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巴东县到城市总体规划

  • 资源ID:477392755       资源大小:1.10M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湖北省巴东县到城市总体规划

www.doc365.netwww.fdcsky.cn 中国地产商域网第一章 综 述一、规划回顾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境内三山(巴山、巫山、武陵山)相连,两江(长江、清江)贯通,两道(209、218国道)纵横,巴东长江大桥飞架长江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巴东县城区位于县域北部,依山面江,为“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沿长江两岸共七个组团,长江南岸由东至西包括黄土坡、大坪、白土坡、云沱、西壤坡五个组团;长江北岸包括西部官渡口和东部东壤口两个组团。巴东县城区受地质灾害制约,曾三次选址,两次搬迁。1979年巴东县新城址经地质勘查比选定址于黄土坡,1980年由湖北省规划院完成城区总体规划,198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84年开始建设。19901991年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对黄土坡进行详勘后,认为黄土坡存在大型岩质古滑坡,应控制性使用,经省有关部门与县政府反复考察研究确定,巴东县城需沿江拓宽新址。伴随三峡大坝工程的动工兴建,1992年湖北省规划院根据长江委一勘队提供的地质初勘报告和确定的县城迁建新址编制了巴东县城搬迁总体规划,并于199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95年长江委综合勘测局提交了县城新址详勘地质报告,因发现新城址西壤坡、云沱、白土坡、大坪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滑坡体及崩塌体等地质问题存在,湖北省规划院受长江委委托对巴东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合理调整。1995年编制的巴东新县城搬迁扩建总体规划(调整)主要内容如下。1、规划期限近 期 19952000年远 期 20012010年2、人口规模近 期 4.75万人远 期 89万人3、城市性质巴东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发展食品、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基地,是鄂西地区的重要港口并具山区民族特色的旅游依托城市。4、城区规划结构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5、功能分区及人口分布西壤坡行政办公、金融、商贸、医疗中心,城区主要居住用地,人口规模2.2万人。云沱文教、体育中心,适量的商业服务用地,人口规模1.5万人。白土坡、大坪无污梁或轻污染工业和仓储用地,人口规模分别为0.85万人、0.7万人。黄土坡商业、居住为主的混合区,严格控制发展,人口规模0.5万人。东壤口化学工业和有一定污染工业区,近期按集镇进行安排,远期纳入城区,人口规模1. 25万人。官渡口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兼具旅游产品开发工业的旅游服务综合功能区,近期按集镇进行安排,远期纳入城区,人口规模2.0万人。二、规划编制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稳步实施,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一个纳入西部开发范畴的自治州,巴东县作为恩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重大建设项目上得到国家更多的优惠条件及政策支持;2004年编制完成的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巴东县在恩施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三峡大坝的正式蓄水发电,宜万铁路、沪蓉高速、沪蓉西高速、水布垭工程、西气东输等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或实施,将使区域经济流向产生根本性变化,巴东县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巴东县城市建设伴随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也暂告一段落,一个美丽的新山城已屹立在长江之畔;然而,新的地质灾害现象不断涌现,给巴东县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根据湖北省三峡库区巴东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和巴东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容,未来的巴东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路又在何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巴东县委、县政府作出修编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决定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三、规划指导思想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综合载体功能,建立起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的协作体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塑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滨江山城。四、规划修编重点巴东县新县城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其城市规划和城镇建设历来备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根据湖北省三峡库区巴东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和巴东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要求,为保证巴东县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巴东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确定本次规划修编重点如下。1、根据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在分析巴东城区建设用地容量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2、根据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一步完善城区各项功能布局和专项工程规划,尽可能减少人为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3、综合分析巴东县城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质等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进一步明确县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加强城区和县域城镇的协作关系。五、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4、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5、巴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6、巴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7、巴东县城搬迁扩建总体规划(调整)(19952010年)8、湖北省三峡库区巴东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院 2003.7)9、关于报送<湖北省三峡库区巴东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审查意见书的报告(鄂三地防办发200359号文)10、巴东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2005.10)11、国家及省其它相关的规定及技术规范六、规划期限近 期 20062010年远 期 20112020年七、规划区界定本次规划所指巴东县域为巴东县行政管辖的地域,国土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市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结合巴东县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本次规划确定巴东县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信陵镇所辖十九村,东壤口镇的雷家坪村、旧县坪村、焦家湾村、东壤口村、黄腊石村,官渡口镇的五里堆村、西壤口村、东坡村、巫峡口村,总面积122.01平方公里。第二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概况 自然条件巴东县位于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居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临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全县国土面积3219平方公里。县城信陵镇在209国道与长江交汇点上,沿江东下距武汉736公里,溯江而上距重庆538公里,陆路距州首府恩施195公里。巴东县南北狭长,东西最大距离15.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37.6公里,县境内地表崎岖,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低悬殊。长江、清江分割县境,北有大巴山余脉盘距、中有巫山山脉延伸,南有武陵山余脉峙立。全县最高点小神农架海拔3005米,最低点红庙岭长江边海拔66.8米,最大相对高差达2938.2米,地表坡度平均达28.6度,其中25度以上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6%。地形以山地为主,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37.09%,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总面积33.07%,800米以下的低山,山间谷地占总面积29.84%。土地以山坡林地、草地为主,农耕地占13.01%,水面占2.03%,概称“八山半水一分半田”。巴东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温暖多雨、湿热多雾、四季分明。光、热、水分布垂直差异明显,形成各种不同的山地型小气候。太阳辐射总量处于全国低值区,年平均8889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总时数在12001650小时之间。气温立体分布,无霜期最长为311天,最短173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900mm。 历史沿革巴东,西周为夔子国地,秦、西汉属巫县。南朝宋朝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置归乡县,北周改名乐乡,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巴东。唐隶山南东道归州,清雍正十三年(1725)隶宜昌府,民国21年(1932)隶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为“施鹤八属”之一。1983年,鄂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成立(更名为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为属县。现辖十镇两乡,即:信陵镇、东壤口镇、官渡口镇、沿渡河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坪镇、水布垭十镇和溪丘湾乡、金果坪两乡。 社会经济现状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48.31万人,人口密度150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人口7.5万人,占总人口15.5%。城镇人口10.5万人,城镇化水平21.8%。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83亿元,较上年增长7.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171万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7725万元,增长8.88%;第三产业增加值86460万元,增长9.3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2:14: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06元,同比增长8.17%;全年实现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现价)127426万元,较同期增长3.03%,其中农业产值74651万元,下降1.8%;林业产值3200万元,增长7.35%;牧业产值48634万元,增长11.13%;渔业产值161万元,增长15.83%;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72010万元,比同期增长37.61%,其中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748万元,增长38.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5518万元(不含水布垭水电工程和两路建设及省直管滑坡治理工程),较上年增长5.6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46万元,同比增长13.0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0485万元,增长13.13%、餐饮业零售额14450万元,增长12.78%、其他零售额210万元,下降0.47%。;财政收入20357万元,较同期增长22%。二、县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优势与机遇1、交通区位优势巴东位于湖北、重庆交界处,是万里长江流经湖北的第一县,鄂西地区唯一滨临长江的港口,距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仅64公里,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又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交通方面:水运有长江、清江,陆上有318国道横贯东西,209国道接通南北,还有东大省道(东流水大支坪)、巴鹤省道(巴东鹤峰),全县已逐步形成以信陵镇和野三关镇为中心,水陆相接,干支相连的交通网络。正在设计、施工的沪(上海)蓉(成都)西高速公路、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宜(宜昌)万(万州)铁路也横贯全县, 使巴东对外交通联系更加便捷。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为巴东的社会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巴东县地势海拔较高,河流切割形成陡峭的河谷,加上山上植被丰富,形成山光水色相互交融的自然风光,自古就有“山川险胜甲荆南”美称。此外,还有享誉国内外的旅游景点神农溪;有集三峡之幽、桂林之秀、张家界之奇于一体的格子河石林;有古朴典雅的秋风亭;有神幻莫测的无源洞;有铁厂荒森林公园等。此外,巴东人文景观也很丰富,除原先发现的长江两岸摩岩石刻、古巴人遗迹、悬棺葬遗迹外,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大量的新旧石器和商周、春秋战国及魏汉六朝的文物和文化遗迹浮出土面,除原发现收藏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外,新近又发现古文化遗址67处,春秋战国至宋朝的墓葬29处,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及20余种伴生动物化石,是研究直立人和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这些文化遗存与自然风光的有机结合为巴东发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巴东居全国一级旅游线路长江三峡旅游辐射网的中轴点,以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为依托,有黄金水道、国道通达,未来还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东临全球瞩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巴东县到城市总体规划)为本站会员(鲁**)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