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7

  • 资源ID:432050457       资源大小:31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7

第4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1.重点:程朱理学的主张;陆王心学的内容。2难点:对宋明理学进行评价。教材整理1儒学的危机1儒学危机: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2“三教合一”:到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儒学创新: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误区警示“三教合一”并不等同于“三教统一”“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但是,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教材整理2程朱理学1代表: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3)求理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融会贯通而明“理”。4影响(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3)明初,确定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4)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深度点拨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程朱理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程朱理学是一种以佛、道、儒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首位,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教材整理3陆王心学1陆九渊(1)理论: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2)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以求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2王守仁(1)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教材整理4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1)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图解示意图示法解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的传播,冲击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2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3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探究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史 料解 读史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则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史料一以句号分为前后两部分。句号之前表述的是程朱格物致知理论;句号之后为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史料二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史料三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王守仁传习录史料二中朱熹认为通过“格”能够“穷”事物之理;史料三中王守仁认为“良知即天理”。【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对“理”的认识上,二程与王守仁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提示】不同: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与王守仁有何不同。【提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明道德之善。王守仁主张“致良知”,通过内心自省,恢复良知本性。3根据上述史料,分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如何。【提示】二者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是宋明理学发展的两个阶段;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和升华;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史论拓展】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对理的具体认识“理”是世界的本原“心即理也”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达到理的途径“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发明本心”;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相同点内容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继承孔孟“仁”“礼”思想,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1)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2)都强调社会对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积极作用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A反对穷理格物B教人明辨善恶C主张静心无为D阐发禅宗学说【解题模板】抓关键抓住关键词语:“善念存时,即是天理” “物无善恶”,理解王阳明的主张排易误材料“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可知王阳明并未教人明辨善恶,而是认为“物无善恶”,故B项错误;王阳明是理学家,静心无为是道家主张,而且该主张在材料中也未提及,故C项错误;禅宗学说强调当下的体验,但材料中认为天理在人的心中,无需体验,故D项错误验结论材料“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可知其认为天理存在于人心,所以没有必要格物致知,故A项正确【答案】A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的直接原因是() 【导学号:11140022】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C儒学放弃了“仁”“礼”等基本主张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解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直接原因”,佛教、道教的传播,吸引了大批信徒,从而导致儒学危机的出现,A、C、D三项都不符合史实。【答案】B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三纲五常B民贵君轻C万物本原D抗衡佛老【解析】宋代儒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据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答案】C3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对象的是()A韩非B陆九渊C朱熹D王守仁【解析】“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的探究“理”的途径。A项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强调“法治”和中央集权,B、D两项是心学的代表人物。【答案】C4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需向内心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这位儒学大师是()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解析】抓住时间“宋代”,王守仁是明代人,可以首先排除D项。“心是世界的本原”是心学思想,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故选C项。【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材料二据传说,王守仁曾见有位圆寂的和尚与其面容极为相似,身后墙上有诗写道:“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王知其乃自己前世,留下诗句道:“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摘编自中华读书网(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2)你认为材料二是否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所呈现的特点。【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等信息,进而结合朱熹与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归纳分歧。第(2)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联系材料二中“据传说”“王知其乃自己前世”等信息进行思考。第(3)问,应结合我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从思想内容、发展趋势、本质目的等方面进行说明。【答案】(1)主要分歧:朱熹主张“先观后悟”,陆九渊主张“先悟后观”;朱熹认为陆九渊的心学“太简”,陆九渊认为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2)观点: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理由:该传说从侧面印证了佛法对理学的影响。观点:没有历史研究价值。理由:未经证实的传说不具有研究价值。(答出其中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即可)(3)特点:主要内容及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注重融合、吸纳和借鉴其他思想流派的内容;日趋适应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需要。 6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7)为本站会员(鲁**)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