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

  • 资源ID:485760319       资源大小:3.15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

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课前预习知识点一A气温升高,湿度降低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C气温降低,湿度降低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答案:B解析:湿地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功能,能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与保护“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曾经是洞庭湖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46题。4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A B C D答案:A解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泥沙在洞庭湖区的淤积;而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可以扩大洞庭湖面积。5洞庭湖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立体养殖,综合开发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A B C D答案:B解析:围湖造田虽然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但会导致环境恶化,是不可取的;立体养殖既保持了水面面积,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6下列属于对湿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是()A退耕还湖 B排干沼泽,开垦耕地C捕杀珍禽异兽 D砍伐红树林,兴建旅游地答案:A解析:退耕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措施;红树林具有减轻风浪侵袭,保护生物多样性,淤积泥沙、生成新地等多种功能。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地球之肾”(xx·昆明一中模拟)云南丘北普者黑位于云南东南部,主要由孤峰、湿地、溶洞群等景观构成。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大量污水和垃圾,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据此回答13题。1有关普者黑湿地生态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各种物质资源ABC D答案:C解析: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等。提供各种物质资源属于湿地的经济价值。故选C项。2为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者黑应()A大力发展渔业养殖B围湖造田,种植水稻C控制好景区承载量D将当地农民全部迁出答案:C解析:大力发展渔业养殖,湿地易受污染。围湖造田,发展农业生产,易导致湖泊萎缩,生态功能下降。将居民全部迁出,不符合实际。控制好景区承载量,利于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故选C项。3普者黑湿地遭到破坏带来的影响有()生物多样性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增大降解污染物能力下降A BC D答案:B解析:湿地遭到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湿度减小,气温日较差增大,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故选B项。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模拟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45题。4该模拟系统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防风固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塑造地形A BC D答案:C解析:该模拟系统主要模拟了湿地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功能。5若将该模拟系统中的植物(芦苇)去掉,则监测到()A出水管的排水量减少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C出水管中水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答案:C解析:若湿地中缺少植被,则湿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故该系统中出水管的排水量增加,出水管中水的含沙量增加。6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中心位置,“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该城市的一大特色。该市准备在10年内投资600多亿元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形成“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的城市特色,创造“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2)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发挥哪些生态功能?(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东营市为何要打造“东方湿地之城”。答案:(1)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输入到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补给大量水源,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使得这里形成了大片湿地。(2)湿地是蓄水池;能调节气候;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3)因为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吸烟除尘、过滤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解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形成原因可从其所在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来考虑;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从其对气候、水体、动植物的环境影响等方面来考虑;东营市打造“东方湿地之城”的原因可从湿地在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积极影响方面来考虑。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与保护(xx·青岛二中模拟)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读图回答78题。7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汇集灌溉余水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乌梁素海连接排水渠道,用以汇集农业灌溉余水,故D项正确。8为防治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完善排水系统填沟蓄水,储存水资源大水漫灌,施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A BC D答案:A解析:河套平原地区日照强烈,蒸发大,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可抑制下层土壤盐分上移,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完善当地的排水系统,使水分尽快排出,可防治土壤盐碱化。填沟蓄水会加剧水分蒸发,导致盐分残留地表,会加重土壤盐碱化。大水漫灌、施用化肥会加剧当地土壤盐碱化。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实施,今后5年间三江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场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B冰川湿地萎缩C生物多样性增加D水土流失明显答案:C解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后,生物多样性只能减少而不能增加。10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以草定畜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大力植树造林加大政府资金补贴A BC D答案:C解析:三江源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大力植树造林,第项措施不切合实际。11(xx·深圳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辽河三角洲地处辽河、大辽河入海口交汇处,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双台河口(即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的芦苇沼泽区平均水深2030厘米,变动较小。连成片的芦苇荡形成芦苇田,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芦苇田东面是大面积的生态稻田;在芦苇田里面,还错落分布着一些油田。(1)分析辽河三角洲分布大面积芦苇的原因。(2)19861994年间,辽河三角洲芦苇田和滩涂面积分别有什么变化?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有人认为,辽河三角洲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应大力围垦滩涂和排干沼泽,发展水稻种植和虾蟹养殖,你是否赞成?请阐述你的理由。答案:(1)辽河三角洲沼泽面积大,水深适宜且变动小,相对静止,河流带来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为芦苇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人为影响小。(2)芦苇田:面积减小。原因:人类种植水稻、养殖虾蟹等占用芦苇田;人类开发油气资源破坏苇田;泥沙淤积导致部分芦苇沼泽地地势增高,芦苇田逐步退化。滩涂:面积增大。原因: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淤积而形成。(3)赞成。理由: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需占用较多耕地;辽河三角洲发展水稻种植和虾蟹养殖的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水稻种植能够保证粮食供应,养殖虾蟹能够增加经济收入。反对。理由:滩涂和沼泽是宝贵的湿地资源,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候鸟提供栖息地;能够净化水质;抵御海浪侵蚀,防止海岸线后退;芦苇可为造纸提供原料,有经济效益;利用湿地资源可发展旅游等。解析:第(1)问,可从三角洲的面积大小、水文特点、河口营养物质获取、人类活动强度等方面来分析。第(2)问,面积变化可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图中芦苇田面积减小,滩涂面积增大。芦苇田面积减小的原因可从农耕活动、水产养殖、油气资源开发对芦苇田的破坏或占用方面来分析,滩涂面积增大的原因可从泥沙淤积方面来分析。第(3)问,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回答合理即可。赞成可从粮食需求量大、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来分析;反对可从湿地的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物质供给功能等方面来分析。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班级_姓名_分数_一、选择题近年来,鄱阳湖地区的生态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关注。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2题。1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大坝(见上图),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是()A湖泊汛期最高水位得到调节B湖底持续降低C本省水资源利用量减小D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增大答案:A解析:在鄱阳湖湖口修建大坝,可以起到调节湖泊水位高低的作用。2为了缓解鄱阳湖地区的生态问题,以下措施合理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B为了突出商品性生产,大力扩大耕地面积C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防护林建设D大力推广煤的使用,以解决农村燃料不足问题答案:C解析:河流上游地带植被破坏严重引起水土流失,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进而加剧鄱阳湖地区的生态问题,故应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防护林建设。(xx·福建福州外国语高中高三月考)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广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分别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的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4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多地下有冻土,阻止地表水下渗该地为盆地地形的内流区域A BC D答案:3.B4.B解析:第3题,湿地对径流有调蓄作用,枯补涝排;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小日较差。图示曲线甲、丙是湿地破坏前气温和流量的曲线;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乙、丁。选B。第4题,东北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气温低,地下有冻土,形成不透水层,阻止地表水下渗;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多,形成湿地。选B。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为本站会员(M****1)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