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年行政法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 资源ID:143927396       资源大小:302.8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历年行政法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简答简答 1、信赖保护原则在许可法中的体现 许可法第八条中的体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 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 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 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 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该依法给予补偿。 2、简析行政行为的无效和撤销 3、代履行(代执行) 4、 处罚法中的简易程序 5、如何理解规章在行政审判中的参照(不知道) 7、行政程序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弃了) 9、行政裁决的范围 10、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授权与委托的区别 11、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2、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13、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和性质 14、行政诉讼的特征 15、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 16、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具备的条件 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申请人。 即申请必须在复议申请中, 明确指出实施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 为的行政机关是谁,是一个,还是几个?否则,复议机关的复议活动就无从进行。 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属于申请复议范围。 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指单行法律、法规对申请复议条件的特别规定) 。 1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行政案件的收案范围 18、接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应当具备的条件 19、比例原则 20、 许可法规定的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四个) 21、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22、行政法的法源 23、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合同的涵义: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 与其他 行政主体或者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行政合同的特征: 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或者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合同属于一种双方的行政行为。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 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享有优益权。监督权、指挥权、 单方解除 权。 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履行行政合同发生的争议, 受行政法调整, 根据行政法有关规 则,通过行政法上的救济途径(复议、诉讼)予以解决。 24、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 25、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排除事项 26、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7、行政授权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授权, 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明确可以授权的情况下, 依法将自己享有的管理社会 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授与其它单位或组织的法律行为。 行政授权有以下特征: 行政授权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成为行政授权的主体。 授 权行为的客体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如公路法第八条第四款规定: “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 责。 ” 被授权的主体是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有关行政机关和无行政管理权 的其他组织。如: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由 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警告、五十元以下罚款,可以 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 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 决。 ”这里的公安派出所和乡镇人民政府原本没有治安处罚权,但经公安机关的授权,他们 就拥有该项权能了。 行政授权的形式,可以是命令、决定等文体形式,也可以是合同形式等。 实践中上级 对下级的有关号召,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看成是授权的特殊形式(如乡政府号召村委会对 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监督等)。 28、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具备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9、行政诉讼法为何确立被告负责举证责任的原则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基础是公平原则和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公平原 则要求举证责任在原告、 被告之间的分担应当符合各自的能力要求, 符合权利义务要求, 并 给予弱者一定的保护。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的分担规则是 “被告对其做出的具体 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 ,原告负一定的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是由被诉的行政机关承担的, 被告应举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 据的事实和规范性文件,以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是行政程序证明责任的延续和再现。 无论原告还是被告, 都想通过 诉讼来维护其在行政程序的主张。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机关处于主导地位, 实行职权调 查主义。 这意味着行政机关应积极主动的调查一切与行政决定有关的事项, 行政机关在合法 的调查范围内可以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 这样就造成了: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多样性, 查证 举证能力强;行政机关证据调查的专业化, 有很强的证据取舍和解析能力; 行政机关掌握着 多数的行政证据。 这种状况的存在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 同时构成了行政程序和 诉讼中行政机关负主要举证责任的原因和基础, 成就了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中负 主要举证责任的可能性。 其次,从行政诉讼的属性分析。 诉讼的目的影响着举证责任的分担。 因为举证责任是诉 讼中的一项制度,其设计必然要遵循目的、体现目的、实现目的。行政诉讼的目的,一是保 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控制行政权, 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二是保障行政权。行政诉讼的本质 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衡, 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通过控权达到保护相对人合法权 益的目的。这体现在举证责任上,主要是要求行政机关为其主张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30、有独三处于何种诉讼地位?为什么 31、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32、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做出缺席判决 33、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 承担行政责任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34、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的基本内容 法律依据:有无法律依据是决定行政组织法是滞合法的条件之一。 隶属关系: 指行政机关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以及它们之间的权责关系, 这是行政管理体制的 组成部分。 职责权限:行政权力的范围, 即该机关的权限,明确划分职责权限,是行政管理最基本的 原则之一。 只有规定了明确的与其他机关不同的职责权限, 行政机关才能独立并有效地工作。 任职期限:行政机关组织法对于行政首脑任职期间应有明确的规定, 不能过长,也不宜过 短。 机构设置:指行政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 行政组织法对此应作出明确规定, 一般采用列举 式和概括式。 人员编制:指行政机关的人员定额及各种人员结构, 人员定额是数量限制,人员结构是各 类人员的合理比例,人员定额和合理结构,是行政机关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 也是任用国家 工作人员的依据。 35、一般行政监督的种类 36、行政违法的特征 行政违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违法仅指行政主体的违法, 广义的行政违法还 包括行政相对人违法。我们采用狭义说。据此,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 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这一概念反映了行政违法的三大特征: 与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不同, 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上的违法行为。 任何组织 和个人只有当他们以行政主体身份或以行政主体名义出现时, 他们的违法才能构成行政违法。 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首先,行政违法具有违法性, 它 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 侵害了受行政法保护的行政关系, 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其次, 行政违法在性质上属于一般违法,其社会危害性较小,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行政违法是依法必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并依照法律 规定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37、 处罚法对于行政处罚设定的规定 38、行政裁决的范围 40、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 41、对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理解 -2013- 42、行政机关的特征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设置的、 行 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也叫国家管理机关,简称政府,是国家机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法最主要的主体。 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它对国家权力机关 负责,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具有以下特征: 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 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 国家行政机关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的组织。 43、被授权组织 44、撤销判决的适用条件 46、 行政许可法第 13 条关于行政许可范围的例外规定 47、行政诉讼中原告的证明责任 - 48、行政处罚的“罚执分离”原则 49、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 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 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 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 行政机 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 管理关系时, 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 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 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政府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 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政 府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 协调性机构, 它们仅负责管理、 协调内部事务, 并不对外行使职权, 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 因此不具 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 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 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 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 购买办 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 其身份是行政主 体。 在不同的活动中, 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 在行政法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 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 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 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 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 在行 政法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 公共职能不断扩 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 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政法上 的行政主体地位。 50、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 论述论述 1、比例原则 2、论述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原则 3、论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行政构成要件 4、论述行政行为撤销的要件及其法律后果 5、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与构成要件 6、论述行政法基本原则 7、论述行政行为的效力及其变动 8、我国执法机关有哪些行政违法行为,如何提高执法水平 常见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规范错误、违法规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行 政失职等。 提高水平的方法:随意来,最好提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尤其是依法行政原则。 9、论述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 10、论述行政相对方的法

注意事项

本文(历年行政法简答论述题目汇总)为本站会员(1527****560)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