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力坝课程设计(DOC 37页)

  • 资源ID:489480517       资源大小:1.37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重力坝课程设计(DOC 37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金家坝水电枢纽工程专 业:08级水利水电(4)班姓 名: 潘贵成学 号: 08150404指导老师: 董玉文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基本资料工程概况金家坝水电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双河镇官清乡、小河乡境内,由枢纽区、引水系统和电站厂房等组成。根据甘龙河的流域规划,水电开发共分四级开发,即营盘岭、堰塘湾、金家坝和五堆电站,金家坝水电枢纽工程为第三级。坝址位于乌江的支流甘龙河下游,距金家坝镇,距酉阳县城47km,枢纽区位于官清乡。水库大坝地理坐标东经108º 419北纬28º 3728,北距离酉阳县城47km,南距李溪镇23km,坝址和厂址均有乡村公路与国道319和326线相连,交通较方便。金家坝水电枢纽工程是重庆市“十一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之一,工程任务以发电为主,兼有潜在的防洪、灌溉功能,并为人畜饮水、水产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提供有利条件。金家坝水电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加快甘龙河流域其它梯级电站的开发进程,有效缓解重庆统调电网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促进酉西片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库区旅游业快速发展。二、气象水文资料1、流域概况金家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乌江流域下游一级支流甘龙河的中游。甘龙河发源于贵州省松桃县甘龙区红石乡水田坳,自源地向北流,在金家坝纳右岸支流桥子洞河后折向西北,在小河镇再纳右岸的小河后转向西南,流至沙子场附近再折向西北,在沿河县黑獭堡汇入乌江,河流全长106km,河道天然落差804m,平均比降,流域总集水面积1700km2(见水系图)。甘龙河河谷呈“V”型发育,滩多水急,河源至朝花口为上游,地形属中低山区,沿河两岸坡陡,河谷深切,比降大;朝花口至金家坝为中游,地形仍属中低山区,但两岸台地增多,河谷宽窄相间,河床比降变缓;金家坝以下为下游,河谷狭窄,比降相对上中游较缓。甘龙河地形总的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流域出露岩层为寒武系至三迭系灰岩夹页岩,流域内地下水充沛,植被较好。2、气象本工程所在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而冷暖不均,雨量充沛而分配不均,云雾多、霜雪少、日照少,冬季干冷、春季暖湿、夏季多雨常有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据流域内酉阳气象站1959年2001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355mm、最大年降水量(1967年)、最小年降水量(1988年);多年平均蒸发量(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风速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m/s。 据流域内的酉阳气象站资料分析,暴雨主要发生在5月9月,大暴雨多发生在6、7月份,一次暴雨一般持续时间为1d3d,主要雨量集中在1d以内,实测24h最大暴雨量达220.6mm(1955年),大暴雨1d雨量占3d雨量的60以上。3、径流与洪水(1)径流径流资料依照朝阳寺站1959年1992年34年资料推算。由朝阳寺站1959年1992年径流系列分析,径流的特点是年内分配不均,主要的径流量集中在5月9月,占年径流量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亦较大,最大年平均流量为113 m3/s(1983年)、最小年平均流量为s(1988年),两者相差倍。分别用朝阳寺站1959年1992年实测连序系列和濯河坝插补后的1959年1992年连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计算采用成果见表。表1 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参数成果表(单位:m3/s)地 点均 值CvCs/CvQpP10P50P90朝阳寺2濯河坝1002137金家坝坝址控制集水面积1059km2,朝阳寺水文站集水面积2452km2,朝阳寺站面积是金家坝坝址面积的倍,相差较大,因此不能单纯考虑面积修正,本次采用径流深进行修正,查四川省水文手册,阿蓬江朝阳寺年径流深915mm(与计算的径流深918mm接近),甘龙河金家坝坝址处年径流深798mm,计算径流深修正系数为,金家坝坝址与朝阳寺水文站面积比为,考虑径流深修正,综合系数为,计算的金家坝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s。(2)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主要依据站是阿蓬江濯河坝水文站,阿蓬江濯河坝河段调查的大洪水年份有1890年、1909年、1927年和1935年,在实测系列中发生的大洪水年份有1969年和1982年,其中以1982年为最大,濯河坝站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见表。表2 濯河坝站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表年 份198218901927196919351909洪峰流量(m3/s)878064506200595057505530另据历史文献记载1890年以前发生的有影响的大洪水年份有1876年、1878年、1883年和1887年,从史料记载情况分析,这几场洪水都比1890年洪水小,因此可判定1982年洪水至少是1876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因此本次计算历史洪水重现期从1876年起算,首位洪水重现期为129年。按年最大值独立取样原则,统计濯河坝站1959年至2003年45年洪峰、一天洪量、三天洪量。加入历史洪水组成不连序系列,计算采用的濯河坝站洪水频率计算成果见表。 表3 濯河坝站设计洪水成果表项 目均值CvCs/Cvp=%p=%p=%p=1%p=2%p=5%Qm(m3/s)2610412800106009150805069705540W1d(108m3)W3d(108m3)金家坝坝址集水面积1059km2,坝区的设计洪水采用与濯河坝面积比的方法推算,面积比指数由地区综合关系确定洪峰流量、1d洪量、3d洪量的面积比指数分别为、。金家坝坝址设计洪水见表。表4 金家坝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地点项 目p=%p=%p=%p=1%p=2%p=%p=5%p=10%p=20%p50%坝址Qm(m3/s)575047604110361031302770249020101540950W24h(108m3)W3d(108m3)4、泥沙按水库使用寿命50年计算,水库在经过50年淤积过后,坝坝前淤积高程为,坝前最大淤积厚度为,坝前平均淤积厚度为。5、坝址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5 坝址下游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水位(m)流量(m3/s)水位(m)流量(m3/s)3591730352360228036128403533623420354160363406035530236447003565303655370357873366610035812206、水位库容曲线(CAD图)三、地质资料1、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属侵蚀剥蚀地貌单元的低山地形。谷底高程,山顶高程 m以上,比高大于100m。左岸山体较宽厚,山坡一般坡度28°35°;右岸山体呈北东南西向的半岛状山体,山坡一般坡度30°40°。坝址甘龙河整体流向自东向西,河谷呈不对称的“U”字型,河水面宽50m60m,水深。水库与其邻谷溶溪河和甘龙河下游河段之间分布有闭合的区域性隔水地层,封闭条件良好,故不存在库水向邻谷渗漏问题。水库属峡谷型水库,岸坡陡峻,在正常蓄水位附近,基本为岩质岸坡,不存在浸没问题。库区共发育滑坡体20处,由于方量有限且远离坝址,对大坝安全无影响。建库后,在正常蓄水位与消落水位之间的覆盖层将产生小面积的坍岸。2、坝址区的地质概况坝址属侵蚀剥蚀地貌单元的低山地形。谷底高程,山顶高程以上,河水面宽50m60m,水深。坝址区分布的地层主要为志留系浅海碎屑沉积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坝址位于鸡公岭复式背斜的北西翼,岩层走向N15°60°E,倾向NW,倾角30°45°。坝址区发育f40、F9断层。基岩主要发育三组陡倾角节理。坝址区一般岩石强风化带厚4m5m,中等风化带厚度20m38m。3、上坝线工程地质评价 (1)建基标准建议建在中等风化岩带的上部,坝体部位需将两岸山坡的覆盖层及左岸滑坡体清除后置于强风化岩体上。河床坝体可置于砂卵砾石上。(2)地基处理建议由于建基岩石完整性差,地基应进行固结灌浆处理。粉砂质页岩岩质软弱,风化速度快,开挖后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3)防渗帷幕建议防渗帷幕灌浆应深入到相对隔水层(q1Lu),帷幕灌浆深度:左岸山坡22m52m;河床6m22m;右岸山坡6m52m。帷幕灌浆向两岸延伸长度由库水边起算,至正常蓄水位与地下水位线相接处,左岸延伸86m,右岸延伸53m。4、坝址区的物理地质现象与边坡稳定评价 滑坡体位于坝址左岸趾板线的山坡上,估算体积×104m3。 区(趾板开挖前即现状)稳定系数K,滑坡体安全余度偏小; 区(趾板开挖过程中)稳定系数K,滑坡体不稳定; 区稳定系数K,滑坡体基本稳定。5、坝址基岩物理力学参数(1)地层岩性坝址区主要为志留系(中统罗惹组和下统龙马溪组)地层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老至新叙述如下: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第一段:粉砂质页岩(S1ln1):灰黄灰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分布于坝址两岸上游山体及河床。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第二段:粉砂质页岩(S1ln2):灰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分布于坝址两岸上游山体及河床。志留系中统罗惹组第一段:1)生物碎屑灰岩(S2lr1-1):灰色,微晶结构,厚层状构造。分布于坝址两岸山体及河床,厚度。2)泥质粉砂岩(S2lr1-2):灰色,粉砂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分布于河床及坝址两岸山体,厚度。3)粉砂质页岩(S2lr1-3):灰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主要分布于坝址右岸中上游、河床及左岸中下游山体,厚度。4)砂岩(S2lr1-4):灰色,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分布于坝址右岸中上游、河床及左岸中下游山体,厚度。5)粉砂质页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S2lr1-5):灰色,粉砂质页岩占67%;泥质粉砂岩33%。粉砂质页岩为泥质结构,页理构造;泥质粉砂岩为粉砂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分布于坝址右岸、河床及左岸下游山体,厚度。 志留系中统罗惹组第二段:页岩与泥岩互层(S2lr2):灰黄色、紫红色,页岩占65%;泥岩35%。页岩为泥质结构,页理构造;泥岩为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分布于坝址右岸下游半岛状山体。第四系松散堆积物:1) 含角砾粘土(Qdl):黄黄褐色,稍湿,可塑硬塑,分布于左、右岸山坡,厚度 。2)含粘土碎块石(Qcol+dl、Qdel):棕黄灰黄色,碎块石含量约占70%,粒径以100mm250mm为主,成分主要为强风化弱风化的砂岩和页岩,粘土含量约占30%。主要分布于左、右岸山坡,为崩坡积物,其中左岸较厚,厚度为5m27m;右岸较薄,厚度一般为2m5m。3)砂卵砾石(Qal):灰深灰色,卵石含量约占 20%,粒径以80mm120mm为主 ,砾石含量约占 55%60%,粒径以5m40mm为主 ,卵石、砾石主要成分为灰岩、白云岩、砂岩等。 卵石、砾石呈弱风化状态,中等蚀圆,呈中密状态,其余为细砂。

注意事项

本文(重力坝课程设计(DOC 37页))为本站会员(工****)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