血量、每博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多,增加了心脏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影响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与血管壁之间的黏附作用,减弱止血功能,3.,贫血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对患者呼吸系统和代谢系统均产生不利影响,诊断性失血的原因,1.,静脉切开是重要原因,2.,实际采血量多于诊断需血量,3.,各种常见有创诊疗操作的增加,对,ICU,诊断性失血预防,1.,提倡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减少静脉切开失血,2.,应用密闭型采血系统,减少丢弃血量,3.,小容量采血和微量分析技术,4.,制定患者血液保护制度,规范采血及相关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