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任重而道远

  • 资源ID:2672465       资源大小:31.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中医,任重而道远

1中医,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中医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 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日益强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依靠中医养生和治 病,卓有成效。实践证明,中医中包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和合理因素以及现实有效性。毛主 席曾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社会科学著名学者田森先生说:“中国有五大发 明,而不是四大发明,中医就是第五大发明1 。 ”然当今竟有人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说中医不科学,伪科学。中医药怎个不科学,怎个伪科 学法? 中医的“治未病”学说, “天人合一”学说等不知有多科学。那些不懂中医理论的 人一看到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就狂呼落后骗人,大喊是迷信。君不知,没有蝌蚪之变,哪有细 胞学说?阴阳五行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象形推理,朴素辩证,是早期的科学辩证观点 2 。世界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一门学科的诞生和形成,都是以其独有的理论特征、实践特征作 为首要的骨架,然后再掺入一些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以资充实、论证、衬托,从而达到形 成“独立学科”的条件。中医也不例外,它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生理病理认识以及相 应的诊断、治疗、2预防为核心,然后在充分应用文学优势的基础上, 巧妙地吸收了哲学的 骼体认识、辩证分析理论,使得脏腑等理论,变得既浑然一体,又井然有序,不论从何处着 手,都会感到它是有机统一、首尾相顾、本末有序、切实可行的科学体系。正因为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思想的引入,使中医学有了质的飞跃,并成为中医学说的最大特征,且明显区别 和优越于其他学科。当然, 不可忽略的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中还吸收了诸如数学、 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军事、政治、手工业、农业、音乐、美术、心理学等诸多 学科的知识,这使得中医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当社会大科学体系中的一些内 容重新掺杂排列入中医学的构架中时,它们就既是各自学科成分的代表,又更重要的成为中 医学本体组成的一部分3 。所以中医是一门非常科学的学科。也有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不科学!有经验的医学不好吗?科学研究始于对现象的观察,尽 管医学科学在飞速发展中,然而,反复观察所捕获的一些现象与另一些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 而中医是医学知识和经验渐进性积累与医学理论多系统综合发展起来的。历代医学经过几千 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和作出很大的牺牲及实验所留下的大量的悉心而长期观察的资料或结论, 这是我们祖国医学的一份无价之宝啊!如针灸的几根银针已经征服了国内外千千万万的患者 与人民。中医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其在两千多年的人身试验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有理论 、有实效的学说体系,其学理能从生理、3卫生、病原、病理、诊断、治疗、配方、药物等诸 方面一贯到底。其理论来自实践,充满了辩证唯物的思维,尤其是根据辨证论治的规律,能 对许多从未见过的疑难病症产生预期疗效,足见其临床特色绝非限于药物与经验。而西医却 是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做出来的,所以其实中医是比西医更科学的,更适合人类的医学。也有人说中医太古老了,落后了,跟不上现代化!中医古老吗?我们祖国的筷子不是更古老 ?几万年了,甚至几百万年了,但它不科学吗!你总不能看到西方的刀叉就说中国的筷 子不科学吧!中医不仅不落后,而且她一直在发展,与时俱进。从最早医学专著五十二病 方记载的 242 种中药,发展到 神农本草经的 365 味,再发展到本草纲目的 1892 种。 东南亚地区产的乳香、没药、檀香等经过医疗实践过程辨清其性味归经后纳入了中医药体系 ,就是中药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一个典型范式;而医学诊断模式由黄帝内经的三篇热论 到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再到明清温病学派提出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则是中医理论不断与 时俱进的典型4 。而且什么叫“现代化”?病人住院从头到脚,各种仪器检查,出院缴费几十 万,这就是现代化吗?医学是为人民大众健康服务的。对医学而言,不应只追求形式,不应 以时间定位,而应该把用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作为对现代化医学的 基本要求。如“针四缝”治疗急腹症蛔虫团梗阻,既简单又速效,又省钱。这就是现代 化的成果。4也有人认为中医发展太缓慢是中医药学不科学,近二三百年来与世界自然科学脱节所致,因 此认为发展中医药,必须给予改造才有出路。中医几千年的进步是从单味药发展为复方。注 意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味归经、君臣佐使,按照中医的理论辨证论治用药。这一套如 果都服从现代自然科学而寻找单体,认为药物化学已经到分子学水平,那中医的四气五味还 有何用?药味归经有何依据?虽然我们不能抹煞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等的现代研究成 果,但这些并不是原药材的全部作用,如我们不能用麻黄素放在麻黄汤中去治表证,不能用 青蒿素放在青蒿鳖甲汤中去治阴虚潮热证等,如果这样一来,丰富多彩的中医药学便会走入 穷巷了,岂不悲哉5!还有有些人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误认了“中医科学化 ”为“枝节西医化” 。请看何云鹤、章次公先生讲话:“改进中医作团结性公开活动,开端 者是章太炎 先生主持的上海国医学院,院中的课程由陆渊雷先生厘定,除了中医必修的,添加西医基础 医学,如生理、解剖、病理、医化等。后来,上海和各地中医学校也照样采用。二十余年间 ,造就了不少从医校走出的中医,同时西医中间也有人主张改进中医,给开业中医灌输必要 的西医常识,抗战前江苏医学院附设中医培训班,就是一个例子。理论上,如此训练的中医 ,看起病来,必能融会中西,比仅受西医教育,或仅受中医教育,来得高明;事实的回答却 正好相反,医病的成绩,既不及拜先生抄方子的旧中医,更不及从西医学校出身的西医;看 病的时候,对西5医中医的学术,非但不能融会运用,有时且不知如何可以单独运用,这实非 热心提倡改进中医者初意所及料的。他的症结所在,是中医和西医虽然目的同样是医病,但 他们医病的基础和立场各不相同。要使他们相互联系起来,事前需要审慎考虑,通盘筹划,若是不顾一切硬拼硬凑,就会产生不中不西的医生6 。 ”何、章两先生很早就是 想用西医来改 进中医的热心工作者,直至 1949 年发表了上面的谈话,这是多么伤心的结论,这是多么值得 警惕的恶果!但是我们决不会因噎废食,决不是籍口这不良的结果,就认为中医不必改进, 或中医再不可研究西医,而是要引此恶果为前车之鉴,中西结合并不是单单中医+西医,也不是中药+西药,而是在对两种医学理论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融会贯通,在理论上有所 突破,并能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这样才是中西结合。再说如果中医不科学,怎能在实践中屡屡取效呢! 中国历史上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但 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死几百万、几千万人,主要原因是中医药在防治大疫上屡建奇功。1958 年 广州流行乙型脑炎,邓铁涛教授当年参与救治,统计中医之疗效达 90%,且无后遗症。1990 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对 1988 年上海以中医药为主治疗乙肝重叠甲肝与 19831988 年美国 本土以西医药治疗同类疾病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对比,中美死亡率比例为 1234。这次抗击 SARS,中医药再立新功。去年 SARS 袭击了 32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染病者 5327 例,占世界 的 60%以上。全球 SARS病死率为 9.5%,中国内地为 6.5%,台湾为 12.5%,香港和新加坡为617% 7 。中国内地效果之所以好,一个基本原因是中医药介入了治疗过程(中医参与治疗 的患者占 58%),中西医配合治疗发挥了特殊作用。当今西医对很多疾病,很多疑难杂症都束 手无策,而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有很多独特的方法和疗效,如非典、畜流感、艾滋病等。现在,人口与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最重大问题,我国也提出了“2020 人人健康”的宏 伟目标。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必须重新确立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全面振兴中医药,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并重的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为 13 亿人民健康造福。20 多年来, 中国医疗事业、主要是西医取得了空前发展,但受惠者主要是城镇中享受公费医疗保障的 2 亿多居民。我国 85%的人口(90%以上的农民、 50%左右的城镇居民) 无缘享受国家公共卫生保 障。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 2005 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全 国有 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应住院而不住院,群众看不起病7 ”。目 前,绝大多数 农村患者临终死亡是在家里而不是在医院里,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负担问题。 “ 非典”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香港治疗一个非典病人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而广州中医药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最贵的一个非典病人治疗费才五千元,而且治疗 50 余人,无一例死亡。 香港的病死率是 17%5 。很多人认为,吃西药太贵,到西医院进门就是高档检查, 不管什么病,先要作 CT、彩超之类的7检查,药还没有用,光检查就要几百元。而中医药是以 “简、便、廉、验”为显著特点的医学,她往往用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能救人于水火之中 ,而治疗费用则是西药费用的“零头” 。而且,在中国,我们无法也不可能走西方医疗保障模式道路。西方医学成就之伟大不言而喻 ,但西医费用之昂贵也有目共睹。西医越现代化,投资就越大,收费就越高,政府和百姓就 越难承受。十多年来,发达国家卫生保健体系普遍发生了支付危机。以美国为例,2000 年其 医疗卫生支出总额达 1.3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3%,占全球医疗卫生支出总额的 43%。即使如此 ,美国仍有 15%人口享受不到基本医疗卫生保障5 。所以在政府还拿不出更多的资 金发展城镇 农村卫生事业今天,要解决城镇农村急需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发展中医事业 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中医药的特色是简、便、廉、验,乃解决目前“因病致贫” 、 “因病返 贫”的特效良方。其次在非洲、在第三世界中、在世界各地,很多很多人民还得不到卫生医 疗保障,很多很多人民无法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如果能在世界各地大力推广发展中医,这 不仅能保证人民的健康,也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药大多来自自然物质,如植物、动物 、矿物等,大世界上万物皆可作为中药,皆可治病救人;中医的针灸推拿效果也是相当简便 廉验的。相信伊拉克如果有中医药,就不怕美国的医药的封锁,不会因缺乏医药而枉死了很 多人。8在 21 世纪的今天,在人身健康越来越备受关注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医。发展中医,其 实不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也不是为了中西学术之争,而是为了保证 13 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 界人民人人都享有医疗保健权利的重要依靠。发展中医是为中国社会发展,乃至全世界的发 展服务的。中医,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邓铁涛. 怎样正确认识中医.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 (1 ):1.2 章岳然. 中医发展方兴未艾.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 ,(17)4:341.3 赵斌. 让中医学在优势特色的轨道上与时俱进. 甘肃中医,2004, (15)2:11-12.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走出误区,重铸中华医魂(四).5 邓铁涛.寄语青年中医.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 姚荷生.中医之自我检讨与自身改进.江西中医学院学报,92005,1(17):5-7.7 陈永杰,贾谦 . 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为 13 亿人民健康造福. 世界医药,2004 , (5):1 4-23.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任重而道远 )为本站会员(油条)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