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疆X团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 资源ID:263242044       资源大小:39.3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北疆X团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北疆XX团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一、产量构成1.冬麦1.1 群体动态指标 亩基本苗 2528万株,最高总茎数 90110万。1.2 产量结构指标亩成穗数4045万穗,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5g以上。2.春麦2.1 群体动态指标 亩基本苗3336万株,最高总茎数7090万茎。2.2 产量结构指标 亩成穗数3840万,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55g。二、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冬麦选择新冬52、新冬42等,春麦选择新春47、48、43等品种。3、 冬麦田间管理技术1.做好冬小麦播前准备主攻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保证播种质量打好基础。1.1选地: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地势平坦,有机质0.9%以上,总盐量不超过0.3%。1.2深耕和全层施肥。犁深25-28厘米,不重不漏,到头到边。犁耕前,将有机肥1m3、尿素5-10kg/亩,三料15-20 kg/亩,硫酸钾5-8kg/亩均匀撒施在地面,随即进行耕翻。1.3播前灌。灌水时间为播种前的10-15天,每亩灌水量为80-100立方米。1.4整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达待播状态。1.5品种的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分蘖力中上,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较硬,抗倒伏能力较强,耐(抗)干热风,较耐叶锈病和白粉病,越冬性强,丰产稳产优质的冬小麦品种。如新冬17号、新冬18号、新冬22号、新冬27号、新冬29号、新冬60号、新冬41、新冬52等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冬小麦品种。种子采用选种机精选后,千粒重达到45-50克、净度99%、纯度99%、发芽率95%,并采用种子重量0.3%的戊唑福美霜、戊唑醇、或选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进行拌种或闷种。有效预防了雪腐病、雪霉病、根腐病、锈病、黑穗病和白粉病等病害。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2.播种2.1适期播种。冬麦在本地的适宜播期:一般为9月15日-9月28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为宜,播种灌水之后6-7d出苗;小麦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15-20,最高30-35。10以下发芽慢且易感染病害。2.2确定播种量。一般采用四定法:“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即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管理水平,定出各地块的产量指标;产量确定后对穗粒重作出估计,确定收获穗数;再对单位株成穗作出估计,确定基本苗。播种量(公斤/亩)=计划基本苗数(万株/亩)/(1公斤种子粒数×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公斤种子粒数=(1000克×1000)/千粒重(克)。2.3不同播期采用不同播种量。在我区冬小麦播种量15-22公斤。随着播期推迟,苗期分蘖减少,播种量也应适当加大。在9月15日前亩播量15公斤,以后每3天增加1公斤播种量,亩播量最多不超过25公斤。包旦麦亩播量20-25公斤。保证亩基本苗25-30万株,冬前总茎数70-80万株以上,拔节前返青总茎数达100万茎左右。2.4.播种模式。播种机械为24行小麦播种机,3.6米播幅,12厘米等行距,一管四带,预留30厘米翌年套播玉米,播种深度4-5cm。冬小麦播种预留套种玉米示意图如下:单位:厘米360156030603060306015连接行连接行连接行种子行6行,行间距12预留明年套种玉米2.5播种质量要求。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深浅一致、接行准确、覆土良好、镇压确实、起落整齐、不重不漏、到头到边。2.6滴灌带合理配置。采用一管4行的配置方式随播种同步铺设滴灌带,一般浅理在表土下2-3cm,以增强防风能力。按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流量的滴灌带,确保滴水、滴肥均匀一致;滴灌带铺设方向正确,安装好滴灌支管。3.冬前管理。3.1 查苗补种:播种后3天之内及时滴水,保证全苗。出苗期间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以缩小田间苗龄差距。3.2 冬灌:日均温稳定降到 3,土壤含水量降到15%以下时,及时冬灌,亩灌量6080m3,提高小麦抗逆能力。3.3 防病:对小麦雪腐、雪霉病常发生区,地表白天化 冻,晚上微冻时,选用适宜当地的药剂进行防治。4.春季管理4.1根据苗情进行分类管理。 正常生长的冬小麦要及时中耕、施肥,促苗壮长;对弱苗及脱肥麦田应及时追肥,以满足麦田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个体发育,促弱转壮;对部分旺长的麦田应采取镇压、划锄等措施,控旺转壮。具体对冬前总茎数70万/667m2以上的一类苗,以控为主,促控结合,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对冬前总茎数50-70万/667m2的二类苗,保冬蘖增春蘖,及时追返青肥,浇返青水,尽可能争取较多的穗数;对播种较晚、地力差和底肥不足或麦苗已受冻害的三类苗,总茎数在45万/667m2以下的弱苗,及时灌水,适当多施返青肥,争取早春分蘖。4.2酌灌返青水,酌施返青肥。返青期麦田田间持水量70%-80%为宜,低于60%时需灌返青水。一般亩追施尿素5-6公斤左右。但对底肥充足、麦苗生长较壮,群体较大的麦田可不施返青肥。4.3抓好拔节期的水肥管理。拔节期是小麦生理性小穗分化期,是小麦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拔节期每亩灌水70-80方。根据苗情追施尿素,一类苗亩追施8-10公斤,二、三类苗亩追施10-12公斤。4.4抓好孕穗期的水肥管理。孕穗期是小麦花粉粒形成的重要时期,是需水“临界期”,要保持田间持水量80%左右。缺水会造成小花退化,穗粒数减少,产量大幅度下降。孕穗期注重水肥的营养供应,每亩灌水70-80方, 亩追施尿素6-8公斤。4.5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早春积雪即将融化时,结合追施尿素,亩施15%的三唑酮 100g 加多菌灵150g,可促进幼苗再生快发,又可防治雪腐、雪霉病、根腐病等蔓延。返青至拔节期是地下害虫和杂草的危害盛期,应及时做好监测与化学防治。4.6做好麦田化学调控及杂草化除工作。化学调控:第1次于起身后期,喷矮壮素200-250g/ 667m2, 兑水40-50 kg;第2次于拔节前,对长势偏旺、群体密度超过90万株/ 667m的麦田喷施矮壮素150-200 g/ 667m?,兑水40-50kg。化学调控可缩短小麦节间长度,增加茎秆强度,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杂草化除:小麦拔节前,选择无风天气,避免对周围作物发生药害。防治小麦田阔叶杂草:播娘蒿、刺儿菜、苣荬菜、灰黎、荠菜等杂草可选用苯磺隆等防治,如75%杜邦巨星。以田旋花为主的麦田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等防治,如20%使它隆乳油;禾本科类杂草:野燕麦、看麦娘、狗尾草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或精噁唑禾草灵等防治,如15%麦极可湿性粉剂、6.9%彪马乳油。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安全剂等防治,如3%世玛乳油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进行茎叶喷雾防治,或者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药剂标注的推荐药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5.防灾减灾技术5.1 受旱麦田的管理:对受旱的麦苗,要及早组织浇灌,确保不死苗。早追拔节肥,喷施叶面肥,加快苗情转化升级。5.2 受冻害麦田的管理防御冬季冻害:及时追施氮素化肥,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 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15kg;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拔节 水施拔节肥,每亩施尿素1015kg。一般受冻麦田,早春应 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起身期追肥浇水,提 高分蘖成穗率。预防倒春寒:一是对生长过旺麦田,采取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壮丰安)等抑制剂适度抑制生长。二是灌水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提高土壤温度。三是熏烟,使地面气温升高。倒春寒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是补肥与浇水,促进小麦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6.中后期管理6.1科学灌水、施肥:小麦扬花后1015天左右应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6.2关键3水:需水临界期,在5月下旬滴四水(扬花水),6月上旬滴五水(灌浆水),6月中旬滴六水,亩水量35-40方,保持地面湿润,延长根系寿命,保持绿叶面积。6.3追施氮肥:小麦扬花期过后10-15天,要追施氮肥,结合浇水,随水滴施尿素5-8公斤/亩。7天之后酌情可以再追肥一次,这个时期补施氮肥,使小麦在灌浆期不早衰,生长旺势能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增加了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提高。同时,补施氮肥能增强小麦的抗逆性。6.4喷施叶面肥:进行两次叶面追肥,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100克,对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2次,喷施间隔时间为10天左右。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孕穗期生长弱的田块,灌水前亩施尿素68kg;高产田灌水前亩施尿素56kg。灌好孕穗、扬花水和灌浆水,复播玉米的地区灌好麦黄水,做到一水两用。亩灌溉量60m3,严防大水漫灌。小麦灌浆期灌水遇到刮风、下雨天气严禁灌水,防止倒伏。6.5一喷三防: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是条锈病、麦蚜等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关键期,选用三唑酮或多菌灵与菊 酯类农药等适合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即可防病治虫,防早衰,又可抵御干热风等 自然灾害,达到一喷三防。7.病虫害防控技术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 “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 7.1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药剂拌种:15三唑酮湿性粉剂 60100g/50kg;11三 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 145200g/100kg种子。拌种时将药 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苗期防治: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进行预防和防治。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100g/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6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60g/亩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60g/亩。对水 3040kg 均匀喷雾,兼治小麦纹枯病。孕穗期防治:用25戊唑醇水乳剂 6070ml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3050g亩;15福美双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g/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g/ 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g/亩。兑水4050kg 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小麦扬花期防治:用 20丙环唑乳油 3540ml亩;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g/亩;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g/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7.2蚜虫防治当小麦穗蚜百穗蚜量达500-800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立即组织统防统治,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嗪、氟啶虫胺腈、吡蚜酮等药剂喷雾防治。小麦穗期病虫混合发生时,及时开展“一喷三防”,即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等各计各量,混合喷雾。7.3白粉病、锈病:发病初期,当田间白粉病病叶率达10%或叶锈病病叶率达5%时,及时组织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唑等。7.4赤霉病:如在小麦开花期有2天以上连阴雨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抽穗期,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福美双、

注意事项

本文(北疆X团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