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

  • 资源ID:488936565       资源大小:17.5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大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

大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在大学课堂上屡见不鲜,人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有许多便利之处,但是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能融合教学的弊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最明显的优势是能够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借助直观而形象的画面或影音,建立起生动的作品情景,给予学生直接的审美体验,进而有利于对学习气氛的营造,对大学生人文兴趣的培养。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弊端是不利于大学生再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容易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吸收。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既要看到其优越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相比较,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差别。从两者的教学目标来看,大学语文侧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加强学生对母语的见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品格道德素质;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侧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词句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更加强调作品的审美本质,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个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则备受青睐1。但是,人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并不是完美的,反而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运用得当则获益匪浅,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尽可能地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除弊。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地将图像、文字、声音等几种感官感受集中到一个位置,并且能够相互融合,这样的效果更加符合人脑的记忆曲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而更加能够贴近人脑的思维方式,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分析如下: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意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正确引导,学会做人的原则,领悟人生哲理,这才是大学开设语文课的最终目的2。因此,大学语文注定了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还是一门专业技能的课程。教学过程必须是就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配合完成的,于是,怎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能力,便是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非常关键的要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凭借其混合了图像、声音、文字等元素的综合实力,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课堂上得到能够充分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欲望,不断激发学生在自主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发展。2重现作品情景,增强理解能力通常教师在讲解古文课程的时候,总会担心课堂气氛沉闷尴尬,尤其是对古代优秀诗歌这样寓意深刻的内容,如果讲解得不够鲜活生动,学生很容易会感觉到枯燥乏味,甚至表现出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作品展现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融入影音素材,是最简单明了又记忆深刻的方法。文言文作品年代久远,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而通过其他感官共同作用,重现作品所描述的场景与表达的感情,真实的现场感会令学生排除对作品的距离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例如,在讲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江潮浩荡、明月当空的清美夜月之景,只通过教师口头表述或是文字描述可能会不够形象深刻,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为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的氛围,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熏陶与感染力,透过听觉感受作者在当时所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在诗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创建审美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优秀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但凡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啧啧称赞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内容的生动与形象,所以,如何品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中生动形象的内容,才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自身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作品美好的意境中领悟作品蕴含的深刻内涵。多媒体技术的成功运用,只要依靠其多元素的特性,就能打破时空限制性,把作品直观地铺展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有丰富想象力的审美意境,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的活跃度。例如,在讲授汤显祖的牡丹亭时,对于游园、惊梦等经典的片段,教师可以将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影视片段综合成锦集,配合教案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戏剧中的情境。4增强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同样是需要鉴赏品味,但是大学语文教学和艺术又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没有真实的实体物件存在,在鉴赏过程中需要依靠语言的描摹。可是对学生来说,单纯地利用语言表达,形式上总是单一而苍白的,缺少视觉听觉上的冲击,缺少直观传达的表现3。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言未尽”之处得以倾诉,“意无穷”之处得以表达,许多教学缺陷之处得以弥补。例如:李煜在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忧思苦闷;柳永在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绪;秦观在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情意绵长等等,通过多媒体的表现,让学生不仅能在文字中领会作者情感,更能从其他感官领略到作品蕴含的深意,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二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消极作用在大学语文课堂融入多媒体教学,表现形式声像具备且图文并茂,这样动静结合的模式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在无形中囊括了信息的容量,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之举。可是,尽管多媒体教学有诸多的优点,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1理解程度不同,间接限制思维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作品情景和教学氛围,不仅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也颇受教师们的青睐,但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的材料还很有一定限制性的,将一些文字的作品实体化之后,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想象力。由于各个学生的个人素养和个性都有所差异,所以在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上也会差之千里。而且文字作品本身也具备有其独特的魅力,一味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强调图片和影像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会模糊文字的表达意义。在古诗文的鉴赏中,许多诗句需要学生自行理解和感受,玄妙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过度应用多媒体教学,反而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发散4。2内容徒有虚表,陷入形式主义大学语文课堂中选择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对课件的制作会有较多的要求,但是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容易陷入形式主义,课件内容一味地追求美观,没有实实在在地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眼花缭乱,课后还是不知所云。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显而易见,不仅无法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而且完全没有重视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特色。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喧宾夺主似的彻底替代教师进行授课,教师更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让教学的课件华而不实,从而放松对课堂讲课的准备,逐渐陷入“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误区。3追赶教学进度,忽视教学质量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显示,许多大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安排不够完善,普遍存在教学课时不足的现象,而大学语文学科时常被指定为公共基础课程,安排到的课时经常被“缩水”,教学进度受到明显的限制。而且,在大学校园中,对母语的教学氛围远远比不上外语教学氛围,甚至逐渐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处境。这不仅打击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自主性。大学语文的授课内容丰富饱满,原本设定的教学任务就很繁重,但是,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让许多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得不忽视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许多大学语文老师格外青睐多媒体技术,只需要把教学的内容机械的罗列在课件之中,给学生们死记硬背考点,并没有教学的技巧运用,或是课堂气氛的营造,也不给予学生思考理解问题的时间。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等教学目的,生生扭曲成为追赶教学进度,令学生完全不能在课堂上感到愉悦,反而渐渐看成一种只为学分的任务。长此以往,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枯燥无趣的恶性循环。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语文教学,是具有多角度意义的,既具有其积极的作用,也存在着消极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古板的局限性,可以增加新鲜的活力。教师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设计出综合两者特点的教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真正地优势互补。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客观地看待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它,不能一味想着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过度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其本身具有的负面影响,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融入传统教学中去。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结合运用起来,既兼顾到文字作品本身固有的文学底蕴,发挥知识的基础作用,又能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热情,真正地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自身的品格素质5。这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大学生们爱上语文课的不二法门。参考文献1苏敏梅.也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0(49):112-113.2杨春艳.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思考j.高教论坛, 2009(6):193-194.3王欣玲.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2010(3):134-136.4卜祥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汉语阅读课上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12):167-169.5季艳.现代汉语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建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4-145.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为本站会员(cn****1)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