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

  • 资源ID:373251342       资源大小:810.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

1/12 2022 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 历 史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30 分)分)本大题共 20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图为某同学筹备的中国境内某早期人类专刊的部分素材,以下还能放到专刊里的是 A打制的石锤 B磨制的骨针 C炭化稻粒 D彩绘陶盘 2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它形成的基础是传说中的 A蚩尤和黄帝的部落联盟 B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C蚩尤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大禹的部落联盟 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之一是末代君主残暴、腐朽,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夏启用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C周武王分封诸侯巩固疆土 D周幽王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 4“有了它,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经过演变传承,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我们的指尖。”材料中的“它”是指 A神话传说 B甲骨文 C青铜器 D史记 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繁复。最具代表的青铜器纹饰为三层花式,第一层是几何纹,第二层主要是兽面纹,第三层主要是利用立体突起的纹饰进行装饰,如圆雕的兽首等。据此可以说明商周时期 A青铜器种类十分丰富 B青铜器体现等级的差异 C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 D青铜器是国家权力象征 6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实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这反映了诸侯争霸的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7史书记载,商君之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说明变法的成效之一是 A增强了国家实力 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C确立了中央集权 D稳定了社会的秩序 8孔子的学生来自 10 多个诸侯国,其中既有贵族,也有农夫。这反映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实行德政 B仁者爱人 C有教无类 D学思结合 9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漫画,这幅漫画最恰当的标题 应为 A变法 B统一 C称“王”D仁政 头盖骨化石 头部复原像 灰烬堆?嬴政 2/12 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段史书记载描述的是 A牧野之战 B国人暴动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11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这一时间属于 A公元前 3 世纪 B公元前 2世纪 C公元 2 世纪 D公元 3 世纪 12汉景帝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其共同的目的是 A提高军队战斗力 B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 C进一步开拓疆土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3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 10 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和寿命,与此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陈胜、吴广起义 B七国之乱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北方民族内迁 14某同学在撰写的历史人物小论文中提到了“五禽戏”“麻沸散”,这个历史人物是 A扁鹊 B商鞅 C华佗 D张仲景 15右图反映了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 口迁徙的情况。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是由北向南 迁徙后多分布于今长江、淮河流域 北方人口迁徙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北方人口迁徙阻碍了民族的交流 A B C D 16分析以下南朝形势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北强南弱的态势最终形成 B南北方都有多个政权并立 C南北方始终保持势均力敌 D南方经济得到极大的开发 17北魏孝文帝将 100多个少数民族复姓改成了汉族单姓,又带头与汉族女子通婚。上述措施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有利于北魏统一北方 D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18史书中描述江南地区“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社会现象可能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晋时期 3/12 19某同学要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技术,他可以查阅 A黄帝内经 B论语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20魏晋南北朝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传奇,中国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司马迁的史记 北魏的碑刻 王羲之的书法 顾恺之的绘画 A B C D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材料解析题(共材料解析题(共 40 分)分)21.(11 分)农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材料一 原始农耕生活 河 姆 渡 居 民 半 坡 居 民 时空定位 距今约 7000年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距今约 6000 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自然环境 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冬季寒冷多风 生产与生活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使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1)依据材料一,概括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3 分)指出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1 分)材料二 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于蜀,蜀守冰凿离碓(同堆),辟(避开)沫水(古水名,岷江的西支)之害,穿二江成都之 A 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B C 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 D 计,然莫足数也。史记河渠书(2)依据材料二,写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1 分)将史书记载与下列观点对应。(3 分,填写字母,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该水利工程可用于船只通行。()该水利工程起到了防洪作用。()该水利工程方便了农田灌溉。()材料三 秦末汉初赋税对比(秦始皇)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十五分之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4/12 汉书食货志(3)依据材料三,指出秦末汉初赋税的变化。(1 分)说明西汉初年调整赋税所起到的作用。(2 分)22.(10 分)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材料一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夏少康)有田一成,有众(兵士)一旅。(注:夏朝实行兵农合一,平时为农,战时出征)左传(夏桀)召汤而囚之夏台。史记 夏后氏(有)官百。礼记(1)依据材料一,说明夏朝已具备早期国家的特点。(3 分)材料二 郡县制与西周封国制不同。第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县的首长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第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却不一定。秦对郡县制的推行,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之要求而出现的。这对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特别是地方行政管理有着长久的影响。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2)依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实行的作用。(2 分)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秦到西汉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1 分)结合所学,列举与此变化相关的两个史实,并分别说明其影响。(4 分)23.(10 分)历史学习的材料丰富多样。材料一 文物反映阶段特征 5/12 牺尊。春秋晚期青铜器,作水牛形,牛鼻上穿有一环 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 战国商鞅铜方量。是秦孝公在位时颁布的标准量器(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补全表格。(6 分)时代特征 相关史实 典型文物 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生产发展 材料二 地图描绘历史变迁 图一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 (2)依据材料二,给图二命名。(1 分)结合所学,说出为图二所示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1 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1 分)材料三 名人名言传递精神力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3)名言警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1 分)24.(9 分)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材料一 6/12 (1)依据材料一,将下列内容填到图中相应位置。(4 分,填写字母)A法家 B“兼爱”“非攻”C“仁”“为政以德”“因材施教”D老子(2)诸子百家的很多思想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任选一家思想进行说明。(1 分)材料二 秦始皇及其臣下对战国以来蓬勃发展的思想心存畏忌,唯恐妨碍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巩固,因而采取了粗暴的扼杀政策。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和占卜之类的书籍。第二年,他又将提出非议的 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这一事件的后果极为恶劣,战国以来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文化乃至社会发展因此遭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秦汉(上)(3)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和消极影响。(2 分)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禁止)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学术系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服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所建构的新儒学,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将儒道墨名法阴阳等家思想统于一身,并始终贯通着儒学的主旨,使儒学真正与社会生活、政治体制相契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摘编自唐名辉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董仲舒提出的建议。(1 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 分)7/12 2022 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历史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 A项正确;磨制的骨针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物品,排除 B 项;碳化稻粒属于河姆渡人,新石器时代,排除 C 项;彩绘陶盘最早属于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物品,排除 D项。故选 A项。2.【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以后,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故 B 项正确;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首领,排除 AC 项;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帝位。排除 D项。故选 B。3.【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纣王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故 B 项正确;夏启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而非末代君主,排除 A;周武王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排除 C 项;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排除 D项。故选 B 项。4.【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现较为完整的文字,文字是文明记录与传承的工具,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B 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代表整个中华文明,排除 A项;青铜器是商周时期文明的代表,排除 C 项;史记记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 3000 年的历史,无法成为记录与传承的工具,也无法经过演变传承,排除 D项。故选 B 项。5.【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繁复说明了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C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青铜器的种类,排除 A项;体现等级差异和国家权力象征的是青铜器使用的种类和数量,题干没有提及,排除 BD项。故选 C 项。6.【答案】A【解析】8/1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诸侯争霸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当时的背景是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故 A项正确;诸侯争霸中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这些诸侯相互征战属于争霸过程,最后征战的赢家属于最后的结果,排除 BC 项;诸侯争霸一方面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 D项。故选 A项。7.【答案】D【解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分享当前资源【2022年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到朋友圈,您即可以免费下载此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二维码
操作提示:任选上面一个二维码,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选择的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感兴趣的------------------------------------------------------------------------------------------------------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