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造师建筑实务高频考点总结
高频高分 A 级考点(1)知识点名称: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考情概要】要注意掌握以下 3 个方面的内容: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二、施工测量的方法三、建筑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考点解读】一、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施工测量现场主要工作有长度的测设、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及倾斜线的测设等。测角、测距、测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 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二、施工测量的方法1. 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1) 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2)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3) 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变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4) 距离交会法(5) 方向线交会法2、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1)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2) 高程传递图 1A415011-1 高程测设示意图图 1A415011-2 高程传递法示意图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三、建筑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沉降观测】1.在施工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的有:(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2)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3) 加层、扩建或处理地基上的建筑;(4) 受邻近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5) 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6) 大型城市基础设施;(7) 体型狭长且地基土变化明显的建筑。当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 或增加观测内容:(1)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2) 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3) 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情况;(4) 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5) 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变形情况。【真/模精选】1-1828. 民用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宜布置在()。A. 建筑四角B. 核心筒四角C. 大转角处D. 基础梁上E. 高低层交接处【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民用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建筑的四角、 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 1020m 处或每隔 23 根柱基上应布置沉降观测点。D 选项错误。高低层建筑交接处的两侧,也应布设沉降观测点。2-1433.案例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 A 点(高程 HA 为 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 B 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 点立尺读数 a 为 1.441m,B 点立尺读数 b 为 3.521m。【问题】1列式计算 B 点高程 HB。【答案】1HBHAab(或 75.1411.4413.521)73.061m3-1231. 案例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场区内方格控制网坐标进行该建筑物 的定位测设。【问题】1事件一中,建筑物细部点定位测设有哪几种方法?本工程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答案】1 建筑物细部点测设方法常用的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本工程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直角坐标法。4-1704. 针对平面形式为椭圆形的建筑,建筑外轮廓线放样最适宜采用的测量方法是()。A. 直角坐标法B. 角度交会法C. 距离交会法D. 极坐标法【答案】C【解析】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测量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 会法等。随着全站仪的普及,一般采用极坐标法(选项 D)建立平面控制网。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选项 A)。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适用于角度交会法(选项 B)。本题中,建筑的平面形式为椭圆形,椭圆圆周上任意一点到两个圆心的距离之和均相等,建筑外轮廓线即为椭圆的圆周,因此本题放样最适宜采用距离交会法(选项 C)。高频高分 A 级考点(2)知识点名称:岩土的分类和基坑支护施工【考情概要】要注意掌握以下 2 个方面的内容: 一、岩土的分类和性能二、基坑支护施工【考点解读】一、岩土的分类和性能1. 岩土的工程分类根据土方开挖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石分为八类,以便选择施工方法和确定劳动量, 为计算劳动力、机具及工程费用提供依据。(施工分类)2. 岩土的工程性能土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包括内摩擦力和内聚力。 内摩擦力:土体中颗粒间相互移动和胶合作用形成的摩擦特性。黏聚力(内聚力):是在同种物质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砂土只有内摩擦力,黏土有内摩擦力和内聚力。土的天然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土方边坡的稳定、填土的压实等均有影响。土的可松性:是挖填土方时,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参数。二、基坑支护施工1.深基坑的支护(1) 排桩支护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分为悬臂 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2)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可与内支撑、逆作法结合使用,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 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宜同时用作主体地下结构外墙。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的深基坑。(3) 水泥土桩墙水泥土桩墙,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 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水泥土墙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通常呈格构 式布置。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基坑深度不宜大于 6m。【真/模精选】1-1706. 当回填土含水量测试样本质量为 142g、烘干后质量为 121g 时,其含水量是( )。A8.0%B14.8% C16.0% D17.4%【答案】D【解析】选项 A. B. C 错误。土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土的天然含水量。(142-121)÷121=17.4%,故正确答案是 D。2-1409. 关于岩土工程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摩擦角不是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B. 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包含有内摩擦力和内聚力C. 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天然密度控制土的夯实标准D土的天然含水量对土体边坡稳定没有影响【答案】B【解析】选项 A. C. D 错误。选项 A,内摩擦角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选项 C,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干密度控制土的夯实标准。选项 D,土的天然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土方边坡的稳定、填土的压实等均有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包含有内摩擦力和内聚力(选项 B)。故正确答案是 B。3-1735.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施工单位制定的主要施工方案有:排桩内支撑式基坑支护结构。【问题】1背景资料中,排桩支护结构方式还有哪些?【答案】1支护方式还有:臂式支护结构、锚拉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内撑- 锚拉混合式结构。高频高分 A 级考点(3)知识点名称:混凝土基础施工【考情概要】要注意掌握以下 3 个方面的内容: 一、钢筋工程二、混凝土工程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考点解读】混凝土基础施工一、钢筋工程在后浇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1. 施工技术要求(1)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2) 【下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3) 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4)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 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5) 钢筋连接当受拉钢筋的直径 d>25mm 及受压钢筋的直径 d>28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二、混凝土工程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浇筑,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 务必使砂浆充满模板。条形基础浇筑,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300500mm)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 23m,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 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 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应采用振捣棒振捣。1、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1) 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2) 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 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3.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宜采取以保温保湿养护为主体,抗放兼施为主导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 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2) 在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约 50mm 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里(约 1/2截面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结束养护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差值不应大于 25。(3)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4) 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5) 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可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6)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7)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二次抹面】 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真/模精选】1-1809.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宜沿短边方向进行B. 可多点同时浇筑C. 宜从高处开始D. 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