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

  • 资源ID:178137448       资源大小:37.2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学生:某某某指导老师:某某某1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概述 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外渗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出现外渗现象后的处理手段。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静脉输液外渗,应提高专业技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效杜绝输液外渗的现象。 关键词 输液外渗;原因;护理措施;研究概述2静脉输液是根据病情将大量无菌液体或药物在严格的无菌操作过程下经静脉直接输入体内的方法,也是确保临床治疗的重要护理手段之一。通过静脉输液, 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 而且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状态尽可能保持正常, 为危重病员紧急抢救准备提供静脉给药通路,确保药物输入体内的需要1 。因此,作为护士静脉输液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操作,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当静脉输注液体外渗至血管周围组织时,也将会依液体种类对病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轻则引起局部皮肤肿痛,重则导致血管周围组织炎症以及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于造成组织坏死。所以为减 轻病员的痛苦,令患者早日康复, 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1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因素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 2 。当外渗现象出现时,不仅会影响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开展,更是会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和额外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导致外渗的种种因素,为预防此类现象出现打下基础。1.1 患者的实际情况1.1.1 新生儿 新生儿因全身均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紫青,一般与头皮进行静脉穿刺,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养影响,使其易3外渗。1.1.2 婴幼儿婴幼儿在穿刺过程中易发生哭喊,挣扎等不配合举 动,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的紧张言行会对护理人员增加压力,给 穿刺和固定工作带来难度,引发输液外渗概率要高于成年人,所造成伤害也较成年人更大。1.1.3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 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松弛,容易发生液体外渗;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各项 身体机能减退,行为控制能力减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针头移位或 静脉破损,加之,老年人反应迟钝,痛阈减低,也是造成外渗加重的 重要原因。1.1.4 重病患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3 。1.1.5 缺乏感知的患者此类患者可能接受了药物麻醉或是处于昏 迷状态,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不能正常地表达身体感受,如出现无意识肢体抽动等突发状况,很可能导致外渗现象,且病员无法表述机体疼痛,若未及时发现,会令机体损伤程度变得更大。1.2 护理人员技术因素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因素,专业知识不过硬,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选择血管失当,穿刺技术不熟练,这些行为将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出现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针头固定不当,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针尖顺静脉外膜划破血管壁,药液外渗于皮下。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给药方法不当,使用发生外渗概率4高的钢针,大力推药,忽略病人心理护理造成病人精神紧张、不合作等现象。1.3 理化因素包括输液时环境的温度,溶液中不溶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速度、时间、压力、针头对血管的刺激以及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 4 。1.4 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引起,主要药物包括: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长春新碱;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 5这些药物一般会影响血管周围渗透压,改变血管壁通透性, 或是多次施药后令静脉变得更为脆弱,因此将导致输液外渗的几率和风险大大增加。1.5 疾病因素1.5.1 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血管壁损伤大,静脉脆弱,难以穿刺。1.5.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1.5.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1.5.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1.5.5 凝血机能有障碍的病人,血凝块对穿刺针周围于血管壁之间5的间隙封闭不足, 导致药物、 血液渗漏。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血管内药液从针眼外渗。1.6 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怀疑,或第一次穿刺不成功,都会对护士 的心理产生影响, 护士自身就会质疑自己能不能穿刺成功,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可提高穿刺成功率。2 外渗导致的机体损伤类型在了解了可能导致输液外渗的各项因素后,护理人员应当进一步了解输液外渗对病人的身体所造成的损伤类型,从而做到及早预防, 对症下药,将护理工作做的更加扎实。2.1 血管损伤良好的血管是进行静脉输液的基础,而发生输液外渗时, 首先受到损伤的就是血管, 除了机械性的损伤, 还会随着外渗的发展产生其他损伤。通过动物实验形态学观察发现,注射液体及微粒从血管内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 可引起血管周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甚至发生堵塞 6 。2.2 局部组织损伤轻者会产生麻、肿、胀、痛等各种刺激性的机体反应,重者则会 在炎症和药物毒性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局部组织坏死, 尤以化疗药物的伤害性大。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关节僵直和功能性障碍。2.3 深度组织损伤6属于少数现象,由于渗漏量过大,导致皮下组织压力增高,压迫骨筋膜,阻碍血液循环,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废物堆积,改变血管通透性, 直至形成骨筋膜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2.4 累积损伤由于长期的输液史所产生的血管损伤及血管壁破坏,造成血管弹性差,穿刺难 7 ,易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3 输液外渗的预防方法在了解了输液外渗可能导致的机体损伤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外渗现象发生,对于缓解护理人员压力,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花费,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3.1 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在实际的日常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和就医患者的巨大数 量差异,使得向每一位患者详细地解释输液外渗的预防知识是不现实 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抓大放小”的方针,对于血管条 件好,有家属陪护的患者,进行简单说明,不可随意调整滴速,避免 大幅度活动等,并请家属帮助照看。而对于血管条件差,长期病史, 婴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 除了对家属的详细说明出现外渗现象的判断标准,若出现外渗则立刻通知护理人员,还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力争将危险降至最低。3.2 合理选择穿刺静脉为减少药物化学性刺激,应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血管。对7于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宜选择较粗的血管;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血液病、肿瘤等患者,需建立静脉使用计划;使用有发泡作用的药物,应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腕和肘窝部静脉。另外,应避开病变部位的静脉,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注意个体差异及不同疾病的血管特点 8 。除此以外,还应该遵从由远到近选择的原则。 如何正确的选择血管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局部位置解剖十分熟悉,才能确保选择血管时不会出现纰漏。3.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和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 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 交替使用,以避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确保针头留在血管内 9 。3.4 提高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训练,高标准严要求,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技术,提高穿刺操作成功率,争取一次成功。要注意避开活动量大的关节等处,且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避免出现机械损伤。若患者需要进行连续的静脉滴注,则可对双侧肢体交替使用以保护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83.5 正确的拔针方式输液完毕后,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 开皮肤的瞬间, 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10 。3.6 局部用药保护利用一些药物对血管的作用,使血管保持扩张状态,从而减少外渗,延长可输液时间,例如,使用硝酸甘油贴剂,凭借皮肤组织对硝酸甘油的良好透过吸收性,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4 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即使做了充分的预防工作,还是有可能发 生输液外渗的现象。因此,这类情况出现时,如何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进行妥善的处理,也是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必要的知识。4.1 更换输液部位护理人员在发现外渗现象的第一时间,就应当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清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11 。 并且在拔针时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 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另有临床实践证明,在关闭输液器开关的过程中,约有 0.2ml 被挤出,而通过拔针时预先折叠距头皮针针头 2cm处的输液管,仅挤出 0.01ml 液体, 几乎不引起局部肿块增大,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采用。94.2 热敷早期且范围小者可进行局部热敷,主要用于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药物渗漏, 但禁用于化疗药物外渗 12 。其原理是通过局部升温,扩张血管,改变血液循环状况,从而减轻水肿,促进机体恢复, 对于由其他血管收缩剂导致的外渗同样具有处理效果。该方法成本低廉,效果较好。4.3 冷敷适用于早期局部非炎症性水肿,可以起到收缩血管,减少渗漏, 麻痹末梢神经, 减少痛苦的作用, 对于红霉素和抗肿瘤药物外渗同样有效,但在采用该方法时应注意控制温度,防止冻伤。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温度,不仅可以减少局部余热对周围活力组织的继续损伤, 而且可以降低局部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13 。4.4 局部封闭适用于化疗药物外渗, 可用利多卡因100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 4ml 在包块底部选择三个点平行于皮肤进针,从而更好地阻止外渗药液与组织结合。其中,利多卡因有麻醉,止痛,轻微扩张血管的作用;地塞米松可以 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减少炎症因子的扩散,阻碍磷脂酶a2 的活性,中断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14 。4.5 中医疗法适用于长期注射的药物导致的注射部位静脉壁炎性渗出,一般采10取外敷的方式进行处理。4.5.1 马铃薯外敷可采用具有化瘀散结、理气止痛功效的马铃薯片敷于患处,既可以治疗外渗,还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病几率。4.5.2 芦荟涂抹外敷芦荟属于百合科植物,味苦而性寒,具有清 热解毒, 散瘀利血的功效, 其中富含的多种化合物对于解决输液外渗问题都具有一定作用,比如, 芦荟乌鲁新可以覆盖于炎症表面促进细胞再生;芦荟酊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异柠檬酸可以扩张血管, 加强血液循环; 芦荟素更是可以增强血管壁弹性。在药效良好的基础上,使用芦荟处理还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上,只需洗净后,去除刺及表皮,每1h 涂抹 2 4 次,若是患处情况较为严重,还可以结合每1h 外敷 1 2 次的方法进行治疗。4.5.3 如意黄金散 而针对静脉炎外渗, 还可以采用如意黄金散 15g 置于无菌容器内,用食醋调制成糊状,先用 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待干,避开穿刺点 1.5cm 将调制好的如意金黄散均匀涂于患处, 厚约0.5cm, 范围超过患处1cm,穿刺点外用1.5cm×1.5cm 无菌干燥纱布覆盖,用保鲜膜将涂药处覆盖,胶布固定,2 小时后取下, 1 天 2 次 15 。4.6 其他处理方法依照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灵活地选择其他更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例如,某医院在临床中以早期常用的95%酒精为溶剂,加入了牛黄解毒片作为溶质,使药棉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用塑料布包 裹固定,保持患肢抬高,24h 内即可见效;或者是合理地利用药物相11互拮抗的特性, 以此对抗外渗药物的损伤效应,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对机体的损伤;或是采用联合疗法,对坏死局部组织进行手 术切除, 对于水疱进行抽取后再进一步处理,佐以超短波理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护理4.7 建立外渗处理记录在发现了外渗现象并进行处理后,应当详细记录下外渗药物的名称,发现时间,注射部位,渗出范围大小,患者的局部观察,处理措施,主治医生等信息, 方便日后的跟踪治疗和出现事故时的调查和追究。4.8 心理指导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要充分考虑患者 的感受, 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告知其关于外渗处理的重要性,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抛开 思想压力,争取早日恢复健康。5 小结护理工作关系着病人的健康,护理人员更是医院和病人交流的纽 带,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把护理工作做 好,不仅仅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十分熟悉,专业技术十分熟练,更要关心患者的内心健康,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关心患者,充分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消除患者的抵触心理,缓解患者与医院之间的冲突, 这不仅对预防静脉输液外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后漫12长的护理生涯中也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单就输液外渗这个问题来看,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进行定时巡视,一旦出现任何外 渗,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而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输 液史,在病历不够充分详细的情况下,对我们开展预防工作是有利的;在对静脉输液外渗治疗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患者和条件, 选择效果好成本低的方式来进行外渗处理,通过自己的努力, 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静脉输液外渗是一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只要有静脉输液,就会有药物外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努力 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密切观察输液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6 致谢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吕长淮老师。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 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她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 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吕老师专业知识, 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使我受 益匪浅。本论文的完成,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 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宿州电大对我的培养,感谢电大所有老师及同学对我的帮助。最后要感谢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作者。13参考文献1 范晓燕,齐海峰 .静脉输液临床潜在问题的观察及护理措施J.中国健康月刊:B,2011, 30( 12): 170-171.2 李静凯 .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 (30):123.3 金植芬 .临床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 ( 18) :216.4 赣利, 李进英 . 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2, 17(1):78.5 穆云侠 .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11):2624.6 林桂荣,刘京凤,王恒珍.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1998,3 ( 2) :71.7薛银芳 . 输液外渗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0 , 5(4):919.8 许永华 ,李桃兰 . 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防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15):164.9 戴建华 . 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J.南方护理学报,2004, 11 ( 1) :10-11 .10 郭晓红 .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2): 288111 布丽萍 .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66.1412 张丽华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 ,2009,38 卷(8):757.13 陈莉莉 . 两种方法处理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J.临床护理杂志, 2010,9 (2):78.14 周书萍 . 静脉输液外渗对机体损伤的防止进展J.全科护理,2010,8 (2): 453.15 张磊, 岑金梅 , 梁香梅 . 金黄散外敷用于胺碘酮致静脉炎J.护理学杂志 ,2007,15(22):6.15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为本站会员(li****20)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