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

  • 资源ID:484004801       资源大小:635.41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论 文 题 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 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是本人在校期间所完成学业的组成部分,是在江苏师范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本人特授权江苏师范大学可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可采用复制、印刷、网页制作等方式将论文文本和经过编辑、批注等处理的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参考,可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呈送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本毕业论文无论做何种处理,必须尊重本人的著作权,署明本人姓名。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摘 要数学是学生基本的学习内容,而数学教材作为学习的基础与核心,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思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等方法,对苏教版和人教版一至六年级数学24册教材“综合与实践”的部分进行探讨,主要从“综合”与“实践”两方面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小学数学教材及“综合与实践”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从新课标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念;第三部分比较两版教材在“综合”方面的差异,指出各版本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第四部分比较两版教材在“实践”方面的差异,指出各版本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是根据前文对两版教材“综合与实践”的对比分析,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建议,为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 综合与实践 新课标 Comparison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Practice" in Primary Mathematics Textbook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ake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nd PEP for exampleAbstractMathematics is the basic learning content of students, and mathematics textbooks are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learning.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11 Edition)",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extual close reading, comparis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etc., and teaches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nd PEP version 1 to 6 mathematics 24 volum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ection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is discussed,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First,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selectio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the second part set out from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elaborated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e third par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of textbooks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points 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version. The fourth par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practice"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of textbooks and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version. The fifth part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wo editions of the textbooks. It proposes teachers' teaching activities,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onforms to the tre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 Synthesis and Practic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V1.绪论11.1.选题背景11.2.小学数学教材及“综合与实践”的研究现状11.3.研究方法及意义22.新课标下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念及原则32.1.“综合与实践”中“综合”的概念32.2.“综合与实践”中“实践”的概念52.3.“综合与实践”的原则63.苏教版和人教版“综合与实践”之“综合”的教学内容对比73.1.两版教材综合知识内容的差异73.2.两版教材综合解决方法的差异93.3.两版教材综合能力培养的差异114.苏教版和人教版“综合与实践”之“实践”的教学内容对比144.1.两版教材实践场所的差异144.2.两版教材实践类型的差异165.对教师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建议195.1.深入挖掘,创新综合运用各类方法解决问题195.2.因材施教,重视能力的培养195.3.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过程20参考文献21致谢22221. 绪论1.1. 选题背景在笔者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上课会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课本中“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同时也轻视了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能力的培养。数学教材作为学生基本学习内容之一,其内容编排设置对学生思维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有着重要作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目前教材编写参考的核心文件,研究其中“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能够为研究指明方向,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基于上述想法,本文将以新课标作为核心理念,选取运用较为广泛的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其 “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且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1.2. 小学数学教材及“综合与实践”的研究现状1.2.1. 小学数学教材研究现状按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我国的刘久成以30年来划分,将改革开放六十年以来教材的内容、结构变化进行比较,他指出(1)教材内容的更新,要体现时代特点。(2)课本内容应充分考虑其他学科的常识。(3)课本改革应有适度频率,渐进地发展。1按同时间段不同版本的横向比较:蒲淑萍、宋乃庆和邝孔秀对21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国际发展趋势做研究针对中国、日本、英国等10个国家共12套教材从编写理念、编写形式、内容难易度和广度四个方面来研究,从而推动我国的课程和教材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推动我国课程改革有效地实施与目标地达成。2宋运明通过编码指出人教版、西师版和苏教版三版本教材4到6年级例题在年级和知识领域上的分布特点,再从例题所占篇幅、所含情境类型、所属情境倾向等12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与各自的编写特色。31.2.2. “综合与实践”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对于“综合与实践”的探索也在一直进行着,高方玉和刘品端通过对新课标中该部分的变化,指出对于数学课的启示:(1)灵活运用教材,高于教材。(2)树立新型教师观,引导学生大胆创新。(3)数学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4)“综合与实践”的学习要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课程内容。41.3. 研究方法及意义1.3.1. 研究方法本文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从“综合”与“实践”两方面来研究苏教版和人教版课本中“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等。研究框架如下:文献搜集新课标、教材的阅读“综合与实践”的概念两版教材的对比“综合”的教育内容“实践”的教学内容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建议1.3.2. 研究意义从理论上来看,探究小学课本中“综合与实践”内容对教师掌握文本分析有示范作用,同时也为教师的课程教学提供导向,有利于本身专业成长。从实践上来看,本文通过研究苏教版和人教版两版教材,将其在“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展现出来,把两个版本的优秀与不足之处反映给在职教师,希望对其课程的开展有助益,同时也有助于在日后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2. 新课标下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念及原则2011年出台的新课标,对“综合与实践”作出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表明了“综合与实践既要在综合中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又要在实践中鼓励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5为了教师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探讨清楚“综合与实践”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综合”与“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2.1. “综合与实践”中“综合”的概念新课标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为本站会员(夏**)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