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体解剖生理学

  • 资源ID:474726961       资源大小:22.4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版)知识点一、绪论(一)解剖学:1. 是研究机体结构的学科。根据解剖程度可分为2. 大体解剖学:表观(表面结果,形态特征)、局部(特殊部位)、系统(器官)3. 显微解剖学:细胞学、组织学(二)生理学:1. 是活的有机体各种功能的学科(动态)。主要目标:2. 了解和预测机体对刺激的反应和规律3. 如何调节自身的生理活动(三)研究方法:1. 急性实验法: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活的或刚死,生理机能保持一定时间,人工环境) 活体解剖实验法(麻醉状态,活体解剖) 优点:条件对象简单,获得结果快 缺点:脱离整体有局限性2. 慢性实验法(完整清醒,较自然的外界环境) 优点:对象正常,正常生理活动,分析整体,调节机制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限制(四)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五)稳态调节方式1. 神经调节(主要反射)特点:迅速精准,作用部位较局限,时间较短2. 体液调节(激素,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效应出现缓慢,作用广泛,时 间较长3. 自身调节(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精确的局部调节,对自稳态有重要意义4. 负反馈:终产物或结果降低生理变化过程5.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二、人体基本结构概述(一)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二)细胞的结构(三)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四)被动转运:当通道开放时,离子顺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跨膜转运方式(五)主动转运:把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消耗能量,依靠嵌入蛋白质(六)胞饮胞吐作用: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七)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被覆上皮,腺上皮)、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 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 胶质细胞)(八)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单位(九)神经元结构:胞体,突起(树突,轴突)(十)神经元分类:按突起数目分类1. 假单极神经元:一个突起,后分为两支(中枢突,外周突),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2. 双极神经元:两支突起(中枢突,外周突),多为感觉神经元3. 多极神经元:多位于脑,脊髓和自主神经节(十一)按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假单极,双极)、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十二)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冲动传导,起营养、支持作用,参与髓鞘的形成三、神经系统脑: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I脑神经(12对)r神经系统按解剖分广彳对)脊神经(3周围神经系统感觉(传入)神经 按功能分躯体运动神经I,运动(传出)神经交感神经I<r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一)常用术语1.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在大脑、小脑表面的 灰质又称皮质2.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大脑、小脑白质位于 皮质深处,又称髓质3. 神经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起止点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 成的束装结构4.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除皮质外,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包括树突)常集 合在一起形成的集团5.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二)兴奋与兴奋性1.2.3.4.5.刺激:引起细胞、组织活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任何环境因子反应:由刺激而引起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兴奋: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的能力阈值(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三)静息电位1. 概念: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2. 极化: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现象3. 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概念:神经细胞兴奋时将产生去极化,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去极化: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超极化:膜极化状态变大的变化趋势 过程:去极化一一反极化一一复极化 钠钾泵:移出3个Na+,移入2个K+ 不应期:刺激引起细胞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后,直到膜电位恢复到正常静息膜电位水(四)动作电位1.2.3.4.5.6平,此期间细胞膜通常将不再对下一次刺激产生反应(五)神经冲动的传导1. 具有全或无的性质2. 特征: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非递减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六)突触结构及传递1. 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 突触囊泡:含有高浓度的化学递质3. 受体:突触后膜上存在的特殊蛋白质结构4. 传递过程: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递质的失活以 及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状态的改变(七)突触后电位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 极化的方向发展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 展的局部电位(八)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九)递质和受体1. 神经递质的分类: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2. 受体:是指能与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是镶嵌在细胞膜 上或存在于细胞膜内的蛋白质复合体(十)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1. 特征:组成所有这类受体的多肽链均是7次跨膜。与一种G蛋白(鸟核苷酸结合蛋 白)相偶联2. 系统组成:受体、G蛋白、效应器3. G蛋白偶联受体系统具有惊人的信号放大能力(一)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 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十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阈下兴奋可 以总和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够发放冲动)、后放(当刺激的作用停止后,中枢的兴奋并 不立即消失,反射常会延续一段时间)(十三)脊髓的内部结构1. 中央呈蝴蝶状的灰质及灰质周围的白质2. 灰质:前角(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后角(感觉传导,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冲动)、 侧角(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3.白质:前索、后索、侧索,索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上行或下行的纵向神经纤维束或 称传导通路组成的名称位置起始终止行走 方向主要功能薄束、楔束后索脊神经节细胞薄束核、楔束核上行传导本体性感觉及 精细触觉脊髓小脑前 束、脊髓小脑 后束外侧索后角细胞小脑皮质上行传导本体性感觉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后角细胞丘脑腹后外侧核上行传导温、痛觉脊髓丘脑前束前索后角细胞丘脑腹后外侧核上行传导粗略触觉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大脑皮质运动区前角运动细胞下行控制随意运动皮质脊髓前束前索大脑皮质运动区前角运动细胞下行控制随意运动红核脊髓束外侧索红核前角运动细胞下行调节屈肌紧张前庭脊髓束前索前庭神经外侧核前角运动细胞下行调节伸肌紧张网状脊髓束1 狈处索脑干网状结构前角运动细胞下行易化或抑制脊髓反 射(十四)脑部的构成: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左右大脑半球)(十五)大脑侧面图(十六)大脑皮质1. 古皮质、旧皮质、新皮质2. 接受来自丘脑关于感觉、运动及机体位置的信息,来自皮质自身的信息3. 存在数量巨大的抑制性和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十七)脑神经的分布及功能名称性质核的位置连接的脑部分布及功能嗅神经感觉大脑半球端脑鼻腔上部黏膜,嗅觉视神经感觉间脑间脑视网膜,视觉动眼神经运动中脑上丘中脑眼的上、下、内直肌和下斜肌调节眼球 运动;上提睑肌;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 小及睫状肌调节晶状体凸度滑车神经运动中脑下丘中脑眼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方三叉神经混合脑桥中部脑桥咀嚼肌运动;脸部肌肤,上颌黏膜、牙 龈、角膜等的浅感觉、舌前2/3 般感 觉外展神经运动月凶桥中下部脑桥眼外直肌使眼球外转面神经混合月凶桥中下部脑桥面部表情肌运动;舌前2/3黏膜的味觉; 泪腺、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位听神经感觉脑桥及延髓延髓、脑桥内耳蜗柯蒂氏器的听觉;椭圆囊,球囊 斑及3个半规管壶腹嵴的平衡功能舌咽神经混合延髓延髓咽肌运动;咽部感觉、舌后1/3的味觉 和一般感觉、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和 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感觉迷走神经混合延髓延髓咽喉肌运动和咽喉部感觉;心脏活动; 支气管平滑肌;横结肠以上的消化管平 滑肌的运动和消化腺体的分泌副神经运动延髓延髓胸锁乳突肌使头转向对侧,斜方肌提肩舌下神经运动延髓延髓舌肌的运动(十八)脑室(四个部分)1.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2. 第三脑室,位于间脑内3. 中脑水管,位于中脑4.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背面以及小脑之间(十九)脑脊液:1. 相当于脑和脊髓的组织液和淋巴液,具有保护、营养脑和脊髓,运输代谢废物的功 能,维持颅内压的稳定,脑脊液以侧脑室为多2. 路径:侧脑室一一第三脑室一一第四脑室一一蛛网膜下隙一一硬脑膜静脉窦一一心 脏(二十)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1. 浅感觉:分布在皮肤和黏膜感受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的表面2. 第一级神经元(感觉神经元)3. 深感觉(本体感觉)(二一)中央后回(体表感觉区)特点1. 躯体感觉的传入冲动向皮质的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射是双侧性 的2. 总的空间投射是倒置的,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 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3.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的面积不成比例,而是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 度,感受器的密集程度和感受器冲动传入纤维的数量有关(二十二)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的骨骼肌和内脏反 射活动完全丧失或减弱(二十三)去大脑僵直:1.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水平横切,出现四肢僵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 肌紧张亢进现象2. 原因:由于切断了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等部位与脑干网状系统的联系,减弱了网状系 统抑制区的活动,使易化区的活动占优势,因而导致肌紧张增强(二十四)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控制特点1.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呈交叉支配,但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大多数是双侧性的2.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肌肉,其在皮质的代表区越大3. 肢体代表区在运动区的空间方位上呈头足倒置的安排,但头面部代表区在皮质的安 排仍是正立的(二十五)椎体系1. 皮质脊髓束:由皮质出发,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2. 皮质脑干束:由皮质出发,经内囊到达脑干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二十六)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体温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水平衡调节、对内分 泌腺的调节、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二十七)条件反射(二十八)大脑皮质的电活动1. 大脑皮质经常有持续的、节律性的电位变化2. 6波,深睡或麻醉,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3. 0波,婴幼儿、成人困倦时常出现,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4. a波,大脑皮质处于清醒安静状态5. B波,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二十九)脑电波的形成原理1. 同步化:各神经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解剖生理学)为本站会员(汽***)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