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病学考点

  • 资源ID:144507644       资源大小:5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病学考点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病与性传播疾病本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是由经验丰富老师根据历年来考试重点、难点、必考点以及结合未来考试方向总结而成。通过认真复习本套资料可以轻松应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下载本资料后可免费获得题库一个,学习当中如遇到问题还可享受本作者老师解答辅导。传染病总论一、感染过程的表现:有五种1、病原体被清除;2、隐性感染:最重要,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3、显性感染:是五种过程中发生率最低的,是最易识别的;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进入人体后,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但没有症状,可以不断将病原体排出,是许多传染病重要的传染源。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长期潜伏于体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病原体不排出;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流行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1)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病原体携带者或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呼吸道:非典、流感; 消化道:霍乱、甲肝、菌痢;亲密接触:炭疽、钩体病; 蚊虫叮咬:乙脑、疟疾;输血:丙肝、艾滋; 垂直感染:乙肝,艾滋;三、传染病的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1、流行病学特征:散发:等于常年发病水平;流行:发病率超过常年发病率的数倍;大流行:短期内迅速传播,波及全国甚至超过国界;暴发: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2、感染后免疫:复发:疾病已经进入恢复期或近痊愈,病原体再度繁殖,症状再现;再燃:临床症状缓解,但体温为正常而复上升,症状略加重者;四、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对于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发现甲类和甲类管理的传染病(非典、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H1N1流感、肺炭疽),城镇须在2小时内报告,农村不超过6小时;发现乙类传染病,城镇须在6小时内网络直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发现丙类传染病,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快上报; 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一)、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RNA病毒;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抗-HAVIgM抗体很快出现,提示近期感染;抗-HAVIgG抗体,提示既往感染;二)、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电镜下血清中有三种形式颗粒,大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有三套抗原抗体系统:1、HBsAg与抗HBs:HBsAg本身无感染性只有抗原性,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提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2、HBeAg与抗HBe:HBsAg是病毒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指标,传染性高;抗HBs说明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低;3、HBcAg与抗HBc:HBeAg,临床常检测不到,抗HBcIgM提示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HBsAg、HBeAg与抗HBc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1.3.5大三阳);HBsAg、抗HBe与抗HBc阳性,提示病毒复制减低,传染性弱;(1.45小三阳);三)丙型病毒性肝炎(HCV):RNA病毒,抗HCV无保护作用,是感染丙肝的指标;四)丁型病毒性肝炎(HDV):是一种缺陷的嗜肝单链RNA病毒,常与HBV重叠感染;五)戊型肝炎(HEV):RNA病毒;二、流行病学: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1、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粪-口途径传播;2、乙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可经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生活传播等;3、丙型肝炎:以输血或血制品传播为主;4、丁型肝炎:同乙肝;5、戊型肝炎:粪-口传播;三、临床表现:各型肝炎的潜伏期:甲型肝炎2-6周,乙型肝炎1-6个月,丙型肝炎2周-6个月;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一)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甲肝、戊肝不转为慢性;急性黄疸型肝炎:总疗程2-4个月,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二)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急性发作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异常;三)重型肝炎(肝衰竭):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每日上升17.1umol/L;分为急性重型肝炎(病程2周内)、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15天-26周)和慢性重型肝炎(发病半年以上);四、诊断:检测病毒标志物及影像学等;五、治疗:除急性丙肝外,应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可用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乙肝重型肝炎患者HBV复制活跃,HBVDNA105拷贝/ml,应尽早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以核苷类药物为主,一般不使用干扰素;六、预防: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注射疫苗,被动免疫用免疫球蛋白;暴露于病毒之前或潜伏期最初两周内肌注甲肝疫苗,可防止甲肝早期发病,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用于职业暴露和母婴阻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病原学:汉坦病毒;2、传染源:鼠类,如黑线姬鼠等;3、病理生理:可引起休克、出血和肾衰竭;原发性休克:发病3-7天出现的低血压休克,主要原因是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管容量锐减所致;继发性休克:少尿期出现,主要原因是肾功能衰竭,水盐平衡失调、继发感染和大出血等;4、临床表现:典型表现:发热、出血和肾损害;1)发热期:三红(皮肤充血潮红见于颜面、颈部和上胸部,醉酒貌)、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粘膜出血点;2)低血压休克期: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3)少尿期:可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严重者脑水肿;4)多尿期:尿量大于2000ml;5)恢复期:5、实验室检查: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一般为10-20%,对诊断有参考价值;确诊:特异性IgM抗体检测:1:20为阳性,IgG抗体1:40为阳性;1周内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6、治疗:原则:三早一就一少: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少搬动;发热期预防DIC,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少尿期肾损害透析,多尿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恢复期补充营养; 流行性乙型脑炎(助理不考)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得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1、病原学:乙脑病毒;2、传染源: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传染源是猪;3、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4、易感人群: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5、流星特征:有严格的季节性,一般集中在7.8.9三个月内;6、病理变化:脑膜病变较轻,脑实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脊髓病变轻;7、显微镜下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噬神经细胞现象);软化灶形成(特征性改变);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形成血管套;小胶质细胞增生;8、临床表现:1)根据病情轻重,乙脑可分为4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暴发型);2)临床表现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极期可出现高热、呼吸衰竭、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9、诊断:1)血象: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80%以上,核左移;2)脑脊液检查:澄清,白细胞增多,蛋白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3)病原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IgG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或检测乙脑病毒抗原、特异性核酸可确诊; 钩端螺旋体病(助理不考)简称钩体病,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腓肠肌疼痛,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炎和肾功能衰竭等。1、病原学:钩端螺旋体。2、流行病学:其主要传染源为鼠类、猪和犬。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水田作业,钩体叮咬);渔民、屠宰工人、从事野外工作的年轻人等感染机会多;3、病例变化: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4、临床表现:早期:可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腓肠肌疼痛较特异)、乏力、眼结合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与压痛;中期:可分为数个临床类型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病情最重、病死率最高)、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后期:有后发症出现,常见的有: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眼后发症;5、辅助检查和诊断:1)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简称显凝试验或凝溶试验)是临床最常用的试验。病后一周出现阳性,效价400或在早、晚期两份血清比较,效价增加4倍有确诊意义。2)特异性抗体检测:6、治疗:1)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6-8小时一次;2)赫氏反应的诊断:钩体病患者在首剂青霉素G治疗后0.5-4小时,因钩端螺旋体大量裂解,释放毒素引起的病情加重反应。患者突然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热退,可伴血压下降或休克,部分患者因此病情加重,诱发弥漫性出血; 伤寒(助理不考)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一、病原体:伤寒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中的D群,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胞壁(O)抗原、鞭毛(H)抗原和多糖毒力(vi)抗原。二、病理变化: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粪-口感染途径;四、临床表现:1、临床分期:分为四期。可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及恢复期:初期: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畏寒,稽留热;极期:持续发热,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充血性)、肝脾大、中毒性肝炎等;伤寒的主要并发症:肠出血和肠穿孔;肠出血:最常见,多见于病程第2-3周;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2、特殊情况:再燃:部分患者于缓解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又重新升高,持续5-7天后退热;复发:经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五、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2、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可确诊;3、骨髓培养:最准确;出现时间与血培养时间相仿;可确诊;4、粪便培养:病程3-4周阳性率最高;5、肥达试验:1)“O”抗体凝集价在1:80,“H”抗体在1:160,或O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的升高,才有辅助诊断意义;2)“O”抗体升高只支持早期沙门菌感染,不能区分伤寒和副伤寒;3)“H”抗体升高而“O”抗体不增高-从前患过伤寒或有伤寒疫苗接种史,也可能是其他发热性疾病所指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病学考点)为本站会员(百***)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