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各类voc处理方案优缺点

  • 资源ID:473696980       资源大小:23.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各类voc处理方案优缺点

各类VOC治理方案及其优缺点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机废气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治理难度大,一次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基本上无回收利用价值。 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则更加难以净化、分离和回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有机化合物主要分支,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 常压下沸点在260°C以内的有机化合物。从环境监测角度来讲,指以氢焰离子检测器测出的非 甲烷烃类检出物的总称,包括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化合物。VOCs种类繁多, 分布面广,根据部分国外主要环境 优先污染物名录,VOCs占80%以上。日本1974 1985年环 境普查表明,在检出的化学毒物中,卤代烃类最多共52种,一般烃类次之共43种,含氮 有机 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胺类化合物)共40种,以上三类占总检出毒物的70%。VOCs污染严重, 与NOx、CnHm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吸收地表红外辐射引起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 成臭氧空洞,引起人体致癌和动植物中毒。随着VOCs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其危害的逐步认识,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在日内瓦召开跨国大气污染会议,重点讨论了 VOCs控制问题,1991年11月通过了VOCs跨国 大气污染议定书,要求签字国以1988年VOCs排放量为基准,到1999年每年削减30%; 1990 年,美 国修订了清洁空气法(CAA),要求到2000年将VOCs的排放量减少70%。为此,开发 VOCs替代产品,寻找VOCs控制最优技术已成为解决VOCs污染的必由之路。随着世界各国对VOC污染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法规不断严格VOC的排放标准,其治理技术亦在 逐渐改进和完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早在1925年欧洲就开发出固定床活性碳吸附装置,1958年日本也开始使用该项技术。这是 一种非常经典、成熟的方法,可用于治理任何浓度的常温有机废气,但处理低浓度、大风量有 机废气时,设备庞大,不经济。对于排气温度较高的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首先由美国于1950 年开发成功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直接燃烧 技术。1965年日本与美国合作,将该项技术引入日本。 该法需将有机废气加热到760C,方可将有机溶剂氧化分解为无害的CO2和H2O,其缺点是燃料 费高,故在欧美等天然气便宜的地区应用广泛。后来人们开发出催化燃烧技术,由于催化剂的 作用可在300350C的低温下将有机溶剂氧化分解,因此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并且产生的NOx量 非常少。其缺点是需对废气中易引起催化剂中毒的物质和粉尘进行前处理,另外,在催化燃烧装 置中使用的热交换器换热效率较低,约在50%。为了提高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美国于1975 年开发出换热效率在90%以上的蓄热式燃烧装置。由于其运行费用的降低,因此,可用于治理 中等浓度有机废气。随后欧洲也开展了该项技术的开发。日本针对美国蓄热燃烧方式又开发出 催化燃烧装置的改良型蓄热催化氧化方法,并于1977年由日铁化工机首先售出产品。该产 品可较经济地对高、中浓度的、温度较高的有机废气进行治理。总体而言,按照处理的方法,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回收法,另一类是消 除法。回收法主要有炭吸附、变压吸附、冷凝法及膜分离技术,回收法是通过物理方法,用温度、 压力、选择性吸附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方法来分离VOC的。消除法有热氧化、催化燃烧、生物氧 化及集成技术;消除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生化反应,用热、催化剂和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变成为 CO2和水。1、回收技术(1)炭吸附法炭吸附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回收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粒状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的 多孔结构,将废气中的VOC捕获。将含VOC的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床,其中的VOC被吸附剂吸附, 废气得到净化,而排入大气。当炭吸附达到饱和后,对饱和的炭床进行脱附再生;通入水蒸汽加热炭层,voc被吹脱放出, 并与水蒸汽形成蒸汽混合物,一起离开炭吸附床,用冷凝器冷却蒸汽混 合物,使蒸汽冷凝为液 体。若V0C为水溶性的,则用精馏将液体混合物提纯;若为水不溶性,则用沉析器直接回收VOC。 因涂料中所用的“三苯”与水互不相 溶,故可以直接回收。炭吸附技术主要用于废气中组分比较简单、有机物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情况,其废气处理 设备的尺寸和费用正比于气体中VOC的数量,却相对独立于废气流量;因 此,炭吸附床更倾向 于稀的大气量物流,一般用于v0C浓度小于5000PPM的情况。适于喷漆、印刷和粘合剂等温度不 高,湿度不大,排气量较大的场合,尤 其对含卤化物的净化回收更为有效。(2)冷凝法冷凝法是最简单的回收技术,将废气冷却使其温度低于有机物的露点温度,使有机物冷凝 变成液滴,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回收。但这种情况下,离开冷凝器的排放 气中仍含有相当 高浓度的VOC,不能满足环境排放标准。要获得高的回收率,系统需要很高的压力和很低的温度, 设备费用显著地增加。冷凝法主要用于高沸点和高浓度的VOC回收,适用的浓度范围为5% (体积)。(3)膜分离技术膜分离系统是一种高效的新型分离技术,其流程简单、回收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膜分离技术的基础就是使用对有机物具有选择渗透性的聚合物膜,该膜对有机蒸气较空气更 易于渗透10100倍,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最简单的膜分离为单级膜分离系统,直接使压缩气体通过膜表面,实现V0C的分离,但单级 膜因分离程度很低,难以达到分离要求,而多级膜分离系统则会大大增加设备投资。MTR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集成膜系统,仅使用单级膜,就可以大大提高回收率,并降低系统的 费用。该技术结合压缩冷凝和膜分离两种技术的特点,来集成实现分离。用压缩机先将进料气提高 到一定压力,然后将进料气送到冷却器冷凝,使部分V0C冷凝下来,冷凝液直接放入储罐。离 开冷凝器的非凝气体仍含相当数量的有机物,并具有很高的压力,可以作为膜渗透的驱动力,使 膜分离不再需要附加的动力。将非凝气送到膜系 统,有机选择渗透膜将气体分成两股物流,脱 除了 VOC的未渗透侧的净化气被排放;渗透物流为富集了有机物的蒸汽,该渗透物流循环到压缩 机的进口。系统通常可以从进料气中移出V0C达99%以上,并使排放气中的VOC达到环保排放 标准。该系统的特点是末渗透物流的浓度独立于进料气的浓度,该浓度由冷凝器的压力和温度决定。(4) 变压吸附技术该技术利用吸附剂在一定压力下,先吸附有机物。当吸附剂吸附饱和后,进行吸附剂的再 生。再生不是利用蒸汽,而是通过压力变换来将有机物脱附。当压力降低时,有机物从吸附剂 表面脱附放出。其特点是无污染物,回收效率高,可以回收反应性有机物。但是该技术操作费用 较高,吸附需要加压,脱附需要减压,环保中应用较少。回收技术的适用范围:粒状活性炭主要用于脂肪和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大部分含氯溶剂、常用醇类、部分酮类和酯类等 的回收。常见的有:苯、甲苯、二甲苯、己烷、庚烷、甲基乙基酮、丙酮、四氯化碳、醋酸乙酯 等,活性炭纤维吸附则可回收苯乙烯和丙烯晴等反应性单体,但费用较粒状活性炭吸附要高的多。 吸附法已广泛用在喷漆行业的“三苯"、醋酸乙酯、制鞋行业的"三苯",印刷行业的甲苯、 醋酸乙酯、电子行业的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烷的回收。炭吸附法要求废气中的VOC不能超过 5000PPM,并 且湿度不能50% ;当浓度5000PPM时,则需在吸附前稀释,对部分酮、醛、 酯等含活性的物质不适用,该类VOC会与活性炭或在活性炭表面发生反应,堵塞炭孔,使活 性炭失活。冷凝法对高沸点的有机物效果较好,对中等和高挥发的有机物回收效果不好,该法适合VOC 浓度5%的情况,回收率不高。而大部分废气中均存在水分,温度低于0°C时会结冰,降低系 统的可靠性,故很少单独使用。膜分离方法适合于处理较浓的物流,即0.1%VOC浓度10%,膜系统的费用与进口流速 成正比,与浓度则关系不大。它适于高浓度、高价值的有机物回收,其设备费用较高。工业上已经从聚烯烃装置的冲洗气中回收烯烃单体和氦气。在环保领域,从加油站回收碳氢 化合物;从制冷设备、气雾剂及泡沫塑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回收CFC,从PVC加工中回收氯 乙烯单体。此技术非常有前途,随着新高效膜的出现和系统造价的降低,它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回 收手段。2、消除技术(1) 热氧化热氧化系统就是火焰氧化器,通过燃烧来消除有机物的,其操作温度高达700°C1,000°C。 这样不可避免地具有高的燃料费用,为降低燃料费用,需要回收离开氧化器的排放气中的热量。 回收热量有两种方式,传统的间壁式换热和新的非稳态蓄热换热技术。间壁式热氧化是用列管或板式间壁换热器来捕获净化排放气的热量,它可以回收40% 70% 的热能,并用回收的热量来预热进入氧化系统的有机废气。预热后的废气再通过火焰来达到氧化 温度,进行净化,间壁换热的缺点是热回收效率不高。蓄热式热氧化(简称RTO)回收热量采用一种新的非稳态热传递方式。主要原理是:有机废气 和净化后的排放气交替循环,通过多次不断地改变流向,来最大限度地捕获热量,蓄热系统提供 了极高的热能回收。在某个循环周期内,含VOC的有机废气进入RTO系统,首先进入耐火蓄热床层1 (该床 层已被前一个循环的净化气加热),废气从床层1吸收热能使温度升高,然后进入氧化室;VOC 在氧化室内被氧化成CO2和H2O,废气得到净化;氧化后的高温净化气离开燃烧室,进入另一 个冷的蓄热床层2,该床从净化排放气中吸收热量,并储存起来(用来预热下一个循环的进入系 统的有机废气),并使净化排放气的温度降低。此过程进行到一定时间,气体流动方向被逆转、 有机废气从床层2进入系统。此循环不断地吸收和放出热量,作为热阱的蓄热床也不断地以进 口和出口的操作方式改变,产生了高效热能回收,热回收率可高达95%,VOC的消除率可达 99%。(2)催化燃烧催化燃烧是一种类似热氧化的方式来处理VOC的,它净化有机物是用铂、钯等贵金属催化 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来代替火焰,操作温度较热氧化低一半,通常为250°C500°C。由 于温度降低,允许使用标准材料来代替昂贵的特殊材料,大大地降低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与热 氧化相似,系统仍可分为间壁式和蓄热式两 类热量回收方式。间壁式催化燃烧是在催化床后设一个换热器,该换热器在降低排放气温度的同时,也预热含 VOC的有机废气,其热回收达60%75%。该类氧化器早已用于工业过程。蓄热催化燃烧(简称为RCO)是一种新的催化技术。它具有RTO高效回收能量的特点和催 化反应的低温操作及能量有效性的优点,将催化剂置于蓄热材料的顶部,来使净化达到最优,其 热回收率高达95% 98%。RCO系统性能的关键是使用专用的催化剂,浸渍在鞍状或是蜂窝状陶瓷上的贵金属或过渡 金属催化剂,允许氧化发生在RTO系统温度的一半,既降低了燃料消耗,又降低了设备造价。现在,有的国家已经开始使用RCO技术进行有机废气的消除处理,很多RTO设备已开始 转变成RCO,这样可以削减操作费用达33% 75%,并增加排放气流量达20% 40%。(3)集成技术(炭吸附+催化氧化)对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单一使用上述方法处理费用太高,不经济。利用炭吸附 具有处理低浓度和大气量的优势,先用活性炭捕获废气中的有机物,然后用小得多流量的热空 气来脱附,这样可使VOC富集1015倍,大大地减少了处理废气的体积,使后处理设备的规模 也大幅度地降低。把浓缩后的气体送到催化燃烧装置中,利用催化燃烧适于处理较高浓度的特 点来消除VOC。催化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间壁换热器,来预热进入炭吸附床的脱附气,降 低系统的能量需要量。该技术利用炭吸附处理低浓度和大气量的持点,又利用催化床处理适中流量、高浓度的优势, 形成一种非常有效的集成技术。国内也已开始利用此技术,用于喷漆、印刷和制鞋等排放大流量、 低浓度有机废气

注意事项

本文(各类voc处理方案优缺点)为本站会员(cn****1)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