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行为习惯讲座(稿).doc
初中生行为习惯讲座同学们: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花季年华,在这一阶段,人的知识量、信息量猛增,是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的大好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我们对事物的识别能力还比较弱,所以这也是一段比较危险的时期。同学们带着父母的重托、老师的期望,来到这所学校学习。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今天,我特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习惯成就未来。好的习惯如大海中的航标,牵引着人冲破险滩恶浪,为人的理想和事业添砖加瓦;坏的习惯则有如洪水猛兽,吞食人的生命,把人扼杀在成功的摇蓝。因此,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初中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一、文明礼貌的习惯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这种美德在个别人身上却变得可有可无,甚至荡然无存。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些事情会引起很多同学的深思。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不文明行为。例如: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和果皮,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教室、走廊、寝室到处可以看到鞋印,还有的同学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手机,在公众场所大声打电话或播放音乐。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却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一所学校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做文明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踩踏墙壁。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干扰他人正常的学习和休息。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二、懂得感恩的习惯感恩,也是一种习惯。我们都是社会人,同住地球村。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世界只有充满爱,社会才会和谐发展,人类才会更加文明、进步。因此,感恩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应当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正如一则短信所言:“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忆相聚之乐,常有反哺之情。”作为一个初中生,应该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一是要知恩。凡是对自己的生命、生活、工作(学习)提供帮助的,都是恩情,这些人(或团体)都是自己的恩人。包括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关心,社会的帮助等。二是要感恩。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所有的父母为了养育儿女,都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艰辛。同学们不妨进行一次探究性学习,算一算一个人从十月怀胎到二十岁独立,父母要花费多大的财力与物力,到时你将会发现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解开了我们成长路上的心结,使我们由一颗嫩芽成长为参天大树;要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因为他们陪伴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与我们在生活与学习中相互鼓励和支持,在交流中获取了欢乐与充实;要感激社会的帮助之恩,是那些不知姓名的好心人,自己舍不得享受,无私地帮助我们度过了生活中的道道难关。要不同的方式感激他们,一个电话、一则短信、一张贺卡,廖廖数语带去我们的感恩之心,表达我们的温馨祝福。在生活中,要尊重并包容他们,理解并关心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国外专门有一个“感恩节”,就是要人们学会感恩。三是要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回归现实生活之后,要不断完善自我,要把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让人感受到你爱心的温暖。你会因此而崇高伟大。极个别人还没有离开母校,就对母校说长道短,对老师妄加评论,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是小人之为,愚蠢至极。因为,在伤害恩人的同时,也贬低了自己的人格。三、志存高远的习惯古人云:“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缰之马”。近代微生物家巴斯德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诸葛亮也有一句名言,“志当存高远”。事实上,古往今来,大凡在事业上所成就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每一天就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的目标。若把大目标比作一部长篇小说,小目标就是其中的一章或一节。凡是有所成就者,都是非常重视小目标的。著名作家老舍曾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多少字,完不成绝不收笔。年轻时他每天写3000-4000字,一个暑假可写一部长篇。64岁时写正红旗下,精雕细刻,每天仅1000字,写完了今天的1000字,又思索明天的1000字,正是逼着自己春蚕般吐丝不止,他才织就人生的壮丽画卷,在文学史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四、一心向学的习惯同学们到学校来的目的是为了读书、求知。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吗?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由愚蠢变得聪明,由空虚变得充实,由贫穷变得富有。书能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书到用时方恨少”。同学们很幸运,生在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繁荣富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即便是有一定经济困难的人,社会捐助源源不断,也足以保证我们完成学业;但我们有的同学养尊处优,不求上进,成天比谁吃的好、穿的好、玩的疯,相互攀比成风,看小说,玩手机,进网吧,打游戏,这是误入了歧途,浪费了生命,应及时悬崖勒马,否则后悔药是买不到的。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纨绔子弟,仗着自己的父母有权有势,不思进取,好逸务劳,经常惹事生非。中学毕业后父母靠关系把他送到国外,依然吃喝玩乐,无丝毫长进,待一年后把父母的钱财挥霍而光回到家时,却发现他的父母因为违法而坐牢,财产被没收、住房被查封,亲戚躲得老远,富家公子被迫流浪街头,于是,他只得从零点起步打拼,开始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据说一位哲人在一个炎炎烈日,带着他的弟子准备穿越一片沙漠,行前在路边发现一个锈迹般般的铜板,哲人叫弟子拾起以备日后所需,弟子觉得一个生锈的铜板没有什么用途,不值得弯腰,哲人只好自己将铜板拾起并用它买了九颗葡萄。穿越沙漠时,弟子口干舌燥饥渴难忍,只得向哲人求救,每次哲人都将葡萄丢在地下,弟子不得不九次弯腰。哲人告诉弟子:“一个不愿意弯一次腰的人,最终必然要弯九次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三年的初中生活也许就如那个生锈的铜板,如果你不珍惜,不奋斗,将来也许要花三个三年的时间来追赶别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大家要引以为戒。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要思危,要懂得未雨绸缪。要牢记陶行知的告诫:“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父母,靠亲戚,不算英雄好汉。” 要一心向学,就要有顽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要抵制得住各种诱惑,要经得住挫折,要忍受得了孤独和贫穷的痛苦,要排除各种不利因素,战胜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只有这样你才能卓尔不群,脱颖而出。五、专心致志的习惯由于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据说爱因斯坦曾经忘记了自己家住哪里,爱迪生错把墨汁当果浆吃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所学的知识,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全神贯注,潜心思考,才能透彻理解。切忌心不在焉,切忌上课开小差,人在教室心在外,切忌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或摆闲条。三心二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忌讳。六、乐观自信的习惯保持乐观是一种境界。当一根蜡烛燃到一半时,甲说:“我的生命之光居然还有一半。”乙说:“我的生命之光只剩下一半了。”两种不同的回答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乐观与悲观。在乐观者心理,社会是美好的,生活是甜蜜的,工作是幸福的,前景是光明的。生命充满阳光,生活充满快乐,心情愉悦,积极向上也健康长寿。大数学家欧拉七十岁时,一场大火把他的所有财产和成果付之一炬,别人为他惋惜时,他却很平静地说:“这没有什么,我正好可以重新开始。”常言道:“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同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任何一个人一生都可能经受一些天灾人祸:痛失亲人、丢失财产、生活贫困,被人冤屈,或病痛的折磨等。但做为一个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寻找快乐的因子,做到笑口常开,一个消极悲观的人,即使他的智力占优势,也难以出类拔萃。要知道冬天到了,春天也不会远了;黑暗之后便是黎明。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在心理状态诸要素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核心因素,缺乏自信往往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少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做任何事情决不会轻易放弃。一代伟人毛泽东,任何时候无不彰显他的自信、他的霸气、他的乐观。牛津大学曾举办过一个“成功秘诀”讲座,举讲人为丘吉尔,演讲那天,会场上人山人海,人们都争先恐后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人物的成功秘诀。不想丘吉尔却只说了几句话,他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个是决不放弃;第二个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个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说完他就走下讲台。会场上沉寂片刻,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胜中学子应当意气风发,应当豪气冲天,也应当霸气十足,当然,我这里讲的霸气,不是地痞无赖的流氓气,也不是拉帮结派的土匪气,而是一种“敢为天下先”“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英雄气概。全体女生不妨以花木兰、撤切尔夫人、居里夫人为楷模,喊响一个口号:“谁说女儿不如男?”,全体男同学要以“须眉不能输给巾帼”自励,彰显男儿本色。七、持之以恒的习惯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情,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必须持之以恒。人世间最容易的事情是坚持,最困难的事情也是坚持。要持之以恒,就得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下面几个故事,但愿对同学们有些启发: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性的做了一遍。然后问大家“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哪些同学坚持了。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欧拉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迄今为止最多产的数学家,他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