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doc

  • 资源ID:143576196       资源大小:23.8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doc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将举行一系列盛大的纪念活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以自己的政治主张、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一、积极倡导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唤醒民众爱国意识,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9月20日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这些宣言和决议,揭露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民众起来赶走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的解放与独立。1932年4月,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组织民众,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到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战的主力。1934年7月,中国共产党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积极准备北上抗战。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开辟了吉东、北满、东南满三大游击区,同日伪军进行了几千次战斗,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支援和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第二、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推动者。1935年8月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宣言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卖国内战政策所造成的民族危机,论述“九一八”以来爱国将士、民族英雄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救亡图存,在伟大精神和必胜信念之后,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战线,宣言提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力出力、有专门技能出专门技能”的口号,把地主、资产阶级、一切军队都包括在统一战线之中。 “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为全国团结抗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第二天,毛泽东领导的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再次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至此,中共中央极力促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实践者。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在抗战中与国民党真诚合作,带动了各方面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在对日作战中,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和英勇奋战,不仅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而且在太原、徐州等会战中,很好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实现了两党军事上的友好合作;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抗战,并且通过公开合法的身份,同国民党官员和将领、地方实力派领导人、华侨及工商界爱国人士等广泛接触交往,宣传团结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这些工作都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发展。第四、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维护者。抗日战争时期,尽管国内阶级矛盾依然存在,但由于民族矛盾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阶级斗争必须服从民族矛盾。因此,从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并且依靠这一原则,既妥善处理了国共之间的关系,维护了合作抗日的局面,又没有束缚自己的手脚,这“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武汉沦陷后,伴随国民党磨擦的加剧,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主张,并在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效策略。皖南事变发生后,面对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以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博大胸怀,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国民党顽固派,则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斗争的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这些重要的策略原则,对全党在复杂的斗争中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事实说明,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野心,警醒了那些尚在沉睡和被蒙蔽的国人;第一次喊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唤起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第一次庄严宣告了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开启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维护,为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二、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坚持和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道路决定命运”,通过科学分析敌我双方,中国共产党提出动员和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指明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早在1936年7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中,就提出了通过持久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方针。全国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在1937年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运动战”,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把游击战争“坚持到底”,建立抗日根据地。并明确表示,“在战争问题上,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条件说来,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游击战争在敌后的开展,促成了战略相持阶段的提前到来。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敌后战场上迅速展开,相继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占领的一些交通要道和大中城市形成“反包围”的军事态势。其次,敌后游击战争把大量的日、伪军拖在敌后战场上,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平原、山岳和湖沼等地区广泛地开展起来。他们以自身伤亡40余万人的代价,取得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的辉煌战绩,同时打破了日军先确保占领地域的“治安”,消灭中共抗日武装及其根据地,从而摧毁各敌后战场,然后再抽出兵力集中全力进攻正面战场的企图,使日、伪军的兵力深陷在敌后战场上。第三,游击战争变日军后方为前方,极大地破坏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日军的“以战养战”政策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到了1943年,日军在占领地域仍然不得不为一些重要军需物资的开发担忧。日军的战斗详报不得不承认,中共武装力量“对破坏重要的战争资源地区及设施的策动渐趋激化,其手段也更加巧妙、恶毒”,不可等闲视之。八年抗战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在敌后战场表现出了“很大的威力”。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三、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和开辟了广阔的解放区战场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战略上造成对日本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迫使日本侵略者基本停止了在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战略进攻。从抗战全局来看,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进攻对象,实行反复“扫荡”和“清乡”,“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有33.2万人。到1942年,八路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在抗日根据地聚集起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于1945年8月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根据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八年的艰苦抗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力量由小到大,不断发展,逐步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和主要力量,解放人民、收复国土的光辉历程。四、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和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抗日的武装斗争中。“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多次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声明,坚决主张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干部,组织和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刻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在华北抗战最危急的时刻,在国民党军队大批南撤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把自己领导的八路军个主力师,全部开到抗战前线,振奋了中华民族的士气。在1940年国民党对长期抗战产生动摇、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一部分国民党人和相当数量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投敌的严重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动“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1944年春的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退中,中共又用敌后战场的局部胜利反攻,来鼓舞和坚持着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残酷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付出了重大牺牲,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注意事项

本文(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doc)为本站会员(marr****208)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