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舟山摩崖石刻书法之特色

  • 资源ID:480089125       资源大小:2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舟山摩崖石刻书法之特色

舟山摩崖石刻书法之特色舟山摩崖石刻书法之特色内容摘要:舟山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其独特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 文人墨客前来咏歌泼墨,故摩崖石刻不少。内容大都是礼佛 宏法或赞美景物,多数用楷体书写,端庄雄丽,处处增添了 海山景色与佛国情调。关键词:舟山 摩崖石刻 书法特色舟山群岛由一千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唯一的海岛型地 级市,称舟山市,全市辖有定海、普陀两区与岱山和嵊泗两 县。群岛处于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口的东海之中, 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其独特的 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历来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观光,咏 歌泼墨,历代官绅文士多有题咏,故摩崖石刻不少。其中最 有代表性的要数普陀山和嵊泗列岛。摩崖石刻,是专指镌刻于山崖石壁的文字与图像,它是 诸多名山秀水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舟山的摩崖石刻具有如 下特点与重要的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分布广、历史悠久从地域分布来看,首推普陀山摩崖石刻。普陀山是我国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全岛处处寺院庵堂,以其神奇、神圣、 神秘的气氛,在全国各大风景区中独具魅力。普陀山四面环 海,自然风光幽幻独特,山石林木、寺塔崖刻、钟声涛音给 人以无限遐想。普陀山多奇崖怪石,古人形容山中岩石“危 石若悬,庋石若举,坠石若扶,崩石若斧,成形肖像,不一 而足”。现存二百多处摩崖石刻遍布全山各处,形成一种别 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人们游览普陀山犹如参观一座露天书画 作品展览会。其次是位于舟山群岛北部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 景名胜区的嵊泗列岛,具有海光山色、古朴壮美,海瀚、礁 美、滩佳、石奇、崖险等特点。嵊泗列岛不仅有着优美的自 然景观,而且人文景观资源亦十分丰富。历代文人骚客、英 雄豪杰,到此游览总要挥毫题跋,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其中 最具特色的是分布在黄龙岛大岙山嘴的悬崖顶上,枸杞岛五 里碑峰顶上,以及大洋山、小洋山上。从内容来看,无论普陀山还是嵊泗列岛石刻书法的内容 有记事、写景、题名,更多的是礼佛弘法,宣扬佛精义,而 且赞颂观音道场。这些摩崖石刻,有的语句精辟、艺术高超, 有的雕刻精细、古朴风雅,有的刚劲有力、柔婉美观,各有 鲜明风格。从作者来看,现存的摩崖石刻大多是明清以后的题书,有清代帝王康熙、雍正,有书法大家董其昌等人,还有元代 赵孟頫的,也有近代、现代及当代名家王震、吴昌硕、康有 为、郭沫若、赵朴初、沈鹏等人。其中颇为突出的是与舟山 相关官员如明万历总兵侯继高、清定海总兵蓝理以及浙江海 道副使刘翾等人题字。此外,海内外诸山名僧字迹亦不少。二、摩崖石刻书法艺术的价值(一)书法字体的特征及其内容 摩崖石刻绝大多数题刻文字均为楷体阴刻包括行楷。无 论从镌刻工艺还是视觉效果来说,山崖摩刻不宜草书,唯有 楷书才会产生较佳的视觉效果。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 演变慢慢退化而成的。从总体看,楷书呈长方形,结体比隶 书紧密,用笔也很丰富细腻。楷书风貌端庄、雄壮,能与佛 教胜地、山海景色所营造的气氛谐和,表露了书法上的“妙 相庄严”。其代表作如下:(1)“海天佛国” “磐陀石”“白华山”均系明代抗倭名 将侯继高所书。“海天佛国 ”题刻于普陀山香云路旁巨石上, 每字一米见方,书于明万历十六年 (1588 年 ),石因题得名,在 石上有“云扶石” ,石旁有“云海”“别有天地” 等摩崖石刻 ( 题 者无考 )。“磐陀石”位于普陀山梅岑峰西麓,堪称普陀山一 绝,那里有两巨石相累如磐 , 上石呈菱形 , 高 3 米,宽 7 米,体积 40 多立方米,上宽下窄,顶巅平坦,可容30人。形似滚卵,却安稳如磐;下石高身锐项,将上有托住。两石顶累 处旁空中倚,间隙似可过线 , 睨之通明,似无着处,险若欲 坠,却稳固如磐,万劫不摇,亿载未动,堪称普陀山一绝, 上石镌侯继高所书“磐陀石”三字,字径 1 米,笔力遒劲、 大气磅礴,被誉为“天下第一石” 。旁有“金刚宝石” “大士 说法处”“西天”“天下第一石”等摩崖石刻。而“白华山” 题刻于正趣亭西侧山腰巨石上。(2)南天门,位于普陀山南的南山上。它孤悬入海, 与普陀山岛一水相隔,架有环龙石桥,相接而通。此地巨石 林立,巉岩高耸,中有两石如门,飞檐起角,中间书有“南 天门”三字。 其地多摩崖石刻, 清康熙年间武将蓝理所题 “山 海大观”四字,字径高 0.64 米,宽 0.55 米,直书,楷书阴 刻。款署“定海总镇左督蓝理书” ,刻于南天门大观蓬大门 左侧。苍劲有力,引人注目。(3)“入三摩地”石刻在普陀山共有两处:一处在妙庄 严路口,系明董其昌书刻;另一处在慧济寺入口处,刻在山 石上,为 1882 年庆华法师临摹董其昌手迹所刻。明崇祯三 年(1630 年 )阳春,身为礼部尚书的董其昌,扬帆过海,履足 普陀山, 宿白华庵。 他通禅理, 善谈论,“吐纳终日无俗语” 且“精于品题” ,到普陀山后,各寺住持纷趋求书。此时, 恰逢庵内住持性珠法师筹资修筑的五里长莲花石板路 妙庄严路竣工,董其昌就为其撰写了千字路碑,赞颂性珠法 师功德,并题勒“入三摩地”碑,直书楷体阴刻,植于路口, 笔法洗练,苍劲有力。 “三摩地”乃梵语音译,意指人脑中 “消除一切杂念归心如一”的精神境界。董其昌在普陀山长 达三月,书写的碑铭、桥名、路名和庵名多达十余处。只可 惜后人保护不善,至今仅留“入三摩地” “盘陀庵”和“金 绳开觉路,宝筏渡迷津”石刻对联三处存世。(4)“心”字石是普陀山最大的摩崖石刻,题刻于西天 门下裸露地面的巨岩上 ,字高 5 米,宽 7 米,体大如牛,围广 百尺,字面可容百人左右,如此巨大的石刻,实为罕见。下 有小字 :“一片婆心,本自明镜,四大乾坤,释子僧宝头陀手 作,经理刻石。 ”题刻年代无从考证。(5)“听潮”“望海”题刻于普陀山千步沙北面。这里 有两块巨石半湮沙中,石上有“听潮” (字径高 0.86 米,宽 0.75 米)、“望海”(字径高 0.90 米,宽 0.70 米)题刻,均为 行楷,气势雄阔,用笔流畅, 1932 年勒(“听潮”两字中间 嵌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小字) ,系民国初年号称“白龙 山人”的书画家王震留下的手迹。(6)“师石”位于普陀山百步沙中部,篆体横书。巨石 悬搁沙中,似一圆台,临海击浪,巍然不动,古人题刻“师 石”两字 (题者不详 ),意谓石能磨顽铁,击怒涛,其精神为人 师,以石为师,旁还有近代文人徐伯翘 1937 年所题诗句。(7)著名的“山海奇观”摩崖石刻,位于枸杞岛上的第二 主峰“五里碑” , 一块 9 米见方的石碑,碑身正面东壁镌刻 有“山海奇观”四个遒劲大字,为楷体,分两行直书,苍劲 有力,气势磅礴。此石刻是全市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刻之一, 系明代万历庚寅年( 1590 年)春总兵侯继高所题。当年侯继 高带兵来枸杞督汛时,为岛上奇景所陶醉,挥毫留下“山海 奇观”四个大字和六句碑文。一个奇字道出了舟山海岛山海 自然风光的特色。现在“山海奇观”已成为市内外闻名的历 史古迹。( 8)在黄龙岛大岙山嘴的悬崖顶上,有“瀚海风情”四个大字。据记载,此为明朝万历年间分守宁绍等 处的将军刘炳文和宁嘉游击将军陈梦斗巡海至此时所题。 (二)书法艺术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普陀山面积仅 12.5 平方千米,四面环海,山上任何一个寺庙皆可听到海涛声。 夜静之时,阵阵涛声,伴人入睡;日出之时,金光普照,海 景与庙宇交相辉映;真可谓海天佛国。这些傍海观音寺庙的 设计和建造,是舟山观音信仰者的一种独特海洋文化创造, 普陀山的摩崖石刻,突现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海洋气息。如位 于香云路著名的“海天佛国”石刻,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普 陀胜景的特色,后人以此作为普陀山的代名词,多念作“海 天佛国普陀山” 。又如“山海大观” “听潮”“望海”等石刻, 倍添普陀山观音信仰文化的海洋文化特色。 嵊泗列岛, 岛礁散布,深居汪洋,远远望去,列岛若星星点缀于夜空一般,故人称“一分岛礁九九海”。海域广阔,时而海涛扬波, 时而宁静如镜,岛影稀疏,临此方觉“海阔天空”之真意, 加上列岛,山崖峻险,峰亦叠翠,故嵊泗列岛兼备了山海之 胜景。有时风和日丽,波光粼粼;有时骇浪惊涛,慑人心魄; 时而云雾迷漫,宛若仙境;时而晨曦斜晖,金光万丈。摩崖 石刻多处,有点景之功,如“山海奇观”“瀚海风情” “倚剑”“海阔天空” “鲲鹏化处” “万顷碧波”等。综观普陀山和嵊泗的摩崖石刻书法的内容,均以其深邃的精义,收画 龙点睛、提示醒脑之效,起破题、警世的作用。其间亦无不 流露出书家心中的意象,它吸纳山川之气、万象之美于心而 吐露于笔端,与建筑布局、造型、结构等具有种种相通的美 学内蕴。这种见于笔端而凝聚于山石上的灵气,自然与周围 山色景物相融,从而为山川增添秀色。更能突出海天浩渺、 山势磅礴之气象,又十分清幽。三、摩崖石刻艺术特色(一)字体特征摩崖的石质材料是天然的,它与碑石的平滑光洁恰成鲜明对照。摩崖书是比碑 刻更趋雄强的一种类型,石面坑洼不平使线条不得不尽量开 张以求清晰无误,故又导致了摩崖书法那种特定的线条遒劲 跌宕的风格特征,它很少取精警内敛的态势,却更热衷于向 四外扩张。普陀山以及嵊泗列岛的摩崖石刻书体点画圆整, 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 飘然欲仙。其雄强浑厚, 端庄凝重,沉稳而严整,结构宽博,意态浑成,线条丰满而极富于弹性,而且向外伸展,是一种地道的扩张型空间。用 笔上很讲究提按顿挫的起伏与律动,在楷书的整饬中融入了 明显的运动意识。其字体方正,气度恢宏,行笔缓滞,富有 厚重之力感, 摩崖石刻是以气制胜, 写出了天风怒涛的壮观。 (二)宗教色彩 宗教信仰者十分注重通过环境的营造 形成特定的宗教氛围。舟山群岛观音信仰者充分发挥海岛自 然环境优势,把海岛自然环境与主尊观音菩萨寺院、摩崖石 刻和谐相融。它们大多或临海而建,在潮水拍岸声中诵经礼 拜;或依山瞰海而筑,在眺海观潮中礼念救度。如“听潮” “望海”等石刻,大海成为其宏阔的背景,海浪激石之声不 绝于耳, 潮音谐和其课诵之礼佛。 又如西天门 “心” 字石刻, 传说是观音菩萨讲“心经”的地方。 “心”字旁还有“一片 婆心,本自明镜,四大乾坤” 。还有南天门景区的“到此方 知”“澹宁所居” 石刻等: 到此方知, 普陀洛迦有澹宁所居 ; 澹宁所居,是否看破红尘?看破红尘,真正认识了宇宙的发 展规律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迁,这个时候,心是否如磐陀石 一般,宁静沉寂? 总之,普陀山、嵊泗摩崖石刻具有 很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历史、 地理、 宗教、文化、书法、雕刻等方面的知识,许多石刻还富有美 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作为一种历史 文化,它们与海岛风光相映生辉,流芳千古。 参 考文献:1普陀山佛教协会编 . 普陀洛迦山志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2柳和勇 .舟山群岛海洋文 化论.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7.3陈振濂 .书法学综论J.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64郑晓华.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 G.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注意事项

本文(舟山摩崖石刻书法之特色)为本站会员(re****.1)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