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三

  • 资源ID:477400429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三

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狭窄(zi)卷帙(zhì)汲取(jí)论语(lún)B.灼热(zhuó)尘埃(i)鸟喙(huì)炫目(xùn)C.顷刻(qn)黄晕(yùn)篝火(gu)缥缈(pio)D.闪烁(shuò)和煦(xù)圈定(qun)附和(hè)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B.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C.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D.不要忘记,光线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若是宇宙飞船,不知道要走多少万万年呢?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D.听说儿子考取名牌大学的消息,他真是喜出望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C.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D.在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但逐层布板讫(只)匠师如其言(遵照)学而不厌(满足)B.久之(无实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至之市(这个)C.其虫旧曾有之(其中)人履其板(那)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们)D.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凭借) 意暇甚(打算)6.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轻率地断定别人为好人还是坏人,愚者还是贤者。这就是人的伟大之处。人是像河川一样在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人并非每天都以同样的面貌存在。因此,在我们考虑如何去判断的时候,他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人是有各种可能性的,傻瓜可能变聪明,邪恶的人可能变成善良的人,反之亦然。A.B.C.D.7.从下列词语中找出4个错别字,并订正。(4分)干涸付诸行动心不在焉跟深蒂固袭击漫不经心等因奉此不言而遇广漠足不出户轻而易举锲而不舍希薄孜孜不倦默默无闻承前起后订正 8.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1)稻花香里说丰年,。(2),桑榆非晚。(3)江山代有才人出,。(4)安不忘危,。(5)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6)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微露出点粉色。(7) , , ,何有于我哉!(8),思而不学则殆。(9)春冬之时,。(10)他们的房屋,。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春 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10. 仿写句子。(3分)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 , ;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11.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最钦佩他(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精神品质?这种性格(精神品质)集中体现在哪个情节(故事)中。(4分)12.在“狼”专题学习中,大家就“应当猎狼”和“应该护狼”展开辩论,如果有同学在辩论中这样陈述:“既然狼是如此凶残,对人类和家畜有如此危害,作为地球的主宰,人类为什么不能猎杀狼呢?”你将如何驳斥对方?(4分)13. 仔细观察漫画,说出它的含义,并根据含义向相关部门提出你的建议。(5分) 三、阅读理解。(一)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则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当时著名学者)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王冕传)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父命牧牛垄上( )(2)琅琅达旦( )(3)已而复如初( )(4)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听已,则默记。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16、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3分) (二)一碗馄饨(1)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2)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3)面摊的主人是个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4)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的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5)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6)女孩愣住了。(7)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它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气包,赶快回家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就凉了!”(8)这时,女孩的眼泪又掉了下来!(9)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分) 18.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2分) 。19.文中第(7)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 20.第(6)段为什么独句成段?(3分) 21.女孩见到妈妈后,会对她的妈妈说些什么,请写出来。(3分) (三)屹立户外的古董萧易通常,古董和窑器都是藏之楼阁的,即使像司母戊方鼎这样的青铜器,其体积终究也是有限的。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存在这样一件与众不同的古董和窑器,它的尺寸和规模让任何人都不敢私下收藏,而只会望之肃然,正所谓“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这就是南京的大报恩寺塔,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曾饶有趣味地写道:“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寺塔是也。”由于在太平天国年间毁于战火,如今,听说过大报恩寺塔的人恐怕已屈指可数,不过,这座一度巍峨于秦淮河畔的大报恩寺塔也曾有过夺目的光彩和辉煌的名声。它不但是中国第一塔,还被西方人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观之一。目前,南京大报恩寺的地宫挖掘使得它再度成为媒体的焦点,全国考古专家纷纷云集金陵。这不禁令广大读者感到好奇,大报恩寺塔究竟是何等来头?居然能够让如此众多的专家为之折腰?大报恩寺塔又称“中国第一塔”,它始建于永乐十年(即公元1412年),是明成祖为生母所建的纪念塔,“依大内图式,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大报恩寺塔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屹立了400余年之后,直至1856年才毁于兵燹。由于当年明朝开国不久,国力昌盛,这座寺塔被修建得美轮美奂,不惜血本,大大提高了民族的自尊和威望,迎来了诸国的称颂。据史料记载,大报恩寺塔之所以闻名,就在于这座九层寺塔是中国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三)为本站会员(工****)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