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3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限时检测 鲁教版

  • 资源ID:473459370       资源大小:328.5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3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限时检测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3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限时检测 鲁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我国的几何中心位于(103°50E,36°N)。回答12题。11978年以来,我国的人口重心一直位于几何中心的()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2有关我国人口重心变化及其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东西方向人口差别减小过快,将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B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C东西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减小,与自然增长率大小无关D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会导致南方地区的用工荒【解析】第1题,对比我国几何中心和图中人口重心的位置可回答。第2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差,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增加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主要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引起;西部是少数民族的集聚地,人口增长比东部快。【答案】1.A2.A(2011·福建高考)下表为xxxx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年龄段(岁)迁出人口(人)迁入人口(人)6070080045591 6005 00025442 00030 00015242 40027 5000146405 000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解析】第3题,该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入大于迁出,净迁入人口以中青年(1544岁)为主,城市人口增多,促使该城市郊区城市化加快,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郊区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净迁入人口大于60岁的老年人口最小,因而对人口老龄化影响不大;迁入人口学历较低,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地区的人口迁移没有关系。第4题,从表中可知,净迁入014岁年龄的人口也较大,结合题干信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中小幼教师,而与其它环卫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设计师这三种职业人员联系不明显。【答案】3.C4.B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据此回答56题。5南纬20°40°地带和北纬20°40°地带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差异悬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海陆分布 D经济水平6六大洲中,非洲距海洋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全洲总人口的比例是最低的。关于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全洲总面积的比例较小B非洲沿海地带相当部分地区属于不利人类生存的热带草原和地中海气候区C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的气候条件比沿海低地更适于人类居住D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少,沿海地带与内陆相比,交通更不方便【解析】第5题,在南纬20°40°地带的范围内,海洋面积广大,而在北纬20°40°地带的范围陆地面积广大,因此,两地带人口数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海陆分布造成的。第6题,结合非洲大陆的海陆轮廓、气候类型及地形特点分析可知,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全洲总人口比例较低的原因有: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少,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全洲总面积的比例小;与内陆相比,交通更为不便;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比沿海低地更适于人类居住。【答案】5.C6.B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读图,回答78题。7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甲区域 B乙区域C丙区域 D丁区域8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C丁乙甲丙 D丙乙丁甲【解析】第7题,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数量。第8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因此乙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丁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地势比甲、丙两区域低,因此丁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丙两区域;丙区域坡缓,甲区域坡陡,因此丙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区域。【答案】7.D8.B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910题。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亿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之内9.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 BC D10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解析】第9题,分析表中提供的信息,表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而、表示在不同消费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第10题,、数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消费水平越高,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越少,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答案】9.A10.C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1112题。11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12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解析】第11题,“活得舒服”的指标,表明1 500万是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第12题,建立公平的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答案】11.B12.C二、综合题(共40分)13(xx·宿迁质检)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问题。(22分)图甲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乙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丙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占各洲的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各洲的比例最大的是哪个大洲?(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地区、_纬度地区和_地区的趋向性。(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选题)()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解析】该题侧重对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由图可知:在垂直方向上,人口集中分布于海拔1 0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地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人口占56%以上。从纬度看,人口集中分布于温度适宜、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区。从距海远近看,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分布较多。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由图读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答案】(1)平原(或平原、盆地)。(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自然条件恶劣,至今无人定居。(3)南美洲。(4)低平中低沿海(5)ACEH14下图是我国xx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8分)(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回答。第(2)题,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对比图回答。第(3)题,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不仅看人口密度,而且主要看该地区的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答案】(1)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2)相反(负相关)。(3)人口数量与分布或者说人口承载力、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人口数量和分布。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3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时限时检测 鲁教版)为本站会员(新**)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