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博考研-海路丝绸之路专题

  • 资源ID:333431619       资源大小:400.6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文博考研-海路丝绸之路专题

海陆丝绸之路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东海起航线最晚始周武王灭纣,建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 时, 他封箕(j)到朝鲜, 从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朝鲜,教其民蚕作织。 中国的养蚕、缫(so)丝、 织绸技术由此通过黄海最早传到了朝鲜。南海起航线是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为中,起点主要是州,所以称南海丝绸之路。 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的海上航线。 古以来,以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多条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因运送其他货物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药之路之称。 考古发现 1. 州南越王墓 1983年发掘的州南越王墓位于州象岗,其中出的希风格银器以及南粤国宫殿遗迹发掘岀的制希腊式梁柱,证实了秦末汉初,岭南地区已经开始通过海上航线向西输岀丝绸以换取各种物资,并且有希腊匠来到中国参与了南粤王宫殿的建造。 2. 礁号 礁号是南宋时期的沉船,位于福建省连江县筱理镇定海村东南海域,中国下考古队曾于1995年、2000年两次对其进打捞,出批陶瓷器,多为相盏,另有部分青瓷碗。 3. 南海号 南海号是艘南宋时期的质古沉船,1987 年在东阳江海域发现, 整艘商船约 30 长、10 宽,舱内保存物有陶瓷器、器、漆器、铜器等,总数为6万8万件,以瓷器为主。这是迄今为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也是唯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质仍坚硬如新, 敲起来铛铛作响。这艘沉船的出现对中国古代造船艺、 航海技术研究以及质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 提供了最典型本标。 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可以获得献和陆上考古法提供的信息。 4. 华光礁号 华光礁号沉船属南宋沉船,位于西沙群岛华光礁,出物以陶瓷器为主,青瓷器以碗居多,另有盘、瓶等,青瓷器主要包括景德镇、德化窑及福建闽清义窑产的陶瓷器。该沉船的发掘证明了南宋时期中国海上丝路贸易的繁盛。在华光礁沉船遗址发掘作期间,西沙考古队还分别对华光?1礁、琢礁、北礁等10处新发现西沙沉船遗址进了考古调查,发现了宋青瓷、明青花瓷等珍贵物,证实了西沙海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并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作由近海推向远海。 5. 其他沉船遗址 福建平潭“碗礁号”沉船遗址、福建平潭练岛元代沉船遗址、莆南岛、湄洲湾海域沉船遗址等遗址的发掘以及东亚、东南亚、南亚乃印度洋海域等发现的中国古代沉船遗址基本证实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致航线,州、泉州、福州、扬州、漳州南京等港城市留存的具有外邦化特的建筑遗存等也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从考古发现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实际存在及其必要性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贸易的重要航路,主要包括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的海上航线。其起点历代有所变迁,包括徐闻、合浦、临海、州和泉州等等。其主要贸易物品包括丝绸、瓷器、料、糖、宝等。 唐朝衰弱之后,失去对陆上丝绸之路的有效控制,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又受到阻隔。这种情况下,已有的海上交通显得更为重要,加之中国经济重向东南转移、航海技术进步等因素,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被积极开拓并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 明清时期,东西化交流及贸易形式出现新变化,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融世界贸易体系。出物:唐青釉模卬贴花物纹瓷壶、元青花缠枝牡丹凤穿花卉纹兽罐、东阳江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藏景德镇窑青釉卬花葵碟、龙泉窑青釉刻花菊瓣碟、鎏虬龙纹环、磁灶窑点褐彩梅瓶、兔毫盏等。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对中国以及往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发展,丰富了民的物质化活,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南宋等偏安隅的政权,海上丝路成为其重要柱。 (2)促进了东西的化交流,双通过海上丝路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中国传统的政治化、科学技术借此向外传播,对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如本的化改新。 (3)加强了东西明之间的联系,对打破古代世界各明相对孤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古代横贯亚洲陆的交通要道。公元前 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东起我国古都长安(今西安附近) ,沿渭西,经过河西廊(今肃省狭长)地带到达敦煌,出门关和阳关,进“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区) 。南路出阳关沿昆仑北麓西,北路出门关沿天南麓西,翻越葱岭(今帕尔原) 进今中亚地区,再往西,经今伊朗等国到达秦(罗马帝国在中东的领地)境内。汉代多南路。唐代多北路。“丝绸之路”全长约 7000 公,因运输西视同珍宝的中国丝绸得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铁器、 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传中国。丝绸之路是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考古发现 1. 克尔齐化 新疆境内年代最早的青铜时代化之,主要分布于阿尔泰与天之间,1963年在阿勒泰市附近克尔齐次发现。从清理发掘的全部32座墓葬看,这个墓地沿时间较长,从早期青铜时代开始,直沿到突厥时代。墓葬结构为板构筑形坟院,坟院内建多座棺墓(多达6座),墓上建冢;既有单葬,亦有乱丛葬,会在坟院外墓地,随葬俑、制容器。其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次揭了新疆古代化与海海北岸颜那亚化之间的联系。 2. 河五号墓地 位于新疆罗布泊,为早期青铜时代的河遗址。随葬头、公,棺整张或盖住,表明墓主前以畜牧业为主。墓地中座性墓上构筑了原结构的享堂,充分显性当时的社会地位。其余墓葬同克尔齐样,分族葬,有雕像、随葬俑等。 3. 古墓沟化 青铜时代化,位于孔雀河下游北岸第台地上,墓地积约1600平,墓地所在沙丘地势平缓,地表有环形的地桩标志。据测定这是3800年左右罗布泊地区著民族的化遗存。古墓沟的墓群集中,形状特异,多墓的地表有七圈规整的环状桩,意稀奇。墓沟的发掘,将楼兰古国的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它是中国考古作者在罗布泊第次发现并发掘的古墓址,所发掘的物前所未有,为该地区的考古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揭了当时罗布泊的经济活状况及社会形态。 4. 天北路化 该化中兼具东、西化的因素。是青铜到铁器时代东疆的处重要遗存,它连接着青地区与欧亚草原。其年代推断在公元前19世纪公元前13世纪,是新疆东部地区年代最早,化内涵最丰富的处青铜时代遗存。墓葬形制可分竖坑墓和竖坯墓,葬式以侧屈肢为主,随葬陶器多为彩陶,青铜器以型具和装饰品为主。 ?35. 齐家化 该化是以中国肃为中地区的新器时代晚期化,已经进铜并阶段,时间跨度约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600年的齐家化,是黄河上游地区具有特殊价值的考古学化,其主要分布于肃东部向西张掖、青海湖带东西近千公范围内,地跨、宁、青、内4省区。齐家化的制陶业较发达,当时已掌握了复杂的烧窑技术。在墓葬中发现的红铜制品,反映了当时产平的提,为后来青铜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家化的房屋多为半地式建筑,居室铺层灰,既坚固美观,又防潮湿。 6. 沙井化 青铜时代末期化,最初发现与肃民勤沙井。物有彩陶、器、铜器和铁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粗糙,均为制,器型较。彩陶以紫红绘制图案,纹饰有三纹、菱形纹、纹、鸟纹等,纹饰多饰于器物的颈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绘彩。房屋均为平地起建,呈圆形或椭圆形,房内有灶、塘和地炉。房屋附近分布有窖,为平底圆筒状。墓葬排列密集,般墓位于墓地中,墓分散四周。沙井化是肃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化,也是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化。 7. 尼雅遗址 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的民丰县。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尼雅遗址发现90多处的房屋以外,还有多数遗迹,如佛塔、古桥、墓地、果树园、寺院、作坊、家畜饲养舍、地、林荫路,且还保留着量的枯树林及河床等,可以说定是极为珍贵的全类共同的化遗产。其地处丝路南道交通必经之地,量物的出不仅反映了浓郁的地域化特,更为研究西域史、丝绸之路史、古代东西化交流史提供了翔实资料。 8. 楼兰古国遗迹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个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尼雅古城,南阿尔,北哈密。 总积约10 万平。 城的平呈不规则形,东城墙长 333 ,南城墙为 329 ,西城墙和北城墙均为 327 。城址内发现有居民区、寺院、官署、烽燧、墓葬等遗迹。城内出有钱币、 漆器、器、器、铜器、料珠、 银戒指、环以及汉等物。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公元630年突然消失,共有800多年的历史。据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故城遗址 的发现, 为了解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东西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提供了 珍贵资料。 ?49. 昌故城 始于公元前1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部队所建。在吐鲁番东,汉魏晋均派有戊校尉此城管理屯,又称“戊校尉城”。460年柔然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昌王,昌称王此始。到13世纪废弃,使了1300多年。平呈不规则正形,分外城、内城和宫城。总积约200公顷,夯筑外城。昌故城保存最好的部分为外城墙,结构完整宏伟壮观。城北多为墓葬。 10. 阿斯塔那古墓群 位于新疆维吾尔治区吐鲁番市,是当年昌故城居民寻求死后安乐之地,古冢既有达官贵族、威武将军,也有平民百姓、下层兵的,因又被称为昌的历史活档案、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阿斯塔那古墓群以葬汉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墓中数以百计的千年古,是研究历史上新疆居民的种族、民族特征的珍贵体标本。墓中所见的绘画有壁画、版画等多种形式,内容可分为物画、花鸟画和天图。出有泥塑雕俑像,绢花、彩绘陶罐,丝、棉、织物等。此外,还出各种书2000余件,书内容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化等社会活的各个。 11. 交河故城 是世界上最最古,保存的最完好的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代最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于此。公元前2c-5c由车师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盛,9-14c由于战逐渐衰落,元末被弃。位于吐鲁番西的座岛形台地上。建筑全部由夯版筑成,形制布局与唐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作坊、演兵场、民居等都能找到。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柳叶。整座城市的部分建筑物基本采“减地留墙”的法,从耸的台地表向下挖出来的。出不少物,如唐代莲花当、莲华经卷、海珠、舍利等。 12. 克孜尔窟 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尔窟,中国佛教窟,位于新疆拜城县,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型窟群,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克孜尔窟有4个窟区,部分塑像已被毁,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兹国的化遗存。 13. 安伽墓 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其发掘为我们展现了座风格迥异于北周时期其它墓葬的来华粟特墓葬。这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墓葬坐北朝南,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砖砌拱形甬道及砖砌穹隆顶墓室组成。为我们研究北周史、中西化交流特别是北周时期旅居中国的粟特贵族的服饰、化、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葬俗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514. 虞弘墓 是我国第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隋代墓葬,是1999年全国考古新发现之,其汉椁上雕刻图案中的物服饰、器、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均取材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有明显的袄教内容,是我国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该墓还出质物俑、残陶俑、瓷碗、灯台、铜币等随葬品,其中质物俑16件,分汉和砂两种材质。有侍从俑、伎乐俑、柱剑俑三类,有男、俑,有的为汉形象,有的为胡形象。 15. 热墓群 热吐蕃墓葬群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东南

注意事项

本文(文博考研-海路丝绸之路专题)为本站会员(水**)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