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 资源ID:376922837       资源大小:34.7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马街中学高2022级年高二上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19题,共100分,共4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辩论,最后采取举手或投票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更改,即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体现了古代雅典A. 政治体制的局限性B. 民主政治的直接性C. 政治运行的高效率D. 民众参政热情高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辩论,最后采取举手或投票”的参政方式鲜明地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故选B项。根据材料“最后采取举手或投票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特点,没有体现其局限性,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效率是否高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民众参政热情是否高涨不是材料的主旨,并且材料内容也没有直接体现民众参政热情高涨,故D选项错误。【点睛】2. 在雅典,公民大会一年召开40次例会,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的决定。这表明公民大会( )A. 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B. 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益C. 易导致公民权利的滥用D. 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的决定”可知,公民大会负责城邦的外交、军事和财政等大事,说明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A项正确;公民大会属于国家机构,材料不涉及保护平民利益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公民权利滥用的相关信息,导致公民权利的滥用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排除C项;直接民主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 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 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C. 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农民耕种D. 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租役【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杂调”可知,北魏时期推广均田制,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且同时推行租调制,农民要承担一定的租役,D项正确;均田制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和管理,以保证国家的税收和社会的稳定,土地依然归政府所有,并非农民,排除A项;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只表达了部分材料信息,材料还体现了租调制的实现,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什么人分多少土地,没有具体说明土地要分小块进行分配,且该说法对材料信息表述不全,排除C项。故选D项。4. 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原从分裂开始走向统一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 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衰落D.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体现的是豪强大族对政治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与国家走向统一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门阀政治的消极影响,排除B项;材料与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趋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 1931年国民政府的第一次高等考试,学习西方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上是新的,而在其他方面采取了古代科举的一些方法,最明显的是此次考试采用扃(jing)闱制。全体典试委员宣誓就职后,即进入考场,并立即关闭大门,贴上封条,从此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直到考试结果出来发榜以后,才撕下封条,恢复“自由”。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考试流于形式无法体现选拔性B. 科举制还依然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C. 用传统选拔人才的方法选拔现代人才D. 此次考试可谓中西结合,力求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考试内容是新的,但采取了科举考试的保密方法,采用扃(jing)闱制,这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D正确;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最终考试结果,排除A;1905年科举制已经被废除,排除B;此次考试借鉴了传统的人才选拔方法,但也有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成分,排除C。6. 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A. 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B. 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C. 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D. 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C项正确。京师大学堂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是改革后的结果,A项因果倒置,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京师大学堂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而是强调京师大学堂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选拔的方式,而是强调京师大学堂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根据对题眼的了解,从“京师大学堂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的角度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7.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出现于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唐朝【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把郑国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8.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先河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古罗马不符,A项错误;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较大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D项错在“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9.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 新时期的法制不断完善B.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C. 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D.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可以看出中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但是无法体现出法制不断完善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依法治国,立法为民只是原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反腐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0.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A. 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B. 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C. 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D. 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11.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基本原则B. 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C.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D. 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欧)。据材料“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这扩大了世俗君主的权力,使世俗政府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可知,宗教改革扩大了民族国家的势力,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教随国定”的基本原则,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看出“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是否实现,排除B项;宗教改革依然是对基督教的信仰,排除D项。故选C项。12. 学者竺可桢的日记记载:“午后至怀仁堂开会,通过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投票分为八组,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该日记可以佐证A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效果显著C.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D.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实【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等信息可以看出,全国人大代表中有各少数民族的代表,新中国的民族平等政策得以落实,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体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基层民主政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排除C项。13. 为了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953 年12月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两个大国之.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材料中“这些原则”是A. “一边倒”的方针B. “求同存异”的方针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C正确;“一边倒”方针,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与“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不符,所以A错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刚**)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分享当前资源【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到朋友圈,您即可以免费下载此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二维码
操作提示:任选上面一个二维码,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选择的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感兴趣的------------------------------------------------------------------------------------------------------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