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球五大国际金融、国际航运中心

  • 资源ID:40524169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全球五大国际金融、国际航运中心

五大国际金融中心 五大国际航运中心2009-04-20 17:07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伦敦:有 680 多家银行,居世界城市之首;外汇日均成交额约占全球 31.1;有 800 多家 保险公司,国际保险业务世界之最;有世界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和第二大期货交易场所。 纽约:纽约:世界最大的 100 家银行中有 95 家在纽约设有分支机构;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主要 的外汇市场之一;是国际货币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规模均居 世界第一位。 东京:东京:20 世纪 80 年代东京的多项金融指标执全球之牛耳。目前外汇交易规模和金融衍生 产品交易规模居全球第三位。世界最大的 300 家银行中,有 75 家在东京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香港:中国香港:拥有银行及存款机构 251 家,其中外资银行达 114 家,77 家属全球 100 家最 大银行之列。香港现已形成包括银行体系、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等金融运作系 统,是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新加坡:与中国香港齐名的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约占全球的 6.1,金融衍生工具日交易量约占全球的 3.9,银行外汇结存余额达到全球的 5。五大国际航运中心五大国际航运中心伦敦:伦敦:也是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世界 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 50%的 油轮租船业务、405 的散货船业务、185 的船舶融资规模和 20%的航运保险总额在此进行。 尽量货物吞吐量不大,但却是全球航运信息、交易中心;对全球航运市场拥有巨大话语权。鹿特丹:鹿特丹: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 40%以上,日本向西欧出口货物的 30%以上经过鹿特丹中 转。 中国香港:中国香港:也是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吞吐量全球第三,天然深水港。 新加坡:新加坡:也是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实施世界上最为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吞吐量 目前居全球第一。 釜山:釜山:中国北方地区集装箱大部分经此中转。历史发展证明,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是相伴而生的,金融中心发展源于航运,航运中心发 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同 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业为金融服务中心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金融业借助航 运中心可以深化金融产品的开发。无论是上海的先进制造业,还是江浙的普通工业,长三角庞大的工业体系和产能,客观上 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和航运服务。一旦上海港中心地位确立,不仅可以终止港口纷争,形 成长三角完整的江海运转体系,而且,在与亚太地区的釜山、神户、香港和新加坡等港口 竞争中,上海将占据全球贸易中转中心的地位。如果能够通过金融创新,开发各类金融产 品、金融市场以及新的金融交易机制,上海将不仅成为长三角区域内的结算中心,也将成 为实力雄厚的江浙资本的集散地和神经中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三个阶段 2009 年 3 月 27 日 16:00 选稿:冯卫 来源:东方网 作者:于蕾3 月 2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 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下简称意见 ) ,正式对上海“两个 中心”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国务院的重大决定无疑为金融危机后上海经济发展 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给上海人民提振了信心,从 3 月 26 日上海本 地股带动沪深两市飙升就可见一斑。但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并非当前的新话题,在全球陷入经济发展萎缩、贸易流量逐步下降时代,中央以国务院正 式发文的方式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赋予上海更多的国家使命和任务。 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到 90 年代末,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体制推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配合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以及上海尽快建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国际 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要求,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从中 央和上海层面提出多项构想和安排。早在 1995 年 12 月 8 日,中央领导就批示指出“把上 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使其成为远东经济中心,开发整个长江的关键。 ”1995 年 9 月,上海首次提出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 30 公里的大小洋山岛建深水港 的设想。1996 年 1 月,国务院领导在沪召开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负责人会议,正式 启动以上海深水港为主体,浙江、江苏的江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1996 年到 1997 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组合港管委会 相继成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入体制推动阶段,但是由于受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低 和长三角区域协调难度大的影响,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航运中心建设的位置并未获得 突出地位。 第二阶段是从中国入世前后到 2008 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的市场推动阶段。中国入世全面参与全球化的发展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上海 以及长三角的外资、外贸经济都领先于全国的发展,随着中国在世界贸易大国中的地位逐 步上升到第三位、GDP 总量全球第二,上海的航运事业发展也进入了一轮高潮,2005 年上 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2007、2008 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世界第二。尽管在这 一阶段,洋山深水港一期开工建设并顺利开港,洋山保税港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长三角也开展区域“大通关”建设和设立 16 城市港口管理部门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但是真 正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来自中国“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模式和中国在世界生 产体系中的位置所引发市场力量使然。当然在这一阶段长三角在航运中心建设的区域化分 工和合作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港口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第三阶段是从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到 2020 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转型和升级 阶段。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也给全球的航运事业带来重大打击。 如果说本次金融危机中有虚拟资产泡沫、信贷需求泡沫、生产过剩泡沫的话,国际航运业 也同样经历了一次泡沫化发展的阶段。在 2008 年前,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的航运业走出低 谷,快速持续发展了 6 年时间,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不景气的下降周期,国际贸易活动开始进入萎缩期,而与国际贸易流量相伴而生的国 际航运业开始进入冬季,这从国际航运运价指数一路暴跌就可以反映出。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务院意见的提出,无疑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要求上 海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完善航运服务布局;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稳 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 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转型并承担服务全国的任务。 上海要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的转型,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必须要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实现港口盈利和发展模式的提升,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形成合力。国际航运 中心功能是一个递进的概念,其功能发展的轨迹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与变化而发生 相应的进步与变化,伦敦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持航运中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航运服务功能。 与伦敦相类似,鹿特丹、奥斯陆、新加坡等一些世界级港口或航运公司集中的城市,近几 年都已开始着力加强航运“软实力”建设,争取在“硬实力”优势衰退以前建成航运中心。 这种转型反映的是港口从数量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了以质量效益为主。这次意见同时批 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两个中心,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历史发展证明金融中心 和航运中心是相伴而生的,金融中心发展源于航运中心,航运中心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同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 中心。这些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业发展解决了航运公司和港口的资金困境,充分发挥了它 在航运投资、融资、结算和海上保险中的作用,而运输生产本身也就是国际范围内资金流 转的过程。因此,金融服务环境的完善为航运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所以应该发挥上海建 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合力,大力发展航运保险、租赁、信托等业务,建设航运服 务聚集区。 二是真正打破长三角航运一体化发展的阻碍,实现长三角港口资源的顺利整合。国外 港口的实践证明,港口资源整合能大大提升港口群的经济集聚和产业派生能力,使港口所 在城市从被动型生产力布局转变为主动型生产力布局,从过去过分依赖内陆腹地资源转变 为综合利用海内外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为了增强港群的整体竞争力,打 破区域行政分割的不利影响,美日都曾专门成立专业的跨区域管理机构,尽管长三角地区 早在 1997 年就成立了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但是国务院赋予上海组合港的职责没有较好 发挥,而 2006 年 9 月签署的“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也依旧缺乏有实质 权力的运作机制。这次意见明确要求上海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完善航运服务布局, 从国家层面推动长三角航运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在金融危机时代江苏、浙江两省经济发展 的进一步需求也将给长三角航运整合提供现实的条件和基础。李小年:上海向其他国际航运中心学什么 2009-03-26 08:04:00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在法制化、国际化上下工夫,更应注意航运中心与其他几个中心的联动作用,发挥好航运 中心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要大力发展航运金融和其他航运高端服务,在人才引进与管理 方面有创新举措,为复合型航运贸易金融法律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李小年李小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海商法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海商法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世界上有很多国际航运中心,其基本模式主要是三种:第一,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 为主,如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第二,以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即腹地型的国际航运中心, 如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和纽约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以中转为主,即中转型的国际航运中 心,如中国际航运中心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应该兼采三者之长,重点发展综合航运服务,特别是高端航 运服务。过分强调基础设施的世界第一及货物吞吐量的规模及数量第一,而不考虑经济附加 值,不考虑对环保交通带来的压力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应当考虑 到与其他几个中心的联动。普遍认为,上海应通过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改善上海的进出 口贸易环境,使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功能辐射整个长三角城市群,有力推动上海国际贸易 中心的建设。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是,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本、技术、信息 和人力等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从而带动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 也带动融资、结算、汇兑、保险、航运金融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及金融创新活动,通过上述 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累积、提高,能够促进国际间资本、资金的合理有序流动,最终加 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上海航运中心未必就是纯粹的航运产业积聚中心,正如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第三代 港口市场和挑战报告中强调指出:“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他运输方式(陆运、空运 或内河航运)的必要过渡点的作用逐渐减弱,作为组织外贸的战略要点的作用日益增强, 成为综合运输链当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有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支柱是国家贸易 的后勤总站” 。上海应该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 大前提下,确定若干个航运中心功能建设的项目,以此为突破口,带动航运服务业的起步 与发展。上海港更应重点发挥航运服务与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与长三角其他港口的良性竞 争中错位发展,在发展高端航运金融服务、航运法律服务、物流服务,吸引和汇聚资金流、 人才流和信息流、航运中介组织和航运服务企业方面做出表率。伦敦至今能保持全球顶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其一是因为汇聚了全球航运服务业。2004 年伦敦航运及航运服务业带来的利润甚至为鹿

注意事项

本文(全球五大国际金融、国际航运中心)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