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课件】社会心理学

  • 资源ID:45734454       资源大小:899.50KB        全文页数:1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社会课件】社会心理学

社 会 心 理 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奥尔波特,1924)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影响的形式: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隐含的影响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方法2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心理为基础。3 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社会行为的研究。二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 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B=f(P,E) 2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影响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层面(微观):社会知觉、动机、态度、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2 群体层面(中观):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3 社会层面(宏观):风俗、民族心理、国民性等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一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伦理原则二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 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2 档案法3 实验法4 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 访谈法特点: 有目的的“谈话”;交互影响过程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与提问技巧问卷法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集信息效率高类型:结构式问卷与非结构式问卷;发送分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便于电脑分析)、实施记录、结束语等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和沃尔特为代表)1社会学习论简述2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3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二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为代表) 三 符号互动论1 代表人物:早期代表布鲁默、库恩等;现代代表戈夫曼。2 基本假设:个体对事物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四社会认知论及场论1代表人物:勒温、海德、谢里夫、阿什等2社会认知论的基本假设:人是不被动地面对世界 ,而是积极主动地为世界创造意义或赋予意义。这种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对个体的社会行为有重大影响。3场论的基本概念心理生活空间:力:驱动力、限制力、诱发力、需求力、非人格力紧张与冲突:五精神分析论 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为代表)意识与无意识力必多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1.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2.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 人格的影响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1. 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与文化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称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或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学习过程。2. 社会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个体适应生存的需要; 文化延续和社会控制的需要 3. 社会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 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存在; 个人的任何生存环境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因此,社会影响无处不在。 4. 社会化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个体的独特性(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状态等); 社会影响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5. 社会化是一个终生过程 从出生到20岁左右,是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但社会化并不就此停止,此后还需经过不断的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现代社会变化急剧,新观念,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新的知识技术不断出现,个体必须持续不断地发展,以求适应社会的变化。 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课题,必须通过不断的社会化以求解决每一阶段的问题。 再社会化 社会环境突然变化(如移民) 社会身份或地位聚变 原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二、社会化的内容1.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 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条件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2.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四、社会化的载体1. 家庭2. 学校3. 大众传播媒体4. 参照群体五、社会化的类型 1.政治社会化:获得某种社会意识,如反对或赞成某种政治制度、政治主张;拥护或反对某个政党; 2.民族社会化:获得某种民族社会意识,使个体尊重自己民族的习俗和传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而自豪。 3.法律社会化:使个全养成法的意识和精神,按照法律制度调节自己的行为。 4.道德社会化:获得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并据以调节自己的行为。 5.性别角色社会化:理解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按照社会的性别期望和要求行事。 6.语言社会化六、家庭内的社会化 家庭内的社会化过程 1.奖赏 奖赏的性质: 社会性奖赏非社会性奖赏 亲子关系与奖赏的效果:温暖慈爱的父母,较冷漠拒绝的父母,奖赏效果好 奖赏的施与时间: 年幼儿童宜即时奖赏年长儿童可采用延时奖赏 对某些自发性的内部驱动的行为,奖赏宜慎重; 外部奖赏有时可削弱行为的内部动机。 奖赏不可滥施,应适可而止,应有针对性。 奖赏不全是有意的,某些不良行为是父母不经意的奖赏的结果。 2.惩罚 施与惩罚的最有效时间:尽可能及时,过失行为与惩罚之间时隔越短,效果越好。最好的惩罚时间是在过失行为即将发生之前或刚刚发生之后。 惩罚必须一致。 惩罚的副作用: 过分严厉的惩罚可能引起情绪困扰惩罚可能导致亲子关系冲突惩罚可能提供攻击行为的榜样和合理的证据3.启发与诱导说理、解释、列举不良行为的可能后果,等等。 4.模访与认同 模访与认同的区别 理论背景不同全面性和深刻性不同影响认同的条件强烈的情感联系 与认同对象的相似性模访与认同的远期效果 影响家庭内社会化的因素 1.父母养育模式 专制型:更有敌意 权威型:女孩更独立,更有支配性,成就动机更高;男孩更富于社会责任感,更友好,更合作。 放任型:成就动机低 2.兄弟姐妹 排行父母对长子(女)关注更多,也期望更高。 长子(女)通常较其弟妹更成熟、有更高的成就动机,更外向,更依赖,更服从权威,更乐于助人,更有道德感,更负责任,更合作,更守旧,更少攻击性。同胞的影响年长的同胞姊妹(尤其是同性别的)可提供性别角色行为的 榜样;有哥哥的男孩更有男子气、更独立、学习能力更强;有 哥哥的女孩更聪明、更野、更富攻击性、更雄心勃勃。 独生子女 3.家庭结构 单亲家庭 离婚:头一年影响最重,对年幼儿童影响更重 重组家庭(继父/母家庭)与单亲家庭的男孩相比,有一位继父的男孩更成熟、 适应更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男孩从继父母获益较 多,与继父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则适应不那么好,焦虑 较多;女孩与再婚的母亲之间磨擦也较多。七、影响社会化的家庭外因素学校因素1.教师的表扬和批评 2.教师的榜样作用 3.教师的期望 同伴影响 1.同伴的榜样作用 2.同伴的矫正作用 3.同伴交往提供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 大众传媒的影响(电视)1.电视影响的多面性 2.电视对消闲方式的影响 3.电视对健康和体形的影响 4.电视对学业成就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5.电视与攻击行为 直接模仿态度转变:赞同或认可暴力行为 脱敏:对现实暴力行为麻木,失去反应 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模式的差异 3.文化与国民性、典型人格(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八、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的含义 1.性别认同 2.性别别恒常性 3.性别别偏好 4.性别别角色适应应行为为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1.社会期待和鼓励 2.父母的态度和养育方式 3.大众传媒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 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分类1.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类:先赋和后赋2.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类:规定型和开放型3. 按角色的功能分类:功利型和表现型4.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类:自觉和不自觉三角色扮演过程1. 角色期待2. 角色领悟3. 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1. 角色冲突2. 角色不清3. 角色中断4. 角色失败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 一自我1自我的概念也称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的觉知,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等)、心理特征(兴趣、能力、个性、态度、情绪等)以及社会关系(与周围人们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等)的认知。 2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3.自我的结构 物质的自我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亲人、所有物等等的认知。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其中心部分是自己的躯体,所以也称为生理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望、社会角色、社会义务和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 心理的自我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认识,如对自己的智力、人格、兴趣、态度、欲望、需求等等的认知。理想的自我反思的自我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志将自己的肢体从动作对象中区分出来(出生至1岁);将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即知道自己是动作的主体、发动者;使用自己的名字;使用“我”字(3岁左右) 自我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生理自我(0-3岁)社会自我(3-14岁)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5自我概念的测量二身份1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包括地位身份与处境身份。2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三自尊1自尊的概念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2影响自尊的因素亲子关系模式行为表现(成绩)的反馈选择性参与和扬长避短社会比较3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1. 定义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 )也称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 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以及社会人际关系作出推测和 判断的过程。2.社会认知是社会行为的基础我们将怎样与他人相处,将建立何种性质的人际关系,将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怎样的反应,取决于我们对他人人格、态度、地位、身份等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同样的,要理解他人的社会行为,首先须了解其社会认知。 3.社会认知难免错误和偏差社会认知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觉主体的因素、客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过程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偏因等等,因此,社会认知常常发生一些错误和偏差。 布鲁纳(1947)的硬币实验材料:一套硬币和一套同样大小的硬纸片被试:30名10岁儿童任务:凭记忆画出上述硬币和硬纸片(按真实大小)结果:硬币被画得远大于真实大小,而硬纸片与实物大小基本一致。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4.对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对他人情绪状态判断的重要依据是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等。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课件】社会心理学)为本站会员(jiups****uk12)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