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局限性

  • 资源ID:489064363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局限性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局限性 从1922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问世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十年后正式出版以来,“物化”或者“异化”问题成为了当代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第一次把物化作为一个中心问题来考察,开启了关于异化问题讨论的先河。可以说,从实践上来看,是卢卡奇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进行反思的产物,从理论上来看,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一物化理论产生的理论根源 物化理论追根溯源,其理论根源最早可以上溯到十八世纪。卢梭和霍布斯提出了“异化”的概念,他们第一次在社会历史领域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人在改造外部事物的同时,外界对人产生影响,从而加诸于人身上与人的本质相反的一种力量。卢梭就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指出“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 卢梭,(Rousseau,J.J.),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1 页。席勒很赞同卢梭的观点,他在美育书简中对卢梭的“异化”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国家和教会,法律和习尚现在是分裂开了:享受同工作分离了,手段同目的分离了,努力和奖励分离了。由于永远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小碎片上,人自身也就成为一个碎片了。”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 5 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97 页。真正将异化范畴引入哲学的应该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家,他们用理想的尺度衡量现实生活的时候,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人和理性相背离的现象,他们认为这就是异化。从费希特的自我到非我的转化,到黑格尔的逻辑哲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推演,都是这种异化状态的理论表征。费尔巴哈关于宗教的异化的论述,将异化问题从纯粹的思辨的领域引入到了人的生活领域。 卢卡奇生于1885年,出生在布达佩斯一个简单的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是匈牙利的最高信贷银行的经理,母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淑女,家境优越但同时也家教甚严,童年时代的卢卡奇就是个充满着叛逆思想的孩子,他拒绝训练各种礼仪,拒绝循规蹈矩的客套话,很多人认为卢卡奇一生都致力于批判“物化”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卢卡奇的童年经历,从小卢卡奇就意识到了礼仪等外在规范对人本性的束缚。直到卢卡奇晚年,他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时侯说,“在家里时:绝对的异化我的道路:从童年时的拒绝礼规到对社会的逐渐具体的批判,是发展缓慢的,很少有意识的、而且是充满长时间的间隙的。 卢卡奇,卢卡奇自传M,杜章智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06 页。在卢卡奇读大学期间,卢卡奇最初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后来研究德国现代哲学,他对黑格尔的思想情有独钟,因此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思想对卢卡奇影响很深。后来卢卡奇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接触到狄尔泰的“整体性”思想(狄尔泰认为,任何个体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只是作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性结构的一个部分和环节。整体相对于个体而言具有优先地位,个体则依附于整体而存在,离开整体,便无法对个体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因而,对事物的把握应从整体出发),席美尔的“物化”思想(席美尔在其货币哲学一书中,把主观文化向客观文化的转变阐释为人的物化进程。“所谓客观文化,指的是为人们在历史中所创造的客观文化成果,包括一切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所谓主观文化,指的是个人所达到的发展程度。从本来意义上看,二者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同一的。但是,现代社会打破了二者的同一,主观文化受到了客观文化的挤压,从而使人沦落为仅仅作为客观文化的一个环节和工具而存在。这样,人的物化就不可避免了。这种物化是随着分工和货币的产生而发展的,货币经济迫使我们在日常事务处理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数学计算,许多人的生活中对这种对质的价值进行评估、盘算、算计,并把它们简化成量的价值行为”。 席美尔:货币哲学M.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63 页.)和马克思·韦伯“合理化”思想(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充斥着合理化、可计算原则,这种原则不仅体现在生产上,也深入地浸入到人们的心灵之中。“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在内部首先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同资本主义营利的那些古老形式相反,现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是:在合理技术基础上的严格合理的劳动组织,没有一个地方是在这种结构不合理的国家制度内产生的,而且也绝不可能在那里产生。” 马克思韦伯:政治著作全集M.慕尼黑.1921 年版.第 140142 页.)与卢卡奇自幼便萌生的叛逆情怀不谋而合,特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商品拜物教,可以说是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直接来源。二物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卢卡奇承袭了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观点,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构成的额最小细胞单位中洞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所以在卢卡奇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力图从商品的角度揭示“物化”思想的内涵。“物化就是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由于这一物化事实,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9 年版.第 150 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Eigengesetz-lichkeit)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9 年版.第 147 页.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精确性、合理性和可计算性的社会特征影响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意识,人的内心也开始被物化,这种物化意识逐步由物体与人的对立这种客观物化走向了人的活动成为人自身障碍的主观物化过程。“人无论在客观上还是在他对劳动过程的态度上都不表现为是这个过程的真正主人,而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9 年版.第 153-154 页.“在物化的意识看来,这种可计算性形式必然成为这种商品性质真正直接性的表现形式,这种商品性质作为物化的意识也根本不力求超出这种形式之外;相反,它力求通过“科学的加强”这里可理解的规律性来坚持这种表现形式,并使之永久化。正像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地在更高的阶段上从经济方面生产和再生产自身一样,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侵入人的意识里。”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9 年版.第 161 页.三物化理论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哲学家,卢卡奇提出的物化理论是在吸收发展前人哲学思想的提出的,它囊括了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狄尔泰的“整体性”思想等,对今后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引发了海德格尔对于物化理论的关注,他不满于卢卡奇仅仅在“存在者的层面上”来对问题展开探讨,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把“物化”放在其“基础本体论”上加以考察,因此海德格尔还提出了著名的“座驾”理论,“座架( Gestell) 意味着对那种摆置( stellen)的聚集, 这种摆置却摆置着人, 也即促逼着人, 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当做持存物来解蔽。座架意味着那种解蔽方式, 此种解蔽方式在现代技术之本质中起着支配作用, 而其本身不是什么技术因素。” 海德格尔:人, 诗意地安居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07 页.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还启发的萨特对于物化问答的思考。在萨特看来,异化的根源在于“匮乏”,因为“匮乏”不仅是外在于人的否定,而且是内在化的否定,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对于个体的人而言,人是作为非人的人,作为异己的类而存在的,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冲突都在内化和全部生活就是生存战斗,它只是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单纯存在都是匮乏所规定的,每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存在的和经常的危险。”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伦敦:1976 年英文版.第 108 页.对于匮乏问题的解决需要人的实践,但是,实践活动却导致了人自身的异化。物化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对于20世纪的为哲学主旋律,除了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也身手物化理论的影响,而对于卢卡奇物化理论,我们也要辩证的去看待。虽然其物化思想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的提出,然而卢卡奇却是在形而上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进行解读的,它降低了马克思哲学的原则高度。因为从概念上看,卢卡奇将物化、异化和对象化混为一谈,不是将异化看成是一个历史概念,存在着异化永恒论的危险,有违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则。从异化产生的根源上来看,卢卡奇虽然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但他把异化理解为一种根源于人的本质的普遍情况,认为马克思是从人的本性中得出异化概念的,因而将异化人本主义化。对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评价,我们要放在整个哲学发展的进程中去观察区理解,虽然物化理论偏离了马克思原初提出的理论,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偏离,使得对传统马克思理论进行颠覆,为新哲学思想的诞生开辟的新的道路。

注意事项

本文(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局限性)为本站会员(m****)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