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校园防震减灾知识

  • 资源ID:471960674       资源大小:13.3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校园防震减灾知识

校园防震减灾知识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办?楼房内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 小开间方内。随手用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住在高层楼房里的人员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不要乱跑和擅自离开学校。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窗及高大建筑物附近。正在行驶的车辆 震前应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车上乘客要抓住坐椅或车上牢固物件,不要急于外出。人应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火情不可处于下风,宜躲避 在上风有水处。要密切注意滑坡和泥石流,若遇到这些现象,应立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撒 离。自救:它要求被埋压人员(1) 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2) 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 烟尘窒息,等待救援;(3) 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 延长生命;(4) 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互救: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2) 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3) 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 队伍;(4) 外援抢险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 集的地方;(5) 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 不可用利器刨挖;(6) 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 幸存者的眼睛;(7) 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8) 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 疗点。什么是地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地震?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有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 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验震器)是谁发明的?用于何年?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于公元132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 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它的影响。何谓地震前兆?常见的前兆现象有哪些?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常 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 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 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排除哪些干扰?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 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水(下雨、下雪)、干旱、 河水涨落、冰雪融化、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 变、生物干扰、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 外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人们观察错觉等都可能被认为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假动物异 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 和海啸。何谓地震次生灾害?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 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什么叫次生灾害源?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 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震中距离;震区人口密度;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发震季节和时间;有无地震预报;有无地震应急预案;抢救速度。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大震,死亡人数约83万。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极其严重的国家?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中国的地震主 要是板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中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 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板内地震是指板块内部发生的地震)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家庭如何制定防震措施?家庭防震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根据各 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 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哪些地方?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 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 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 煤气泄溢;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当大地震后,利用两次地 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在室外,汽车司机要选择安全地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 刹车;要停留在开阔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山坡上注意滚石,同时要远离陡崖, 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胁。地震发生时,在工作岗位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从楼梯迅速撤离;正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要立即 关闭机器,切断电源,然后迅速撤到安全处。对于特殊的部门(如电厂、煤气厂、钢厂、核 反应堆等)按专门操作程序运作。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影剧院、体育馆的演出或比赛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台脚下 或乐池,震后有秩序地组织观众分路疏散;正在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 绪,防止慌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空旷安全处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 躲避,地震停止时,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 跳楼。地震应急误区有哪些?地震时切忌:惊慌外逃;蜂拥楼梯或出口;盲目跳楼;面朝玻璃窗;屋檐下 或高大建筑物下避震;急往家跑;在桥梁或高压线下避震;在悬崖陡坡下避震。

注意事项

本文(校园防震减灾知识)为本站会员(公****)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