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现代文学讲稿(笔记、练习、答案、考题)

  • 资源ID:157921996       资源大小:513.59KB        全文页数:2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现代文学讲稿(笔记、练习、答案、考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莽原和未名社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冯至等人。沉钟社1925年创立,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是一个专门做情诗的团体。2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也有了较快发展。1907年由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曾上演黑奴吁天录。话剧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五四”文学革命后,“爱美剧”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期。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成立。19211927年的现代文学,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开始萌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是20年代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迥异的一个诗人群体。穆木天、王独清在关于新诗的通信中提出了著名的“纯诗”观念。1923年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倡导革命文学。“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茅盾、郭沫若、郁达夫、鲁迅等开始与革命文学靠拢。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与胡适);1919年到1922年,“整理国故”之争;1924年,语丝与现代评论之争。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鸳蝴派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梨魂、广陵潮等,主要刊物礼拜六。受到文学研究会等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学衡派。因学衡杂志而得名,吴宓、梅光迪、胡先骕为其主将,反对言文合一,反对新文化运动。甲寅派。因甲寅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章士钊,提倡复古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原因。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将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阳翰笙等。太阳社有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张: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工具性,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主要错误:对中国社会缺乏准确分析,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任务、对象存在错误观点;夸大文学作用;宗派情绪浓厚。革命文学论争的双方:创造社与太阳社;鲁迅和茅盾。革命文学论争产生了积极的后果。1930年左联成立于上海,这是左翼文学的统一战线组织,主要刊物北斗、萌芽。1936年左联解散。左联主要贡献:组织各种团体,推动左翼文学发展;同国民党文化“围剿”展开斗争;重视理论批评,研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重视培养文学青年。主要错误: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机械论;组织上的关门关义、宗派主义。1930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两个口号的论争。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1936年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文艺界达到广泛团结。第四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思潮及其论争(19271937)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得与失: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其中掺杂了“左”的机械论的错误,这集中表现在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和文学与群众的关系上。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诗歌会的创作方面。与革命文学思潮相比,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或文学脱离政治的自由。30年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潮主要有“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京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刊物有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要求艺术和政治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京派以“乡村中国”为其主要创作内容。“论语派”因林语堂创办的论语杂志而得名,提倡幽默、闲适、性灵的文学。后期新月派也提出了超脱的文艺观,崇奉“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以“人性论”来攻击无产阶级文学,遭到鲁迅及左翼作家的批评。“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他们极力反对文艺的阶级性而誓死捍卫文艺的自由。左翼作家对其进行批判。1932年张闻天发表文章,既批评了“留声机”论也批评了非政治主义的观念。1930年到1931年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属于国民党的右翼文学组织,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意识,遭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批判。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更加壮大,浪漫主义思潮大为减弱,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现代诗派是30年代较为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主要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进行诗歌创作。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小说深人、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及性变态心理。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刘呐鸥。他们的小说用缤纷的色彩和快速的节 奏来表现半殖民地的病态文明,注意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感觉与印象。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371945)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迅猛发展。1938年,“文协”成立于武汉。其会刊抗战文艺是战时历时最久的刊物。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文艺大众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等小型作品涌现,缺点是流于概念化和内容空疏。1938年后,郭沫若等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租界的文艺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表现为杂文和戏剧创作。杂文有唐弢、柯灵等“鲁迅风”杂文创作,戏剧有阿英的南明史剧等。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然存在。1940年前后发生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为主,葛一虹则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胡风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40年代最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风格。1945年发生了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仍处于主潮地位,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则处于较弱地位。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仍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辛笛、陈敬容等人,他们的创作较多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的艺术技巧,其作品标志着现代新诗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战国策派因1940年陈铨、林同济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它们宣传法西斯主义与权力意志,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1938年梁实秋发表了文艺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受到张天翼等作家的批评。第六节 解放区文学的兴起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2年5月,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解决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从生活、思想、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的途径,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讲话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它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新秧歌运动出现;大批作家深人生活;出现了一批主题和题材新、人物新的作品。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现实主义成为唯一思潮,一花独放,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黯然失色。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解放区文学成为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艺术方法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和开放性,产生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的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开展了整风运动。王实味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其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批评。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国统区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开始进人当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6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文学讲稿(笔记、练习、答案、考题))为本站会员(博***)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