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传染病学重点名词解释

  • 资源ID:252092136       资源大小:12.3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传染病学重点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才称为传染病。故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subcl inical infection)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5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冰山一角”)。6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旦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7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R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8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9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1、呼吸道传播2、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10易感者(susceptibal person)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al person),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2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13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获得体现,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脑膜刺激征、黄疸等。1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15再燃(recrudescence)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6复发(relapse)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己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17后遗症(sequela)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18病毒性肝炎(virul hepatitis)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19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20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脑实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临床上以突以然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者可遗留后遗症。 21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 H1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22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人虱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皮疹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23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又称鼠型伤寒(murine typhus)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经鼠策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轻,病程短,病死率低。24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种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以恙蛾幼虫为媒介将本病传给人。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eschar)或溃疡、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为特征。25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牌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6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27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呼吸道侵入,再经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淤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可危及生命。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29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30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种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该病儿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人接触被污染的水经皮肤或粘膜而感染钩体。主要表现有急起高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轻型似感冒,重型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大出血,甚至死亡。31赫氏反应(Jarisch-Herxheimer)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1/24小时发生,突起畏寒、寒战、高热,甚至超高热,持续1/21小时,继后大汗,发热骤退,重者可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反应之后病情恢复较快。但一部分病人在此反应之后,病情加重,促发肺弥漫性出血。其机理可能与螺旋体大量裂解释放毒素有关。发生后尽快应用镇静剂和激素。32阿米巴病(am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巳病和肠外阿米巴病。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巳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但并未绝迹。33疟疾(Malaria)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34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能寄生于人的血吸虫主要有五种,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埃及血吸虫(S. huematobium)、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间插血吸虫(S. intercalation)湄公血吸虫(S. mekongi)。35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本血吸虫寄生在门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腹泻和脓血便,肝肿大与压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和腹水。36囊尾蝴病(cysticercosis)又称囊虫病,为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蝴)寄生人体各组织器官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囊尾蝴主要寄生在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脏等部位,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各异,轻重不一,其中以侵犯脑部最为严重。 37 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 HAART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合理而高效的联合用药被称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就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即两种核昔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和3TC,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等。 38斑疹伤寒结节流行性斑疹伤寒典型病理病变为斑疹伤寒结节,是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及其周围的炎性细咆浸润而形成的立克次体肉芽肿,可遍及全身。多见于皮肤、心肌、脑、脑膜、肺、肾、肾上腺、睾丸等。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学重点名词解释)为本站会员(亦***)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