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谈“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

  • 资源ID:281912847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浅谈“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

浅谈“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中国瓷器历来是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热衷的对象,无论是上古的陶器, 还是中世纪的唐三彩,抑或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至今唐三彩还保持着中 国陶瓷拍卖的世界记录。当“康乾盛世”创造的辉煌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 候,我们猛然发现景德镇清代瓷器的衰弱期过后,还是有一些是值得我们 留恋和记忆的。如“珠山八友”瓷、“7501瓷”等。从目前陶瓷的艺术市 场来看,除了明清官窑瓷器继续保持升温的趋势,“珠山八友”的瓷器也 逐渐被瓷器收藏家们看好。“珠山八友”似乎成了一定时期瓷器的代名词。虽然学术界对八个人 的定位还有一些异议,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很重要。就像我们对待“杨州八 怪”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可以撇开这些名词的争论,去实实在在地 看看他们的作品。作品才是品评一切艺术价值的标尺和对象。在王琦、王 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rri鹤仙、毕伯涛、何 许人等人中,我们发现是这样一个群体共同延续了景德镇瓷器的余绪,也 是他们使得我们在近代景德镇的瓷业史上找到了一些自信。“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 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一一“画派”现象。“珠山八友”的出现是有 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明清以前的陶瓷文化情境中,陶瓷工匠的任务是 为统治阶级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结社的自然条件,他们 的身份就像是受雇者。时序发展到近代,陶瓷工匠的身份得到了极大的自 由和释放,于是他们就像其他文人一样具备了形成艺术雅集或艺术社团的 条件。他们往往有共同的志趣或人生目的。就像王大凡(1 8 8 8 - 1 9 6 1 )在珠山八友雅集图中表述的一样: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 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 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口写真。这种带有自娱意味的直抒胸 臆,让人看到了无奈,也看到了景德镇瓷业的危机局面。“珠山八友”思想成熟的时候,清朝的统治已经结束。这在陶瓷的创 作思想上是获得了解放。下面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慢慢解读。王琦(1886- 1933)是“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他在汪晓棠和潘甸宇等人的影响下, 先与王大凡等人发起和组织“景德镇陶瓷研究社”,后又于1 9 2 8年与 王大凡等人组成艺术团体一一“月圆会”,借此抒发胸志,以瓷会友,作 为“八友”之首,王琦的陶瓷艺术成就自然值得人们关注。他的人物瓷画 在当时是独树一帜,并且带冇强烈的文人色彩,在他的写意人物形象中可 以看到杨州画派画家黄慎的影子。他不仅继承了乾隆以来粉彩的传统技 法,而且娴熟地将西洋的光影、明暗等表现技法糅合在瓷画中,既有立体 感,又有新鲜感,更富有时代感。由于他的瓷板画像技术高超,声名显著, 被时人誉为“西洋头子”。王琦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他具备了文人画家必 备的文化素养,诗、词、曲、书法、绘画等都擅长。正是这些综合素质, 使得他在晚年开始变法形成自己的面貌。线条变得浑厚而简练,特别 喜用中锋表现,与题记的草书表现形式相得益彰,统一中求得变化。他的 代表作有1925年创作的瓷板画桃园三结义、1927年创作的钟擂、1930年的雪中送炭X 1931年的麻姑献寿、1932年的济公、1937 年的东篱采菊等。与王琦一样,王大凡也来自安徽,都读过私塾,且幼年都曾习中国画, 冇良好的绘画基本功。两人不同的家庭境遇,却走上了相同的人生道路。 王人凡的制瓷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落地彩”技法上。何谓“落地彩” ? 是指所画的物体人物或花卉、动物等,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用色料 涂于瓷胎,再罩上雪白、水绿烧成,不用渲染。他的瓷绘艺术整体风格面 貌是粗细相间、兼工带写,充满着文人意趣。由于他的技法独创,并一度 与崇尚“西洋油彩”的景德镇制瓷业相抗衡,赢得了国际瓷业界的尊敬。 王大凡也擅长人物画,同时也善绘山水、屁卉、动物等。人物画多取材于 历史故事或文人诗境,如他1915年创作的瓷板画富贵寿考(荣获巴拿 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37年创作的大富贵亦寿考、1941年创作的鸡 声唤起中兴业、945年创作的风尘三侠等均是。王大凡笔下的动物 也是栩栩如生,尤其是虎,如1947年创作的猛虎下山瓷板画,就形 象地抓住了猛虎的气势和空旷山境的气氛。邓碧珊(1874 1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人。曾为清朝 秀才,他的瓷绘艺术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创“九宫格”瓷绘肖像技法,也是 景德镇瓷绘肖像画艺术的创始人。九宫是中国古代算法之一。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左二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宫格也经常被运用于书法 和绘画的表现中。在他传世的作品中,我们很少见到肖像画作品,较多的 是鱼藻画或建筑画作品。如1 9 2 6年创作的清白传家k 1927年创作 的鱼藻诗文花瓶X 1929年创作的翻身一跃胜春雷等以鱼为题材的作品和早年的福建金山塔和三苏故宅等建筑类题材作品,很明显 地可以看出他能将中国的传统水墨技巧与东洋绘画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 起。在“八友”中,他笔下的鱼是最鲜活而又赋予生命力的。显然,这得 益于他年轻时期在鄱阳湖边的生活经历。“游而不散”既是对他绘画风格 的描述,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与邓碧珊不同的是,汪野亭(1884 一 1942)善绘浅绛山水,而且作画的速度极快,人称“汪快手”。汪野亭, 名平,号元鉴,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他的瓷绘艺术先从花鸟入手,再 由山水出之。早年的墨彩山水受到好评,风格精细,喜用线皴法表现。中 年风格老辣洗练。晚年豪放,大胆泼彩。他的贡献是将浅绛彩瓷绘技术发 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浅绛彩是中国画术语一一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 上,敷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汪野亭将浅绛彩加以粉乳化,形成了 自己的面貌。从他的作品春山江流图、秋山论道图、苏堤春晓、湖 山茅舍图、携琴访友、秀山碧水、溪山烟雨等中可以看到他的山 水讲究构图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追求上开粉彩青绿山水之先河。何许人,祖籍安徽,乂名何处,字建徳。生于1882年,卒于1940年。 何许人主要以画雪景瓷板画为主,书法亦精。现景德镇陶瓷馆收藏有一件 他晚年时创作的雪满梁园粉彩雪景瓷板画。表现的是南宋都城汴梁十 景之一的梁园雪雾。画面浑厚秀润,意境深远,方寸间显天地之气。笔法 明显取自清初“四王”山水。毕伯涛(1885-1961)也是安徽人,后居鄱 阳和景德镇。名达,号黄山樵子。毕伯涛擅长粉彩花卉翎毛。景德镇陶瓷 馆收藏有一件双燕鸣春粉彩瓷板画。描绘的是早春三月,桃花盛开, 双燕呢喃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在毕伯涛的很多作品中能看到他在表现 枝干时喜用没骨法,运笔较爽利,穿插有致。在“珠山八友”中,程意亭( 1 8 9 5 - 1 9 4 8 )和刘雨岑(1 9 04 -1 969 )是属于晚辈。程意亭是江西乐平人,掌握肴一手漂染制作颜 色的技术,他的瓷画主要以花鸟为主。刘雨岑也以花鸟画为主,两人的风 格不同。程意亭以明快清丽见长,刘雨岑则以古雅秀健为主。程意亭于写 实和夸张中兼得,而刘雨岑写实得则更富有生活情调,尤其是他创造的“水 点桃花”技法,对后来瓷器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程意亭的代表作 有劲节不摧(1925年作)、寒梅艳影(1935年作)、芳菲春风(1935 年作)、好鸟啼来春欲醉(1945年作)等。刘雨岑的代表有写新罗山 人大意(1941年作)、暖春图(1942年作)、花鸟诗文杯(1945年作) 等o此外,值得提到的两个人是HH鹤仙(1894-1952)和徐仲南(1872-1953)。 出鹤仙与王琦是好友,善山水,亦工梅花。王大凡就曾高度评价他:“山 水清晖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成双。”作品主要有晓起临池(1939年作)、 春向群芳(1944年作)等。徐仲南的作品主要以松竹为主,用笔粗细、 浓淡相得益彰,一般不加烘染。代表作有读书窗外一枝斜(1941年作) 等。前面已经讲过,“珠山八友”的八人定位其实并不重要,但他们的争 论还将继续下去。我想作为一个艺术团体,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定时代的 艺术辉煌。随着“珠山八友”艺术市场的不断升温,他们的瓷绘艺术研究 必将引起重视。事实证明,“珠山八友”的陶瓷艺术已经引起了国内业界 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海外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兴趣。2000年北京太平洋 拍卖公司的“珠山八友”及其名家精品瓷器专场拍卖会上,其中汪野亭和 刘雨岑的四屏瓷板画价格都在100万元以上。可在20年前,他们的价格 是300-500元。时下,“珠山八友”瓷的艺术市场走向了成熟和稳定,在 一些大的拍卖行时常能见到,且价格不菲,有的甚至超过了清代官窑瓷器。 更值得可喜的是江西美术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精晶集, 全面系统地展示了 “珠山八友”的瓷器面貌,无疑对推动“珠山八友”瓷 器的市场和研究都大有裨益。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为本站会员(hh****pk)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