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黑膏药制作技术讲解幻灯片

  • 资源ID:51717504       资源大小:254.02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黑膏药制作技术讲解幻灯片

中医膏药制作师承教育基 地http:/www.gaoyaow.cn 主讲老师:王国华一、中医膏药的发展状况w通观中国古籍,在汉代以前就以用药膏治疗 疮疡及皮肤病,唐代千金方中的乌麻 膏、外台秘要中的乌膏才用黄丹收膏, 可谓为黄丹收膏之先河。自唐宋以来随着炼 丹术的发展与发达,又出现弥陀僧、松香、 铅粉、银朱、阿胶等收膏的膏药,至元明清 三代则更为发达。膏药治疗的范围也由外科 、皮肤科、骨伤科、眼科、兼及内科、妇产 科、儿科、耳鼻喉科。一、中医膏药的发展状况w这类药物中最初用的是敷膏,因为敷膏多是动植物原物捣碎 研烂,或散剂加蛋清、醋、酒、蜂蜜、植物油、植物汁、童 子小便制成,作用时间短,贴敷时需频繁更换,很为不便。 w次之乃有软膏类之发明,其成型物为凝固性脂肪或流质油类 加黄白醋,以各种植物药熬制,或以矿物性或者动植物性药 粉混合而成,作用时间较长,可免去一日多次更换的麻烦。 但软膏不能固着皮肤,还需用绢布类缠缚,也相当麻烦,尤 其对慢性,需要较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疾病也不适用。医者们 在临床中乃发现了以弥陀僧、黄丹、铅粉、松香、阿胶等收 膏的膏药。一般膏药除急性疮疡需一日一换外,其他内科系 统的疾病可以贴敷三至七日或可贴敷2至3个月。如治肾虚阳 痿的强阳养阴膏类则可两月以上,作用持久,不必频繁更换 。 一、中医膏药的发展状况w 清末西医传入中国,民国年间中医又曾一度受到排 斥,甚至有的中医也示膏药、药膏为旁门而弃之不 用,这一极为有效的医疗方法乃逐渐衰落。新中国 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祖国医学大力提倡,中国医 学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关于膏药方面的药物只有 少数药厂制造,并多数为橡皮膏式的膏药。今年来 也有些医疗机构也在制造应用膏药,但多数很少, 并仍成保密状态。致使这一古老有效疗法不能充分 发挥其医疗作用,并有失传之危险,实为可叹。二、膏药、药膏敷膏、软膏的分 类 w膏药w软膏w敷膏1 膏药w收膏用药有 松香、黄丹、铅粉、弥陀僧、 银朱、阿胶、百草霜 。 w 熬药用油有 芝麻油、桐油、棉籽油、苏 子油、菜子油、豆油、花生油、麻油椰子油 、杏仁油、松柏子油等。 w单膏 又叫膏药肉 膏药母。为植物油加 槐柳桃桑榆五枝,或头发、甘草熬至滴水成 珠,滤净,如法加入黄丹或铅粉收膏,是单 膏。 2 敷膏w动植物药原物捣碎研烂而成者。w矿物质药末、动植物药物干燥粉末、煎剂滤 过液之重汤煎干燥粉末为基质,由所用成型 剂可分为 水膏、醋膏、酒膏、油膏、面糊 膏、蛋清膏、乳膏、蜜膏、童子小便膏,植 物汁膏,唾液膏等多种。有的方剂名为散为 丹,但最终使用时仍为敷用者,也列为敷膏 。3 软膏w猪、牛、羊、鹅脂熬炼或以粉末混合。 w上述脂肪加黄白蜡熬炼而成。温热季节多加 蜡。 w流动性油加黄白蜡熬炼而成。温热季节多加 蜡。 三、膏药、药膏糁药对脏器和局 部的治疗作用w皮肤用药对内脏的作用方式 w皮肤用药对局部的作用方式 四、黑膏药的一般治法 w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w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w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w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膏药的质量要求 w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 及不移动位置。 w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w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 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 量)。 w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 性。 膏药熬制程序w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 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 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 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第一步 炸药 w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 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 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 )。去渣滤净,即为膏油。炸药的注意事项w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 ,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 w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 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 w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 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 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 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 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第二步 炒丹 w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 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 不断翻炒。 炒丹的注意事项w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 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 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 炼油 w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 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 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 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 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炼油的注意事项w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 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 而且膏药不粘。 w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 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 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第四步 下丹 w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 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 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 ,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 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 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 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 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 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 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 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 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下丹的注意事项w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 火而毁。 w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 性,膏药不痒。 w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 w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 w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 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油烟: 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 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 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油珠:即“滴水成珠” ,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下丹的注意事项w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 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 w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 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 ,影响效果。 w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 。 w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 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 加热。第五步 去火毒w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 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 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 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第六步 加细药 w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 ,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加细药的注意事项w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 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 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 w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 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 ,则为膏药已成。 摊膏药的注意事项w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 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 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 w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 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 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 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 贴膏药 w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 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贴膏药的注意事情w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 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 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 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 w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 w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 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 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 预防措施。重者禁用。 w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 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 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 贴膏药的注意事情w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 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w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 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 、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 等意外。 w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 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 w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 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w中医针灸埋线培训网 http:/www.maixianw.com

注意事项

本文(黑膏药制作技术讲解幻灯片)为本站会员(m****5)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