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共5页)

  • 资源ID:470548863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2019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共5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1.教学例1。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师巡视,相机让分法不同的小朋友上黑板分)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观察:真厉害,分成2堆,大家想出了3种不同的分法。这些分法公平吗?你能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贴)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小猴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2)加深认识。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请用圆片摆出你的分法。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做“想想做做”第1题。请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请打开数学书43页,“想想做做”第1题。交流,说说理由。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二、动手操作,认识“平均分”1.教学例2。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小朋友想一想,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要求:请小朋友拿出8个圆片,动手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请大家跟着电脑老师一起分一分。让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读一遍。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回顾: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指出:刚才的平均分是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了4份。2.教学“试一试”小朋友们帮助孙悟空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放松一下。我们来玩小棒游戏好不好?拿出你的12根小棒。听好老师的要求: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独立分)汇报交流:“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填书。谈话:很好,接下来,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分成几份?提问:你觉得这里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板书: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 )份。)指出: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这种分法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怎么分,就是平均分呢?(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是平均分。)三、应用拓展,巩固“平均分”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1.读题:有两个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师引导完成第1题,数数一共有多少块饼干,说说圈出的两块饼干表示什么意思,下面请你圈一圈,完成第1题的填空。独立完成第2、3题,交流反馈。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指出:可以用小棒摆,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四、全课小结,回味“平均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2019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共5页))为本站会员(re****.1)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