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 资源ID:131383131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摘要:文章论述我院以人才市场需求确定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将人才市场认可的、权威的技能认证课程纳入到我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学历+技能型的“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根据我校和专业具体情况,给出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措施,确保该人才培养新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关键词:网络工程;培养模式;建设措施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校也不断增多,其中以工科类院校为主,另外还有理科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目前,我国已有143所高等学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大学类高校有89所(其中211类的大学有21所)、学院类高校有54所。从地理分布来看,网络工程专业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的高校。其中,广东省最多,有16所高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省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极大。但是由于教育部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没有规定统一的专业规范,因此各高校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等方面都不太完善。2010年,我校网络工程专业通过了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拥有了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经过4年的建设,网络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学生课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相关专业的特点、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相关兄弟院校的经验、人才市场需求,进一步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符合新的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形势要求的网络工程专业“1+X”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地方经济建设和我校网络工程专业的生存发展、特色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1+X”人才培养新模式有计划地将人才市场认可的、相关权威技能认证的考试内容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获取“1”个本科学历的同时,具备获得“x”个权威技能认证证书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1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针对广东省和茂名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工为主,石化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强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经过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国际知名企业网络工程师认证课程体系的学习,能系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网络工程实践能力和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成为具有网络规划构建、网络安全设计和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或嵌入式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面向石化行业的网络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2课程体系设置2.1科学设置培养方案课程模块,确定培养方向首先,我们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然后,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广东省教育厅“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计划”、我校制定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我校培养应用型本科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划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素质、特色模块、网络通信基础理论课程、网络规划构建、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应用开发和嵌入式网络等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内容如图1所示。图1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1)表示该门课程在第1学期开设,其他类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各课程模块的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内在逻辑性和连续性。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理论、网络工程基础理论和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等知识模块学习不断线。如在第1学期就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一方面尽早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为学生打开一扇自学大门,提高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对面向对象编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并进行初步实践。然后在第2、3学期,分别开设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实践等课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VC+,并达到对基本算法进行强化训练的目的。紧接着在第4、5、6分别开设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等软件设计类课程,构建了以Java技术为主线的“面向对象原理与Java实践”、“Java Web应用编程基础”和“Java Web开源框架技术”三阶段系列化、层次化、递进式的教学,形成Java应用技术教学与就业的良性循环,确保了学生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学习不断线。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确定了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设计两个培养方向。其中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包含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安全设计和网络应用开发等课程模块。嵌入式系统设计包含网络规划构建、网络安全设计和嵌入式网络等课程模块。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学习和专业方向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考取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考”)网络工程师、“软考”嵌入式系统工程师、H3C网络工程师和Sun Java认证证书的能力。2.2构建“1+X”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采用“学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地将人才市场认可的、权威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纳入到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使得学生在获取本科学历的同时,能够有能力考取以下技能证书: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网络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资格。“软考”是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举办的国家级“以考代评”考试,其考试范围的广度和考试内容理论要求的深度决定了其在IT行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与“软考”网络工程师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模块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模块、网络通信基础理论课程模块、网络规划构建和网络安全设计等课程模块;与“软考”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模块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模块、网络通信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嵌入式网络等课程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保证了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应具有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H3C认证网络工程师。上述“软考”资格认证考试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网络工程实践能力,根据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主要拥有H3C网络通信设备的实际情况,我们将H3C网络工程师认证内容纳入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3C认证是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具有国际规划、完整的网络技术认证体系,是中国第一个走向国际市场的IT产商认证体系,在产品和教材上都具有完全的自主产权,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得到养学生网络工程实践能力,学生经过培训,能进行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能够利用基本网络设计技术设计和构建中小企业网络,从而强化了学生网络工程实践能力。4.5体现了一定的石化特色和“大工程观”理念在第5、7学期分别开设“石油化工概论”、“石化行业自动化技术”、“ERP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等石化信息技术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石化行业广泛使用的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网络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石化行业特色。在第47学期分别开设了工程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选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知识背景和整体性思维方式等“大工程观”理念。5结语本文在合理设置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然后,通过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立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等建设措施,提高培养质量,使得学生知识结构更趋合理,综合能力提高,在获取本科学历的同时,具备考取行业权威证书和国际知名认证的能力,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也使得教师素质提升,能够更好地把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学质量普遍提高,从而把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成理念超前、方法先进、实效突出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参考文献:1刘悦,张远,贾忠田.高等学校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科学规范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4):120122.2丰洪才.李雅琴.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3):9193.3姜腊林.易建勋.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6769.4苗风君,潘磊,郑秋生.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0):145147.5马巧梅.基于两条主线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5):7577.6施游.网络工程师考试冲刺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11.7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2.8胡圣明.软件设计师教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3.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本站会员(go****e)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