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doc

  • 资源ID:488957339       资源大小:116.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doc

地质灾害现场评价 及防治措施应急预案地测科二一七年地质灾害现场评价及防治措施应急预案一、矿井基本情况 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南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城东北的南沟村一带6.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247112°2513,北纬38°594239°0133。1、地理、人文、地质、气象信息:水文地理:井田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井田南石湖河沿大运公路分布,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没有流水。只有雨季才有水流经过。地表水基本汇于沟谷,向西流出井田,汇入恢河。井田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迟暖早寒,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季严寒长达七个月,根据忻州市宁武县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在5.86.3,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4.8,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9.7,极端最低气温-27.2。全年无霜期约90-130天,最大积雪厚度1.3m,冻土深度在1.5m,日照时数每年约2800时左右,年降水量为247.4mm609.3 mm,平均420.8 mm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1902.3mm,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气候特别干燥。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风向为西及西北风,风期多集中在冬春两季,最大风速可达23m/s,年平均风速3.5m/s。本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冰雹、暴雨等。地质情况:该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属中高山侵蚀地貌,区内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本区最高处位于矿区东北部,海拔为1792.8m,最低处位于井田西7号拐点附近,海拔为1525.0m,相对高差267.8m。井田内沟谷较为发育,多呈树枝状,个别沟谷切割较厉害,地势较陡峭。井田内主要河流为井田南部的石湖河,井田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525m。本矿副平硐井口标高1540.867m,主斜井井口标高1556.631m,进风斜井井口标高为1582.893m,井口附近历史最高洪水位为1525.536m,井口高于附近历史最高洪水位。经实地考察,本井田内西北部采空区上方地表有不同程度的地裂缝和2处地表塌陷区,裂隙最大宽度10cm,塌陷区面积分别为9782m2和39540m2,塌陷最大深度为50cm。本井田共有可采煤层6层,分别为2上、2、3、5上、5、6号煤层,各煤层特征如下:、2上号煤层2上号煤层为2号煤层的上分层, 赋存于太原组顶部,分布在井田东南部,煤层厚0.752.15m,平均厚1.41m,含夹矸01层,为结构简单的薄中厚煤层,煤厚变异系数为22.07%,可采性指数为100%,属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泥岩及砂岩,底板以黑色泥岩及炭质泥岩为主,下距2号煤层0.701.70m,平均1.15m。、2号煤层2号煤层是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太原组顶部,在井田东部有12个钻孔煤层单层夹矸大于0.70m分了层,分为2上号和2号煤层。2号煤层厚2.067.80m,平均厚4.95m,夹矸04层,厚0.200.65m,多为泥岩,属结构简单-复杂的中厚-厚煤层, 煤厚变异系数为24.86%,可采性指数为100%, 2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为灰白色的山西组基底厚层粗砂岩(K2标志层)及泥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及少量细砂岩。下距3号煤层3.959.61m,平均6.64m。分叉区上距2上号煤层0.70-1.70m,平均1.15m。、3号煤层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煤层厚为0.93.30m,平均厚1.79m,含夹矸01层,厚0.250.56m,属结构简单的薄-中厚层煤层, 煤厚变异系数为30.47%,可采性指数为100%,综合分析3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灰黑色泥岩、中细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及细、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上距2号煤层3.959.61m,平均6.64m。下距5上 号煤层34.4046.05m,平均38.72m。下距5号煤层37.0460.20m,平均51.04m。、5上号煤层5上号煤层为5号煤层的上分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分布在井田东南部,煤层厚4.808.75m,平均厚7.15m。含夹矸03层,属结构简单-较简单的厚特厚煤层。 煤厚变异系数为13.85%,可采性指数为100%,5上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及细砂岩,底板以黑色泥岩为主。上距3号煤层34.4046.05m,平均38.72m,下距5号煤层1.8514.45m,平均9.17m。、5号煤层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在井田的东南部5号煤层分叉为5上 、5号煤层。5号煤层煤层厚2.3018.60m,平均厚9.30m。含05层夹矸,夹矸厚0.20 0.62m。属结构简单复杂的中厚特厚煤层。煤厚变异系数为17.16%,可采性指数为100%, 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灰色中-细粒砂岩、黑色泥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上距5上 号煤层1.8514.45m,平均9.17m,上距3号煤层37.0460.20m,平均51.04m,下距6号煤层1.305.10m,平均2.54m。、6号煤层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据钻孔揭露井田北和南东有尖灭区,煤层厚0.003.05m,平均1.33m。含夹层01层,夹矸厚0.20.66m,属结构简单的薄-中厚为煤层,可采性指数为88.46%,煤厚变异系数为49.67%,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顶板为深灰色泥岩,底板为灰色泥岩及灰白色细砂岩。上距5号煤层1.305.10m,平均2.54m,距基底K1标志层016m,平均为8m。二、矿井简介及交通概况:矿井目前开采2#、3#、5上、5#煤层,生产能力180万t/a,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交通情况:井田西6km处宁武县城有北同蒲铁路通过,北距大同市159km可接京包线、大秦运煤专用线,朔黄运煤专线从宁武县城通过;宁武南100km可连京原线、宁武南200km可与石太线、晋焦线及南同蒲线相连,铁路交通便利,晋煤外运条件优越。井田中部有大运公路,东距108国道、208国道及大运高速公路约50km,西75km可与209国道相连。公路交通方便,可作为晋煤外运的辅助通道。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该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属中低山侵蚀地貌,区内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本区最高处位于矿区东北部,海拔为1792.8m,最低处位于区内南部的南沟村西,海拔为1575.0m,相对高差217.8m。井田内沟谷较为发育,多呈树枝状,个别沟谷切割较厉害,地势较陡峭。地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等沉积的层状碎屑岩为主,地层倾角6°13°,发育宽缓的褶曲,岩体强度变化大,层间有软弱夹层。因而矿区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第三类,层状岩类。综上所述,依据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MT/T1091-2008),井田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三类二三型。煤层开采后,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对地表公路、村庄、农田造成损害,应合理留设保护煤柱及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褶曲轴部附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冒顶、片邦,应加强监测,合理支护。1、煤矿建设用地地面建筑有办公大楼、职工宿舍、锅炉房、职工活动中心、餐厅、炸药库、综采设备库、油脂库、煤场、机修车场、大运公路,由于建设平场,存在一定的切、填方及堆放活动,工程本身有可能遭受小规模滑坡、滑塌、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工业广场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小。2、地下工程危险性(1)地下工程在建设和生产中可能产生冒落、垮塌、突水等地质灾害现象,工程及作业人员遭受井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2)矿井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含水层地下水、地表水,开采过程中上述水源将通过地裂缝、地面塌陷及导水裂隙汇入矿井,对开采造成影响。3、地面工程危险性煤层开采后,凡采空影响范围内及安全厚度内之住户、河流、公路及设施等均易遭受采空塌陷诱发地质灾害的危害。(1)位于煤层采空影响范围的住户遭受采空塌陷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2)矿区中部公路可能遭受采空塌陷诱发地质灾害的危害。综上所述,由于工业场地存在一定的切、填方,可能诱发滑坡、滑塌、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有遭受以上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煤矿在长期地下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加大、顶板垮塌,矿井内抽排地下水等因素,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发展的可能性大,并威胁居民点人员、公路、河流及工业场地的安全,危险性大;开采可能遭受采矿诱发地质灾害危害及冒顶、突水等对工程造成危害。五、防治措施1、煤矿建设用地(1)对切方边坡,采取打护坡方法对边坡进行处理。(2)煤场采取支挡、护坡措施,以避免大雨诱发滑塌或泥石流。2、矿区(1)禁采区内禁止采煤,以保障工业场地及居民点的安全。(2)地下工程建设及开采中,对软弱岩组及破碎段应进行支护,避免冒落、垮塌。(3)开采中可能遇突水、瓦斯等,应作好安全防护措施。(4)开采中,应按设计要求留足保安煤柱,以减轻地质灾害的产生。(5)对地面(包括河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了解开采对地面的影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6)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开采。(7)加强地表检查和巡查制度,必要时安设监测设备和仪器,对井下冒落带、断裂带、弯曲下沉带以及地表变化和位移进行测量,设计和留设保护煤柱,及时排查地表塌陷区,封堵裂缝,变化的山体周围不得有建筑物。六、 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措施1、 发生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应急救援措施:(1)灾情发生后,矿长、总工、安全矿长等矿管理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查看现场灾害情况,并根据灾害情况,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和立即组织矿全体职工进行事故抢救,最大减少事故损害。(2)立即撤出受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设备,情况危急时立即通知井下人员全部撤出至地面。(3)受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救,以等待外援。(4)对发生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原因进行分析和监测。(5)加固山体坡角,充填塌陷区,塌陷、滑坡、泥石流周围安设护栏和设立警示牌,禁止人员在周围作业、玩耍和停留。(6)疏通地面水沟,塌陷区安设排水泵,防止地面水渗入井下。(7)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8)所有救灾值班人员、各岗位工种,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脱岗;(9)必须有专人24小时值班。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南沟煤业有限公司、宁武县煤炭局、宁武县政府、宁武县医院组成。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矿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及时向宁武县政府报告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具体组织与分工如下:七、组织机构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织领导总指挥:郭文奎副总指挥:白文林、张和平现场指挥组:组长:生产矿长、工程师、安全矿长成员:各专业分管领导、安监科、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后勤供应主要负责人。现场救护组:组长:生产矿长、矿山救护队队长成员:矿山救护队、调度室、安监科、地测科、技术科、机电科、医疗抢救组:组长:安全矿长成员:医院院长、行办主任、调度值班主任通讯组:组长:调度主任、监控中心主任成员:调度员、监控员治安保卫组:组长:保卫科科长成员:保卫科全体人员善后处理组:组长:陈志敏成员:劳资科、财务科2、应急救援保障(1)救援内部保障设立应急事故抢险队伍,按照应急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doc)为本站会员(cl****1)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