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六个主要障碍

  • 资源ID:467554       资源大小:3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六个主要障碍

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六个主要障碍天虎汽车网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中至少有 1 亿人左右应该实现了轿车进入家庭,按 30辆千人的国际最低标准来计算,我国城镇居民目前的家庭轿车拥有量应不低于 360 万辆。事实上,2000 年底我国居民载客车拥有量只有 365 万辆,其中的家庭轿车按 50%折算也只有 180 万辆。实际量只有理论值的一半。再如上海居民轿车的理论最小值应是 42 万辆,但实际上不到 4 万辆。这一切显示,在我国居民轿车消费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它们直接影响我国轿车进入家庭的进程。一、不合理认识认识之一:“轿车是官员的一种待遇”使得私人有钱也不能买轿车。我国轿车在 1984 年以前一直不允许私人购置,也就是专为官员所造。曾有人言:“一汽开始造轿车的时间同日本差不多,但是我们是为官员造车,日本是为国民造车。 ”世界上轿车的级别,有按排量、有按轴距来区分,但只有我国的轿车是按行政级别划分的,如省部级车、司局级车、县团(处)级车、乡连(科)级车。认识之二:“轿车是生产资料”致使私人不能拥有轿车。公务轿车一直被视为生产资料,其交通工具的作用反而降为第二位。相应,轿车的购销就按生产资料而采用统购、统销,实行物资调配。流通体制改革后,改用控制集团购买力(控购) 的方法对购买总量进行调节。轿车只能分配给全民所有制单位,私人不能拥有汽车。认识之三:“轿车是一种身份地位象征”致使轿车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随着轿车禁令的解除,私人可以购买轿车,而能购置私人轿车的都是先富起来的人,他们没有级别可依,但他们可赁财富来衡量,不同财富者会根据自己的财富水平而购置相应价位的轿车。在这种认识下,轿车总是越造越高级,而离普通居民的生活也越远。 “轿车一大怪,越贵越好卖”这一中国轿车市场的特有现象就是该观点的直接结果。二、价格过高根据人均 别标准,我国目前轿车进入家庭的最大可能数量应超过 5 亿人,但根据 R 值(车价人均 只有 4000 多万人,巨大的反差原因就在于我国轿车价格过高,使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直接影响轿车进入家庭的进程。表现1、我国轿车市场国际国内价格比较表一是 2000 年我国轿车市场几款轿车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比较。迪 国际价格不到国内进口车价格的一半,只有国产奥迪 格的60%;田雅阁亦是如此。再如, “捷达” ,在国外不过 1 万美金。 “奥拓” ,在国外的售价不过 3000 美金,约合人民币 元。可见,目前我国轿车的零售价格比国外同类轿车价格几乎高 50%以上。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 800 多美元,而美国人和日本人的人均年收入都在36000 美元以上,比我们多 40 倍,可我国同一车型的小轿车定价,却高出上述两个国家的23 倍!也就是说,收入与车价之比高出发达国家一百多倍!2、消费者的预期需求结构与现实供给结构差异过大中国消费者协会曾于 2000 年会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 20 个城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了“家用轿车消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不买车的原因”时,回答排在第一位的是“价格过高” ,占 有 被调查者把价格当作购车的制约因素。另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人可以承受的价格在 5 万元以下;的人可以承受5 万至 10 万元之间的价格;人可以承受的价格在 10 万至 15 万元之间;的人能承受的价格在 15 万至 20 万元之间;还有 人可以承受 20 万元以上的价格。我国目前的轿车价格与市场份额如表二所列。表二中,桑塔纳、捷达、富康的价格都在 10,奥迪、别克、小红旗、雅阁都在 20 万元以上,夏利的价格在 5元,5 万元以下的轿车有奥拓与云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轿车的实际供给结构与预期需求结构,如表三。由此表可看出,居民预期轿车价格为 10 万以下,而只有 轿车价格在10 万元以下。这一现象可概括为“百分之八十的低价位需求,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供给;百分之二十的高价位需求,却有百分之八十的供给” 。原因1、价格管制我国于 1979 年开始允许私人拥有汽车,1984 年宣布私人购置轿车具有合法性,但我国于 1981 年开始对包括轿车在内的各种汽车实行价格管制,此后逐步放开,直至 2001 年才完全放开轿车价格管制,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行定价。我国长期把轿车当作生产资料,作为各单位领导的一种配给待遇,而各单位只要有可能都想办法购置轿车,轿车的需求一直很强,而供给却不足,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作为管理部门一直把轿车的价格定得较高,以此限制这种崎形的需求。2、规模不经济而导致的成本过高轿车生产是规模经济效应最明显的行业,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持续下降。权威部门对天津夏利轿车生产规模与成本的关系进行了测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夏利轿车单位成本呈逐渐下降趋势:生产规模从 1 万辆增加到 3 万辆时,生产规模从 3 万辆增加到 8 万辆时,单位产品成本下降 生产规模从 8 万辆增加到 15 万辆时,单位产品成本下降 生产规模从 15 万辆增加到 20 万辆时,单位产品成本下降 日本专家曾经测算,如果夏利车年产量达到 30 万辆 单车成本可以降到 3 万元。3、以公车和商务车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因缺少价格弹性而保持高价位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以公车和商务车为主体是我国轿车市场特有的现象。1990 年日本家用车消费占轿车市场的 79%,1989 年韩国家用车消费占轿车市场的 90%,而 1999 年我国这一比例仅为 35%。尽管目前在北京等城市,家用轿车的销量已占 60%,但 2001 年全国轿车销售市场中,公务车还是占到百分之 34%,家用轿车占 37%,出租车占 29%。从市场上看,大多数地区, “公家”依然是中高档轿车的最大“买主” ,所占的比例超过70%。无论是公务车还是商务车,其价格弹性都较小,也就是说,价格的降低并不能扩大市场需求。因此,我国轿车厂商也就乐于保持高价位以获得高利润。4、行业性行政垄断限制了竞争、制造了高利润、维持了高价格我国轿车工业因长期的行政性规定,轿车生产成为少数轿车厂家的专利,形成了一种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局面。正如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李荣融在总结“九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教训时认为,由于保护过度,导致竞争不足是我国汽车工业未能很好发展的最大失误之一。准入制严重弱化了市场竞争多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汽车产业实施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轿车、轻型车及发动机项目,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其初衷是通过行政审批限制社会资本盲目进入,缓和汽车产业“散、乱、差”局面。然而,这一措施却严重地弱化了市场竞争,使企业失去了提高效率的动力和压力。这种轿车生产和经营的准入制是一种政府行为的审批把关。汽车工业界的一位元老评价说:中国汽车产业历经五十年而长不大,症结就在“只准我干,不准你干”的行业垄断,新兴企业难于进入,汽车产业缺乏竞争,也因此而缺乏活力。目录管理成为行政性垄断的天然屏障上了国家经贸委的轿车目录,一辆轿车不生产也可卖车;相反,没上目录,能生产出轿车也不能卖。目录管理成为新进入者一道高不可攀的门槛,也成为目录榜上者的寻租工具。因受轿车目录的限制,国内的一些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不去寻求一条“曲线”上轿车项目的捷径,即轿车上客车目录,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像江苏悦达、松花江百利、昌河北斗星、南京英格尔等一批冠以“6”字头目录的准轿车生产企业。同时,套用目录、变相买卖产品合格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法者趁机从中渔利。为了与国际规则接轨,有关方面已经开出了 2003 年完全取消目录管理、实行型式认证制度的时间表,并于 2001 年出台了用公告代替目录的过渡性措施,但目录管理事实上长期是轿车产业成为行政性垄断产业的天然屏障。定点生产构成另一种产业进入壁垒1987 年,我国政府规划出“三个基地、三个生产点” ,即“三大三小”轿车生产基地。这种定点生产体制在限制了既有厂家轿车产品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他新进入者,构成另一种产业进入壁垒。高关税导致行政性垄断坚不可摧2001 年以前,我国轿车的进口关税一直是 80%在这种高关税的保护下,我国轿车市场近乎于一个封闭的市场,轿车业的行政性垄断长期坚不可摧。由于行政性行业垄断,我国轿车企业的平均利润成为暴利,远远高于国外轿车 3%平均利润。如表十所示。2000 年国际汽车巨头的利润率在 3%间,年产销量规模在百万辆以上,而国内中高级轿车利润率远远高出这一利润率。如 2000 年一汽大众产销量约是通用公司的百分之一,但利润率高达 16%,超出通用公司利润率 12 个百分点之多,产销量 15000 辆左右的一汽轿车利润率超过 8%。如此小的规模,相应不低的成本,却有如此高的利润,岂有低价的道理?三、税费过高我国轿车消费者在“享受”高车价的同时还承担着高税费,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汽车税费项目最多、税费额最高的国家,针对汽车消费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购置附加税、车船使用税;除此之外,国家明文规定的收费项目有:车检费、城市增容费、入户费、保险费、年审费、养路费、交管费、车辆牌照费、过路费等;还有许多非正式的部门和地方收费项目,五花八门,多如牛毛,有统计称这些以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收费项目竟有近千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关汽车的各项费税总额竟高达 1500 亿元,远远高于汽车产业总利润。另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真正的车价一般只占购车费用的 60%,40% 则属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以及各地各种不合理的费用。一辆 10 万元的轿车,所含增值税和消费税约为 元,购置税 1 万元,如果国产化率达到 80%,则关税约为 5000 元,地方增容费约为 元。车价和购置税、地方增容费加起来为 元,元,占 元的 实际上,税费所占比例在许多地方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名目的车辆和道路收费项目全国约有 500 多种,与国外相比,明显偏多偏高。在欧美国家,购车税收最低的是美国,有的州不收购置税,收得最多的也只有 6%;在欧洲国家购车一般只收增值税,德国税率为 15%,意大利为 20%,英国为 法国是 税费项目的繁多,必然导致购车、用车手续的繁杂。不仅购买过程中要有各类证明报告、主管单位或街道盖章、财政盖章等,驾车过程中必带的证件除驾照外还有行驶证、车船使用税证、车购税证、车辆合格证、环保证、车检证等近十个。中国消费者协会“家用轿车调查”显示,居民不买车的原因是,因为“汽车附加费用高”的占 认为“使用维修费用高”的占 二者相加为 “买得起用不起,用得起烦不起”这句话最能反映居民轿车消费者对这种消费制度的不满情绪。四、公车制度我国的公车制度引自苏联,从解放初由供给制产生,当时干部按级别配车控制得较为严格,县团级以下吉普车,局级以上轿车,八十年代规定专车只配到正部和 65 岁以上常务副部级。1984 年取消了这项规定,马上就竞购公车。 “八五”期间每年以 金额和 数量速度在增长。1998 年全国新增公车 82 万辆,购车金额高达 1000 亿元,加上司机工资、燃油、保险、维修、养路等费用,年支出近 2000 亿元,相当于当年国防开支的一倍。公款购车在公车制度的框架下形成了特有的消费特征。(1)购车标准待遇化。公款购车很大一部分是领导用车,它与领导的行政级别挂钩,配备公车成为一种行政待遇。而待遇的标准是以轿车排量来划分的,只要符合国家对排量的规定,购买轿车的档次当然

注意事项

本文(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六个主要障碍)为本站会员(爱****1)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分享当前资源【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六个主要障碍】到朋友圈,您即可以免费下载此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二维码
操作提示:任选上面一个二维码,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选择的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感兴趣的------------------------------------------------------------------------------------------------------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