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赵州桥导游词

  • 资源ID:431738743       资源大小:4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赵州桥导游词

赵州桥导游词1景区大门口各位朋友,欢迎你们到赵县来,光临举世闻名的赵州桥。那么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桥梁,成为地球上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如果能走遍那些知名的大桥,那么你就完成了一次周游世界的旅行。桥梁自问世之日起,就不仅仅是横跨天堑的交通工具,那些悬于深山峡谷之中,浮于江河湖海之上的桥梁,是一座座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里程碑。在东方,我们中国就有这么一座里程碑式的桥梁,它就是诞生于1400多年以前,是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这座桥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河北境内赵县的赵州桥。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景区大门口,这儿是以赵州桥为中心而建的赵州桥公园,门楣上的对联:一孔胜迹壮山河,千古绝构历沧桑 就深刻的描绘出这座里程碑式桥梁的不同寻常。2.影壁正面进入大门,我们看看眼前的这块影壁,它正面上选刻着我国当代已故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的文章。茅老的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原文较长,以下节录的这一段主要总结了赵州桥的情况。茅老在文章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该篇文章后来入载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茅老以非常科学、准确的语言分析了赵州桥的几个特点,阐述了赵州桥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它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这些接下来还要为大家做详细讲解。 3.影壁背面请大家随我一同来到影壁的背面,欣赏这一组汉白玉浮雕群。赵州桥建于隋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悠久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的典范。在这一千多年间里,就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赵州桥的各种神话传说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浮雕上所描述的这段动人故事:相传赵州桥是由鲁班爷在一个晚上造成的,真乃一夜成桥,惊动天下。就连仙境里的神仙也慕名而至,我们看张果老身骑着小毛驴,柴王爷手推独轮车,他们要考验赵州桥的承载能力,走到了大桥中央,只见张果老手中拂尘一摆,接来日月星辰,柴王爷运用法术,拘来五岳名山。刹那间,只见毛驴奋力扬蹄,落地踏然有声;柴王爷猛力推车,车声隆隆。赵州桥在超常负荷下,被压得摇摇欲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只见鲁班纵身跃入桥下,单手向上一举,就稳稳地托住了大桥。神仙顺利过桥后,赵州桥依旧安然无恙。而在桥面上从此也就清晰地留下了驴蹄子印、车辙印和膝盖印等几处仙迹,也因此而留下了河北民歌小放牛的一段千古绝唱:“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五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表达了老百姓对赵州桥的赞颂和对建桥者的崇拜。桥面上这些仙迹至今历历在目,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路去找一找、看一看。4.八仙大道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路叫“八仙大道”,两旁矗立着的八仙塑像用青石雕刻,外表涂黑。一眼望去,不免觉得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八仙”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尤其是“八仙过海”一节,称得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八仙中的张果老和赵州桥的故事我们刚刚已经讲过。 实际上,我们目前脚下所踏的这条道路在历史上就有,过去老百姓一直把它叫做“皇道”。在隋朝时经由赵州桥的这条南北大通道,向南可直达东都洛阳,向北则贯穿涿郡,通入现在的北京,所以说这条道路就相当于现在的107国道。想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三次所走的陆路,都是从赵州桥上经过而南下的。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后来在回京的时候,也是从赵州桥上路过。一直到1984年建公园以前,赵州桥仍作为一个正常的交通运输桥梁发挥着作用。所以说,赵州桥不但保持了一千多年,而且一直使用了一千多年,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赵州桥的设计建造者李春,就尤其引起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5.李春像大家请随我右手观看,那里矗立着的那尊硅青铜塑像,就是赵州桥的设计建造者李春(该铜像由中央美术学院绍武教授设计督造)。可惜的是,历史上有关李春的记载很少,但有一句却是非常确凿有力的,即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中书令张嘉贞曾在唐文粹一书中写道:“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一锤定音地指明了赵州桥的建造者是谁。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形象:目光深遂,显示出超群的智慧;脚踏磐石,体现了实干家的精神。整体造型神态庄重,宏大深远,令人肃然起敬。6.铁凝记在2005年11月4日是赵州桥1400年华诞,由著名作家铁凝撰写的赵州桥1400年华诞记回顾了“天下第一桥”的沧桑,阐明了1400年来,赵州桥虽历经岁月更迭、沧桑巨变,但依旧巍然屹立、光彩如昔,我们马上就可以感受到千古明桥-赵州桥的风采。7.赵州桥全貌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石拱桥就是赵州桥了,时至今日,这座桥长64.4米,跨度37.5米的石桥依然保持着跨径最大石桥的记录。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当地人叫它大石桥。这座横跨在赵县河之上的石桥修建于1400多年以前的隋朝时期,公元595年,位于华北地区的赵县被人们称为四通之城,这里是兵家必争的咽喉之地,流经赵县的洨河就成了百舸争流的交通大动脉。但每到夏秋两季,洨河的河水泛滥,河道不能行船,来往的人们被涛涛的河水阻隔只能绕道而行。隋朝政府决定在洨河上修桥,造福两岸民众,造桥匠人李春奉命率工匠们修建这座众人期盼的跨河大桥。古代的建桥方式有3种,一是用木头搭建的桥梁,可木桥容易压弯,所以适用于河流平缓,行人稀少的地方;二是吊桥,两岸用铁链牵拉而成,但是桥身不稳,马车不能通过;三是石桥,石头耐压坚固,古人多把石桥建成半圆形,坚固的石桥上,骡马大车或是人力板车都可以通过,非常适合这里的交通状况,而且赵州周边的山上,到处都有大块的青石,可以就地取材,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石拱桥了。 8.赵州桥上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到桥面上去走一走、看一看,当地老百姓都把赵州桥叫做“神桥”,传说只要一走上它,就能感应到上天和神的灵验,一切都会吉祥如意。不知大家漫步在这座千年古桥之上,会有何感而发?桥面的宽度是9米,在当今基本上相当于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当年桥上也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桥下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一派繁华景象,滚滚东流的洨河水,带着百姓的欢声笑语,汇入大海。请看,这就是周世宗柴荣柴王爷推车轧的那道沟,那儿还有张果老骑驴桥上走留下的两个驴蹄子印。宋朝有诗赞曰:“隋人选石驾虹桥,天下闻名岁月遥。仙子骑驴何处去,至今足迹尚昭昭”。可见这个典故在宋朝时就广为流传,但这些仙迹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今也无人能说得十分明白,成为一个千古不解之谜,为赵州桥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梦幻般的色彩。9.文物标记碑请大家看看桥南头的这块汉白玉文物标志碑,赵州桥是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列入世界遗产后备名录,并且它是世界上第12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石碑上面的 “安济桥”是赵州桥的正名,也是官名。它是北宋时哲宗皇帝赵煦北巡时,途经这里所赐的名称,所以赵州桥的正名叫安济桥。“大石桥”是当地老百姓对赵州桥的俗称,算是它的小名吧,故该桥所处的村落亦称“大石桥村”。关于赵州桥还有一块标志牌,它可是赵州桥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之一。下面的落款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敬立”。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选为第12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共同被列入此项殊荣的还有埃及金字塔、比萨斜塔等世界著名的历史古迹。该学会是代行国际性土木工程的权威组织,它一直在全世界范围内精选历史土木工程上的杰作载入史册,并颁发铜制纪念牌作纪念。我们转身看到的这块铜牌为复制品,原件已经珍藏入库。10.乾隆题诗碑在桥南的绿树婆娑之中,有三块青石碑立于林间,这就是著名的乾隆题诗碑和明代的“龙凤”碑。我们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一位风流倜傥、颇有文彩的皇帝,特别喜欢游逸,每到一处名胜必题字留墨。在位63年,曾“六下江南”。从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第一次下江南算起,到乾隆四十九年结束,共计历时34年(17511784)。第一次下江南是1751年,第二次是1757年,第三次是1762年,第四次是1765年,第五次是1780年,第六次是1784年,平均每隔五年半就要南巡一次,而每次南巡都要兴师动众,仅陪同人员就多达2500多人,大小船只1000条艘,糜费白银两千多万两。若与众人皆骂的隋炀帝下江南看琼花比起来,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隋炀帝虽然好声色,嗜狩猎,杀兄篡位,穷凶极恶,但隋王朝毕竟还开凿了大运河,打通了南北交通要道,开源活水,兴修水利,使运河两岸的人民得“水”以发展农业,得“利”以便交通,得“益”以兴经济,赵州桥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以兴建的。把开发运河以“劳民伤财,为一己下江南看琼花”之名加罪于隋炀帝似有不公之处。乾隆这位风流皇帝当然也不会错过莅临赵州桥的机会,六下江南曾三次驻跸赵州,现今乾隆题字碑正反两面均刻有乾隆当年到赵州时题写的诗。立于乾隆题字碑旁的“龙凤碑”相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题写的,由明代赵州桥刺史蔡懋昭刻碑于此,上题“攀龙鳞”、“附凤翼”几个大字。相传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六位君王光临过赵州桥这个地方。东汉的刘秀、南北朝时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到过此地,只可惜当时还没有建造赵州桥,他们只能站在洨水边感叹一番。后唐时期的庄宗李存勖、北宋时期的哲宗皇帝赵煦、清王朝的乾隆和在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时逃往西安,之后又沿南线返回北京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也都曾先后到过此地。因此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故事与传奇。 11.赵州桥下下面请大家到桥下,站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江泽民主席题写的“赵州桥”石碑。可以仔细观赏到赵州桥的神韵,感受到赵州桥的宏伟与博大。赵州桥单孔跨度为37.02米,在世界上当时占第一位,在石拱桥的单孔跨度上达到了极限。所以说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单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敞肩式石拱桥,并被世人公认为“天下第一桥”。那么,我要问一问大家:为什么世界上许多的古代建筑大都塌毁损坏了,而惟独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巍然屹立呢?首先要归功于赵州桥独特的建造方法。赵州桥建造有几大创举:一是圆弧拱的桥梁形状,大桥像一道巨大的彩虹,弯弯的跨在两岸之间,李春把石桥建成彩虹形状,是受了大自然的启发。因为拱形的结构能够把来自上面两边的压力向两边分散,这一原理叫做力的耗散原理,拱形的结构能够把力耗散掉,所以能承受更大的压力。用这种形象设计的安全帽、头盔都起到了很好的受力效果。赵州桥的第二大创举,敞肩式石桥,赵州桥像一条优美的彩虹横卧于洨河之上,优美的弧线之上还有4个小彩虹落在大彩虹肩上,对称的四个小彩虹就是敞肩式桥梁的标志,别小看这四个小拱,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这座彩虹形状的大桥在河面上稳稳地站立了一千多年,赵州桥的建设者用小拱解决了3大难题:第一个难题,减轻自重。第二个难题,保持稳固。第三个难题,抵御洪水。根据水文资料记载:赵州桥遭遇大洪水不下10余次,尤其以1963年的洪水最为凶猛,洪水淹到了桥拱最上面,差一点就没过了整个大桥,人站在上面,能感到桥身在洪水中明显的晃动,但神奇的是,洪峰过后,大桥毫发未损,完好如初,可见李春在建桥时,已经对力学、水文、地质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赵州桥的第三个创举:纵向并列砌筑法,请大家注意看桥拱的里面,我们可以发现,顺着桥的纵向延伸方向,是一道又一道的拱圈,共28道。就像我们人的手指一样并在一起,这叫做纵向并列砌筑法。20世纪30年代(1933年11月)我国杰出的建筑学专家梁思成先生(梁启超之子)曾到赵州桥进行过实地考察,当他看到这种造桥方法时说“出我意料”。因为从古至今,人们大都采用横向并列法建造桥拱,李春为什么会采用纵向法造桥呢?这是因为纵向造桥,可以化整为零,节省人力、物力。先由一道拱圈砌起,砌完后这道拱圈就可独立站稳,依次再砌下一道,直至全部完工。并且由于每道拱圈独立,所以假如有一道拱圈发生损坏时,对其他拱圈和整体桥身没有直接影响,便于单独对它进行维修。就是说这种造桥法,当初建造时就方

注意事项

本文(赵州桥导游词)为本站会员(大米)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