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景观设计师评职浅谈场所精神对城市的影响

  • 资源ID:487010022       资源大小:15.1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景观设计师评职浅谈场所精神对城市的影响

景观设计师评职论文浅谈场所精神对城市的影响摘要:场所精神的本质强调以人为本的空间使用,而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普遍的问题,十分不利于城市的整体的开展,也给人们的心灵感受的造成了局部负面影响。在当前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交流的心时代,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生活质量,因此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尤为突出。关键词:场所精神,城市景观设计,期刊论文发表网,情感关心一、 场所精神涵义本文中的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总之,我们不能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功能设置、空间关系、结构组织等抽象的分析范畴。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一词源出于拉丁文。它表达了场所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特性。它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固定空间。场所精神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表达,通过人和场所的互动,可以按照互动的感受将场所分为三种类型:浪漫式、统一式、古典式。人们通过在生活空间中的体验,才能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场所特征,从而理解到场所的本质使人们在世界中居住下来,并从中深刻而广泛地经历到自身和世界的意义。人假设想要体味到这种场所的精神,即感受到场所对于其存在意义,必须要通过对于场所的定向和认同。二、 城市景观中场所精神的概念城市景观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环境,由特定地点与其上特定形式的空间组成,因此不能仅仅满足人们视觉、功能上等物质形态方面的要求,而更应该满足现代人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城市景观的功能往往是休闲、娱乐,对自然性的追求往往是景观中的重要局部,因此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来源往往也就是大自然。三、 场所精神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全球性的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使人类认识到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与滥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应运而生的生态与可持续开展思想给社会、经济及文化带来了新的开展思路,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设计行业正不断地吸纳环境生态观念。早在196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写出了一本引起整个环境设计界瞩目的经典之作?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 ),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思想。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就是因为与历史的割裂才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和修正。当设计师将其在设计中具体化的时候,常常将目光投向久远的历史百年、千年,甚至万年。因此,有了中国众多古老城市中的仿古建筑和景观。或者认为我们的城市没有深厚的历史可挖掘,于是把眼光投向异国他乡,投向古希腊、古罗马,投向欧洲的巴洛克、美国的新古典主义。因此才有了习见于大江南北城市中的欧陆之风。追求历史的“古和文化的“洋都无可厚非,但这种“古或者是“洋,应该充分尊重场地的灵魂,使场地的文脉得以延续。l 大自然的恩赐城市景观的功能往往是休闲、娱乐,对自然性的追求往往是景观中的重要局部,因此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来源往往也就是大自然。不管是中国传统园林还是西方传统园林,其精神往往是来自于大自然。尤其是中国传统园林,由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一种崇拜。综观中国传统园林史,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庭院,其形式往往是对自然山水的模拟。在中国园林中体味、经验的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然的渗透。不只是堆山引水、植花栽树,甚至在知觉方面,听的也是“山水清音,闻的是“幽兰丹桂,人造场所和自然场所水乳交融般的互相渗透,互相穿插。可以说,对自然的真实体验是中国园林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受东方园林的影响,西方传统园林在其形式意义上也追求一种自然来源性。在17世纪,自然风景园的兴起表达了西方人对精神的探索,他们抛弃了轴线、对称、尺度等理性的设计手法,而从真正体验自然入手,出现了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林。中国传统园林就是和文化艺术紧密结合,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其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形态来进行表达,使得情景统一、意象统一。如今传统园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等与现代已迥然不同了,随着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传入中国,如何在新时代、新文化的根底上表达城市景观的场所精神,是现阶段景观建设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们也常常去感悟和体验自然,从其感受的心灵深处去需求精神。上海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江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2022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公园(图1)的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滩的设计概念,模拟这种纯自然的力量,其组成的形态看似自由无序但其又被无形的体系完美的统一在一个系统中。整体规划布局将水体、道路、场所、设施、绿化等元素用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其所有的元素有机的组合交叉形成互相交融,形成有机的系统,以地形的山脊形成的步道为主要交通主框架,贯穿岸、水、林、岛,在其沿线组织出不同的生态景观,在岸与水的相互交叉、林与岛的融合中,随水流的趋势中设置节点空间,让活动休憩的场所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融合。l 近现代西方艺术和设计的思潮近现代西方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新艺术运动到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再到极少主义、波普艺术,设计师从艺术中得到了丰富的形式源泉来表达他们的设计理念。60年代后期,西方的一些现代艺术家开始将目光转向远离城市,人烟稀少的自然场所,在这些特殊的基地上创造出别开生面的作品,这些作品被称为“大地艺术。大地艺术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的雕塑艺术范畴,与基地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走向场所。其本质特征是将自然作为作品的重要要素,形成与自然共生的结构,通过给特定的场所参加艺术的手段而创造出精神化的场所。例如瑞士设计师克拉默在瑞士苏黎士的园林展上设计了一个名为“诗人的花园的展园,他用三维抽象几何形体构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场所体验。华盛顿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是以大地艺术表达场所精神的一个杰出作品。场地被按等腰三角形切去了一块,形成一块微微下陷的三角地,象征着战争所受的创伤;“V字型的长长的挡土墙由磨光的黑色花岗岩石板构成,刻着57692位阵亡将士的名字;镜子般的效果反射了周围的树木、草地、山脉和参观者的脸,让人感到一种刻骨铭心的义务和责任。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出一种强烈的场所精神。哈格里夫斯的作品融合了场所的历史、文化、自然体验,并表现出大地艺术和极少主义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他设计的拜斯比填筑公园(图5)中,基地所在地是一个垃圾填埋场,受到史前印第安人留下的贝壳堆的启发,哈格里夫斯在山坡上堆起了许多覆盖着草皮、呈贝壳状的土丘群。曲折的小径由贝壳铺就,从腐败的垃圾中产生的沼气经提取后被燃烧照明,这长明的沼气火焰时刻提醒着人们场所的足迹。四、 总结总体说来,城市景观设计是由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脉和富有生机的时代精神的最正确契合而成。场所精神是建筑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和中心议题,场所这个环境术语意味着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以一定的方式聚集了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具体事物,这些事物的相互构成方式反过来决定了场所的特征,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建筑空间就是场所,建筑对人的行为、思想、情感所产生的意义,就是场所精神。因此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该关注陶冶人的心灵,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操,铸就现代的素养,同时通过体验者的自我感受去体验人、社会、自然之间的情感,去理解场所的精神。参考文献:1林箐,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2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22.3罗丹.城市滨水空间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地域性表达以都江堰内江沿岸为例J.四川建筑.2022年04期.4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田园城市文化事业.1995

注意事项

本文(景观设计师评职浅谈场所精神对城市的影响)为本站会员(人***)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