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南开大学外国文学离线作业(20.09)

  • 资源ID:141876153       资源大小:2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南开大学外国文学离线作业(20.09)

装 订 处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9) 外国文学主讲教师: 王旭峰学习中心:_ 专业:_姓 名:_ 学 号:_ 成绩:_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15)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1. 论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2. 论巴洛克文学3. 论十七世纪法国文学4. 论弥尔顿失乐园5. 论法国启蒙文学6. 论歌德的创作7. 论十九世纪的英国诗歌8. 论普希金的文学创作9. 论美国小说10. 论安徒生的童话11.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12. 论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3. 论左拉的文学创作14. 论莫泊桑的短篇小说15. 论契诃夫的戏剧二、论文写作要求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3、不接受纸质论文。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论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有两大威就:揭露暴君统治、遣责独哉政治;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莎士比亚的悲剧虽然弥漫着阴郁的气氛,但作者依旧有对于人类未来的信心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揭露暴君统治、谴责独裁政治,是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创作的早期,莎士比亚在作品中曾显示出这样一种倾向:王权似乎是一个组织得比较公正的组织, 是个能够调和不同个人和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政权。这就使他在描写王权和封建斗争时总是同情国王站在国王一边。不过,这并不等于说他崇拜王权,崇拜坐于王座上的每个国王。正因如此,他才有可能指出坐在王座上的也有罪人。关于这点在早期的历史剧理查三世就表现了出来。理查三世出身约克王族。他野心勃勃,对人间的太平极端仇视。为了实现夺得王位的目的,他不接受任何道德原则的制约。他把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敌人,干任何罪恶都毫不踌躇在通往王位的道路上躺滿了他的对手和可能凯覦王位的尸首。他完全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尊荣的王位,固然是要获取的目的,但他不止是对王位情有独钟,同时对充满杀戮的斗争过程也有特殊兴趣。因此他喜欢不断给自己提出艰难的任务,以胜利完成为乐事,并借以证明自已比别人更有力量。比如,以他的权势地位,他可以娶他看中的任何女入为妻可他觉得这太不够刺激,一定要设法使被自己杀害的人的妻子成为自己的夫人。这个人做事在通常的情况下,大都横来直去,为所欲为,但必要时也要曲径通幽的手段。比如,为了让自已名正言顺地登上国王宝座,他专门导演了市民代表团请愿的假戏。由此可见,这形象不仅具有封建贵族的专横残暴,同时拥有资产阶级冒险家的奸诈险恶。可以说他是集世间罪恶于-身,生来就是为了“将人间变成地狱",制造血腥的时代的。最后,被杀害者的鬼魂-个个出现在他面前也没有吓住他,也没能使他对自己残酷的一生产生一点点悔恨之情。唯-使他不安的是孤独: "我要绝望,没有一个人爱我;如果死了,没有一个入怜我"直到终了,在战场上兵败弹绝他还在疯狂地呼喊:“一匹马一匹马,我的王位换一匹马" ,挣扎着到最后一口气。对于这种把王权视为个人专横的工具的暴君,莎士比亚的刀笔是绝不留情的。正是由于莎士比亚不是-个对王位和王位的代表者死心塌地的崇拜者,他才有可能在其更加深刻地认识现实的阶段创造出-系列暴君形象。哈姆莱特中的重要人物克劳迪斯,是莎士比亚笔下坐在王座上的最阴险的“恶棍"。为了达到出人头地,成为万民之长的目的,一般人都普遍遵循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他来说不存在。他是个篡夺王位的奸贼,一个“凶狠、奸诈、乱伦荒淫的坏蛋"。他用奸计谋杀了王兄、夺取了王位,还无耻地占有了王后一自己的嫂嫂。哈姆莱特说,他是个“脸上堆着笑的可恶的奸贼",“-个冒充国王的小丑,一个窃国盗位从一付架子上偷下了宝贵的王冠,装进了腰包的扒手”。这个人干尽了伤天害理的勾当却装成一副仁爱贤明的样子。初次出场时,他俨若仁君慈父,明明是个货真价实的篡权夺位之徒,却自称是听取了朝臣们的意见,一致拥护他登上王位的。他明明在盘算暗害王子,外表却装出慈父的假象。这个人阴险狡猾,笑里藏刀,哈姆菜特的概括非常准确:“笑嘻喀,笑嘻喀,却是个恶奴。”他用卑鄙的手段夺得王位之后,又制订、推行- -套狡猾的维持统治的办法。他一登上王位,就积极准备对揶威的战争。天天铸造钢炮,向外购买军火。通过备战,使“军民不得安息",以此转移国内视线。为了维护其非法统治他还两次施展借刀杀人的诡计,企图置真正的王位继承者哈姆莱特于死地,一了百了地根除动摇自己国王宝座的后患。如果说,克劳迪斯是个坐在王位上的彻头彻尾的坏蛋,李尔王中的李尔形象则有所不同。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悲剧的剧情开始之前,即就“前情“来讲,他曾经开创英国的基业,是一位统一和英明治理英伦三岛的贤明君主;戏剧开始时,由于长期无尽的尊荣和无边的权力的异化他已蜕变成为昏庸的暴君;但随着悲剧情节的演进,他经历了大、二女儿的背叛和虐待,受尽了迫害、备尝了疾苦,他终于幡然悔悟,蜕变新生。悲剧帷幕一揭开,李尔王的表现和作为完全是个暴君。他身居王位上作威作福,异想天开,要三个女儿竟相比赛对自己的爱,以便据此作为给她们分配国土的准绳。实际上,是要女儿们屈从于他个人的威严大女儿争着说:“父亲,我对您的爱,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的空间和广大的自由;超过-切可估价的贵重的事物;不亚于赋有淑德、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不曾有一个女儿这样爱过他的父亲,也不曾有一个父亲这样为他的女儿爱过;这-种爱使唇舌失去能力,辩才无所效用;我爱您是不可以数量计算的。"二女儿吕甘也抢者表示:“我跟姐姐是一样的您凭着她就可判断我。在我的真心之中,我觉得她刚才所说的话,正是我爱您的实际的情绪,可是她还不能充分说明我的心理:我厌弃一切凡是敏锐的知觉所能感受到的快乐,只有爱您才是我无上的幸福。”只有小女几科第丽霞与两个姐姐不同,她说: “我是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您是按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我的姐姐们要是用她们整个的心来爱您,那么她们为什么要嫁人呢?要是我有- 天出嫁了,那接受我忠诚的誓约的丈夫,将要得到我的一半的爱,我的一半的关心与责任;假如我只爱我的父亲,我一定不会像我的姐姐一样再去嫁人的"。面对这些回答,谁的爱最实在、最可贵,凡是具有一点理性的人,都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可是,李尔却作出了一个背乎理性,也不合常情的决断:对小女儿的“爱父若夫”的回答,大为靂怒,竟将科第丽霞贬逐,剥夺继承权。李尔的这种作为,又绝非偶然的愚钝。登上王位之后,长时间里,处于无尽的尊荣和无边的权力之中,使他逐断把国土王权视为个人财富看作博取女儿奉承的赏赐,毒化了他的理性、异化了他的亲情他变成根本听不见大臣劝谏的,刚愎自用、性情乘僻的暴君。他的头脑里,只有-套陈腐的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认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人身隶属关系是绝对永存不变的,而对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新的利己主义原则则一无所知,因而引发一场惨绝人囊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大都流溢着激愤情绪,弥漫着阴郁气氛。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定莎士比亚的世界观已完全陷入悲观主义的泥潭。因为,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理想本身并非已完全绝望深感失望的是他的理想还不具备可以全面实现的环境。他始终保持着对人类未来的信心和对于美好生活原则最后一定胜利的信念。这种情况在他这时期的儿部著名悲剧中都有着或浓或谈的暗示。在悲剧哈姆莱特冲,哈姆莱特的肉体虽然遭到了毁灭,但他不仅对所有邪恶势力的代表者和协从者都给予了应有的惩罚,而且在临死之前还嘱托好友霍拉旭向人民传播他的故事。这是主人公最后遗嘱:他把消灭邪恶和重整乾坤的未尽事业,寄希望于后来者的身上。奥赛罗在明白了妻子苔丝德梦娜是清白无瑕之后果决地拔剑自刎,决不是处于绝望之中的一种消极行动,而是深深感悟了自己杀妻的鲁莽行为,已铸成了无可挽回的错误,已把自已置于非正义的一边,为了正义的胜利,除了处决自已,已是别无选择。李尔王里,昏庸的李尔,经历了被遗弃、被出卖以及种种苦难的煎熬之后最后清醒了过来,真正认识到了谁是心口如一真心爱他的。他从那个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科第丽霞身上重新感受到应有的惩罚,而科第丽霞的忠心爱意则召示于天下。

注意事项

本文(南开大学外国文学离线作业(20.09))为本站会员(1551****360)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