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 03(安徽专用) Word版含解析

  • 资源ID:417785869       资源大小:1.24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 03(安徽专用)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3(安徽专用) 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九省联考安徽生物学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置试题情境,突出关键能力特别是生物学实验能力的考查。试卷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着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和新高考的指向。以实验考查为例,强化实验考查是本卷的重要着力点。实验能力考查的试题情境既有课标建议开展的科研实践,也有对科学研究案例的分析。 2024安徽地区高考选择题 常用坐标曲线类,更加注重试题情境,试题常设置陌生、繁琐的材料信息,更加强调考查考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识图的能力。考生可“依文构图”将冗长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流程图、模型图等形式,化繁为简,有助于快速解题。试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人类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创设情境,把课标要求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具体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必备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一、 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云南人早餐的标配,就是一碗热腾腾的小锅米线。猪骨熬制的米线汤,香气扑鼻,吃上一口,汤的醇厚与米线的筋道融为一体,再吃上一块鲜肉,回味无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猪肉中的蛋白质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肽键断开使其结构松散,利于人体消化B. 汤中的猪油大多含有饱和脂防酸,室温时呈固态C. 米线中富含的植物多糖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D. 胆固醇在人体中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如果过多摄入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答案】A【解析】【分析】脂肪酸的“骨架”是一条由碳原子组成的长链。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结合。如果长链上的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碳原子以单键连接,那么该碳原子就可以连接2个氢原子,这个碳原子就是饱和的,这样形成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如果长链中存在双键,那么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数目就不能达到饱和,这样形成的脂肪酸就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详解】A、牛肉中的蛋白质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其结构松散,利于人体消化,但肽键没有断开,A错误;B、面汤中的猪油属于动物脂肪,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防酸,室温时呈固态,B正确;C、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米线中富含的植物多糖,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D、胆固醇可构成动物细胞膜,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如果过多摄入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D正确。故选A。2、胃酸可杀灭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细菌并激活胃蛋白酶原,其分泌过程如图所示。胃壁细胞通过靠近胃腔的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和Cl通道分别将H和Cl排入胃腔,形成盐酸。抑酸药物PPIS在酸性环境中被激活后,能够与图示质子泵结合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K和Cl进出胃壁细胞的方式相同B. 图中H通过质子泵进入胃腔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 长期服用PPIS可避免机体出现消化道细菌感染D. 可通过竞争性地结合质子泵上的K结合位点来开发新型抑酸药物【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Cl-通过Cl-通道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K+通过K+通道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运输方式也为协助扩散;质子泵水解ATP将K+运进细胞和H+运出细胞,K+进细胞和H+出胃壁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A、K+通过K+通道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方式为协助扩散,质子泵水解ATP将K+运进细胞,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B、质子泵水解ATP将H+运到胃腔,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C、抑酸药物PPIS在酸性环境中被激活后,能够与图示质子泵结合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H+从胃壁细胞运出到胃腔减少,胃腔pH升高,无法杀灭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细菌,可能造成消化道细菌感染,C错误;D、竞争性地结合质子泵上的K+结合位点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胃腔中的H+减少来开发新型抑酸药物,D正确。故选D。3、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DNA序列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会受损伤,导致细胞衰老。端粒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修复端粒,其活性在正常细胞中被抑制,在肿瘤细胞中被激活。研究芪莲舒痞颗粒(QLSP)对胃炎模型鼠胃黏膜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端粒严重缩短后,可能引起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B. 同正常鼠相比胃炎模型鼠的黏膜细胞更易癌变,较高浓度的QLSP使端粒酶活性降低C. 端粒酶的功能类似于逆转录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端粒酶的低活性有关D 大肠杆菌端粒随分裂次数增加逐渐缩短,增殖能力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详解】A、端粒严重缩短后,导致细胞衰老,可能引起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收缩,A错误;B、由柱形图可知,胃炎模型鼠的黏膜细胞端粒酶阴性最少,黏膜细胞最易癌变,较高浓度的QLSP端粒酶阴性较低,说明使端粒酶活性降低,B正确;C、端粒酶的功能类似于逆转录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端粒酶活性增加有关C错误;D、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没有端粒,D错误。故选B。4、使酶活性下降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可逆性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和不可逆性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不能恢复)。为探究甲、乙两种小分子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类型,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各组实验中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下列对该实验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第一组:甲溶液+酶溶液放置一段时间测酶活性透析处理一段时间测酶活性;第二组:乙溶液+酶溶液放置一段时间测酶活性透析处理一段时间测酶活性;A. 该上述两组实验有四种可能的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B. 实验中酶活性可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表示C. 实验成功的前提是物质甲和乙能够自由通过透析袋D. 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通过相互对照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酶在细胞外也可以起作用。【详解】A、实验结果可能有,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甲为不可逆抑制剂,乙为可逆抑制剂,A正确;B、酶的活性可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表示,酶活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大,B正确;C、可逆性抑制剂可以通过透析袋,不可逆性抑制剂与酶结合不可逆,不能透析出抑制剂,抑制剂量不能降低,酶活性不能恢复,故透析袋处理不能恢复不可逆抑制剂处理过的酶的活性,所以实验成功的前提是物质甲和乙能够自由通过透析袋,C正确;D、该实验是透析前后对照得出结论,D错误。故选D。5、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活性状态和染色性能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异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一些低等真核生物在发育早期的卵裂阶段,只有一个子细胞保留完整基因组而成为下一代的生殖细胞,其他的子细胞均将异染色质片断删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被删除的异染色质上的基因对未被删除的基因表达没有影响B. 下一代生殖细胞在分裂间期依然存在着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C. 一些低等真核生物细胞含有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功能类似的物质D. 异染色质的紧密压缩导致其中基因完成复制和表达的难度大【答案】A【解析】【分析】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功能异染色质两种类型。结构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区,含有大量高度重复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功能异染色质只在一定细胞类型或在生物一定发育阶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动物含一对X染色体,其中一条始终是常染色质,但另一条在胚胎发育的第1618天变为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该条凝集的X染色体在间期形成染色深的颗粒,称为巴氏小体。一些低等真核生物在发育早期的卵裂阶段,只有一个子细胞保留完整基因组而成为下一代的生殖细胞,其他的子细胞均将异染色质片断删除。【详解】A、异染色质被凝集或删除,其上携带的基因被沉默或被删除,如被删除的是显性基因,其等位的隐性基因就表达,A错误;B、低等真核生物在发育早期的卵裂阶段,只有一个子细胞保留完整基因组而成为下一代的生殖细胞,下一代生殖细胞在分裂间期依然存在着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B正确;C、只有一个子细胞保留完整基因组而成为下一代的生殖细胞,其他的子细胞均将异染色质片断删除,异染色质删除的过程需要切除DNA片段,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正确;D、异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使得DNA复制和转录的难度增大,因为复制和转录时都需要解螺旋,D正确。故选A。【点睛】关键是理解异染色质聚缩,会影响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另外,需要理解,异染色质删除需要酶的参与。6、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又叫双脱氧链终止法,它以DNA合成反应为基础,反应体系中需加入ddNTP(有ddATP、ddGTP、ddCTP、ddTTP4种)。下图是该技术的测序原理和某待测DNA序列的电泳图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体系中加入ddNTP的作用是使DNA复制停止B. 待分离DNA片段有可解离的基团,在电场中会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C. 需根据待分离DNA片段的大小用电泳缓冲液配置琼脂糖溶液浓度D. 待测DNA的碱基序列是3'-GACTGCCA-5'【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检测是指通过检测生物体中的DNA序列,以了解生物体基因状况的技术手段。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是DNA测序的基本方法,其原理是: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带有3-OH末端的单链核苷酸引物、四种dNTP存在的条件下复制或转录时,如果在反应系统中分别引入单一种类的ddNTP(即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在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故不能同后续的dNTP形成磷酸二酯键),只要ddNTP掺入链端,该链就停止延长,末端掺入dNTP的片段可继续延长。【详解】A、由于ddNTP没有3-OH末端,则反应体系中加入ddNTP,作用是使DNA复制停止,A正确;B、待分离DNA片段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会向正极移动,B错误;C、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所以需根据待分离DNA片段的大小用电泳缓冲液配置琼脂糖溶液浓度,C正确;D、根据电泳图谱,由左到右读出待测DNA的碱基序列是3'-GACTGCCA-5',D正确。故选B。7、下图M、N为果蝇某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N中发生了结构变异,A、B、C,D、E表示基因。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导致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桥,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机断裂,其他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M、N联会时发生交换的位点在基因B/B和C/C之间B. 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会减少C. 仅考虑B基因,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 03(安徽专用) Word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ligh****329)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