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文化心理学(教师院公选课)

  • 资源ID:122274027       资源大小:3.64MB        全文页数:74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中国文化心理学(教师院公选课)

中国文化心理学 教师院公选课 教师教育学院吴晓冬2013年9月 2013月年12月 参考书目 1林语堂 吾国吾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3汪凤岩 郑红 中国文化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4杨国枢 中国人的心理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5丁伟 中国民族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王锺陵 中国前期文化 心理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7张岱年 程宜山 中国文化论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8王小章 中国社会心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9黎鸣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10朱建军 中国人的人心与文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概述中国文化与心理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因素中国哲学的心理概要 混沌的哲学与生活态度中国政治的心理概要 昏昧的官场与政治信仰的流变 中国教育的心理概要 学与仕在纠结中走过了二千五百年中国人的人格心理 尊严还是面子 这是个问题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人情世故的个中滋味 第一讲概述 本课程讲授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环境中中国人的心理及其特征 本课程关注 中国人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创造出这样的文化 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文化心理学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和心理共同体 社会文化是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文化共同体人类共同生活创造了属于人类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土壤 在共同的文化之中人们才能形成社会群体 心理共同体人们以文化为中介通过交往形成了共存的社会关系 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关系 社会化 认知 接受 认同 生活个体文化创造 个性化 为人处世 为官经商 交友结群 家庭建立与经营 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 生活旨趣以及个性等都反映了文化的影响 一 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1 文化 一词的由来 文 作为名词通 纹 指物体表面上的纹饰 纹理等 引申为装束 整饰 作为动词 有使文 纹 人为之意 化 本义为生长物生谓之化 物极谓之变 黄帝内经 素问 天元经 化 教行也 说文解字 文化最初指男女结合如不同色彩交织成的花纹 并由此化出其他的人际关系 如亲子 长幼等 再后引申为生成或活动的规则和方式 李炳全 叶浩生 2004 文化 即广使人文或以文使人化之的意思 也即 文治教化 我国现用 文化 一词由日语转译而来 与古代的意思有很大不同 目前汉语 文化 一词已成为容civilization culture knowledge science等方面内涵的集合名词 2文化的涵义不同学者对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 泰勒文化包括全部的知识 信仰 艺术 道德 法律 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埃尔伍德文化是一种学习和制造工具 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 强调文化的工具性 即显性文化 福尔索姆文化是一切人工产品的总和 包括由人所创造并能向后代传递的一切事物 强调文化的人造性 林语堂文化是把中国人民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基本要素 梁漱溟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 文化即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辜鸿铭要估价一个文明 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 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 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言下之意 文化就是产生人的样子的那个东西 而人的样子不只是外形与身体 更多是指人的心理 辞海 文化为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何理解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内核 人类依靠它得以生存 创造它得以发展 人类走着一条不同于其它物种的生存之道 从食物的获得到水源的觅取 从抵御严寒酷暑到栖息地的选择 从个体间关系的处理到繁衍与抚育下一代 等等 人类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这都是文化的作用 文化将人类个体聚集起来 用语言 思维方式 规则 习俗 礼仪 思想观念 信仰 知识等统一和规范个体心理和行为 文化控制和调节人类与自然以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 使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和策略性 使自然打上人文的印记 使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 从而保证群体的凝聚力 提高人的生存力 并使人适应环境 特别是社会环境 在用文化武装起来的人的作用下自然成为了人的自然 社会的自然和精神的自然 如今地球上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人的精神 成为人的精神的产品 反过来说 人类所有的创造物都包含文化的因子 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 共同抵御自然与外界侵袭的工具 是连接人与人关系 获得相互认同的纽带 文化赋予这个世界和人类社会以意义 赋予人的生命以价值 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 3文化的特征意向性与社会性文化是人以一定动机和目的驱使和导引 以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文化是人思想的产物 表达和表现了人对宇宙 对地球 对自然 对生命 对生活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解释 体现了人对过去 现实和未来的反思与憧憬 文化来自于个人的原创 但个人的思想必须凝集与融汇在一起才能成为文化 才能影响他人与整个社会 文化在社会中获得生命和生存的空间 文化只存在于社会之中 创生性与稳定性文化是人适应环境 自然 社会和人自身 的工具 环境总处在变化之中 人需要且必须创生新的文化去适应它 文化将人们凝聚在一起 这种凝聚力不仅横向地发生作用 而且纵向地发挥作用 纵向作用就是文化的传承 基因传递保证人作为生物人的存在和延续 文化传承保证人作为社会人的存在和延续 事实上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个体成长 也就没有整个人类发展 人类的延续需要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独立性和封闭性 这样才形成了种族文化 民族文化 地域文化 企业文化 宗族文化 学校文化等具有传承特点的文化及其实体 民族文化是保持民族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内在力量 也是民族内每个个体认同感的重要来源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的衰败与破落 矛盾性人类文化一直处在矛盾的动荡之中 从来没有超稳态的文化生存状态 中国文化始终存在矛盾 表现在儒 道 释三家在为人处事上 儒法在政治策略上 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 世俗文化与神鬼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 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很多方面 这种矛盾是中国文化又一重要特征 二 文化的分类 1 按空间分 人类文化 民族文化 地域或地区文化 与团体 组织 文化 家族与家庭文化 2 按内容分精神文化思想 观念 知识制度文化规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的行为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文化 如政治制度 法律 道德 纪律 职责 义务等 物化文化文化作品 如书籍 艺术作品 工艺制品 建筑等行为文化 3 按时间断代分史前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 第二讲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因素 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心理及研究的宏观透视 据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文化延续性的文明古国 而其它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已消失或在原先土地上产生了新的文化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五千年朝野更迭 战乱灾荒 外族侵略 民族迁徙等事件频繁发生 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依附在同一种文化之上 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 保持相同或近似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认同同一的祖先 遵守同样的社会规范 坚守共同的信仰和观念 讨论 为什么中华文化具有如此大的同化力 但近一百多年来许多人感到中华文化遭受巨大冲击 面临崩溃的危险 有人认为 30年来 经济发展的需要无限制地满足着感官与欲望的诉求 思想的脚步却陷入迷津 学问中文化元素越来越少 商业气息越来越浓 了解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少 文化存在的土壤越来越稀薄 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着整体文化的偏移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以山东省民间工艺为例 原有 个工艺美术品种 目前 至 濒临灭绝 另有 的品种产量大幅下降 以上的传统品种的产量急剧下降到历史高位的 以下 客观地说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东西已经出现断层 我们不禁要问 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怎么了 一 中国文化心理研究概览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心理的集中研究始于一百多年以前 由于外族侵略和掠夺 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被置于穷国 弱国 劣国的地位 民族自尊心遭受严重打击 为五大洋惊涛骇浪之所冲击 为十九世纪狂飙飞沙之所驱突 于是穹古以来 祖宗遗传 深顽厚锢之根据地 遂催落失陷 而全国民族 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澹 跋涉苦辛 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 梁启超 饮冰室文集点校 民众表现出的萎靡不振 崇洋媚外 麻木不仁 离心离德令人痛心 富有民族精神的学者 思想家开始思考和研究中国的民族性的问题 民族性即民族特性 指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与心理特征 如民族信仰 民风 民族性格等等 这些人物有严复 林语堂 梁启超 严复 梁漱溟 鲁迅 胡适 潘光旦 徐复观 庄泽宣 张岱年 陈独秀 李大钊以及很多的外国学者 鉴于当时的社会形势 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物站在批判 贬抑的立场上看待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 最早系统研究中国人心理的外国人是美国传教士亚瑟 史密斯 著有 中国人的性格 1890年在上海英文 北华捷报 连载 后结集出版 书中列举了中国人的心理 注重面子和善于做戏 过度节约 勤劳刻苦但漠视时间 漠视精确 思绪含混 坚韧 善于忍耐 却缺乏同情心 严复 1854 1921 清末思想家 翻译家 教育家 严复以民力 民智 民德作为判断 民种高下 的标准 指出中国处在 民智已下 民德已衰 民力已困 的危难境地 中国旧学术和 士大夫心术之坏 是造成民智低下的根源 教化衰颓退化造成了中国人的 幼稚 和 巧伪 梁启超 1873 1929 维新运动领袖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教育家 著有 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对国人的评价始终存在矛盾 他既认为中国人有平等 自营自助 以自力同化他族 1911 且 报恩 明分 虑后 1912 的优点 又认为中国人 缺点多矣 如奴性 卑屈 依赖 推诿 怯懦 不武 为我 好伪 涣散 旁观 保守 嫉妒 无国家思想 无公共观念 群体意识 权利和义务观念缺乏等 他写道 中国 举国之大 竟无一人不被人视为奴隶者 亦无一人不自居奴隶者 这种奴隶性使人 既无自治之力 亦无独立之心 依赖之外无思想 服从之外无性质 谄媚之外无笑语 奔走之外无事业 伺侯之外无精神 一切皆保证唯上之命 参见 中国积弱溯源论 饮冰室合集 文集 第2册 国民 及 国民性 的由来 中国以前只有臣民 乡民 族民 村民 小民 市民 贱民的称谓与概念 而没有国民的概念 自康梁始 国民 一词方才使用 梁启超 1899 首次为 国民 做界定 国民者 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 1902年 梁启超做了另一界定 有国家思想 能自布政治者 谓之国民 由于梁启超的大力提倡 国民 一词迅速为新学家们普遍使用 它逐渐取代 臣民 一词 成为表述人民在国家中地位 作用的新概念 要求变臣民为国民 不要做中国旧思想的奴隶 不要做西方新思想的奴隶 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 变奴隶为国民 是20世纪初中国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林语堂 1895 1996 著有 吾国吾民 中国人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文化精神 等文化论著和评论集 中国人俭朴 爱自然 勤俭 幽默 但也忍耐 散慢及老猾 含忍是由家庭制度而来 散慢放逸是由于人权没有保障 而老猾敷衍是由于道家思想 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这个国家 年龄总比人家大 脸皮也比人家厚 年纪一大 也就倚老卖老 荣辱祸福都已置之度外 不甚为意 林语堂提出 必改造使人不得不明哲保身的社会环境 即给中国人民以公道法律的保障 使人人在法律范围之内 可以各开其口 各做其事 各展其才 各行其志 梁漱溟 1893 1988 著有 中国文化要义 人生的艺术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等 比较集中议论中国文化 中国以其独立自创而富于同化力的文化维持其民族生命 中国社会两大特征尚理性 无宗教孔孟皆强调独省自身 所谓人本 其实为家本 盖难以形成全民信仰 使人散漫社会结构经千年而无大的变化 文化早熟论梁漱溟将文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对物探索阶段 对人与人关系探索阶段和对人自身探索阶段 中国文化超越第一阶段而发展到第二阶段 因而早熟 这种早熟集中体现在对现实生活过于关注的现实理性的伦理本位上 中国既一向详于人事而忽于物理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 人与人都在相关系中有其情谊义务而互以对方为重 以家为本的社会体制使得罗素认为中国只有社会而没有国家 中国文化要义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文化心理学(教师院公选课))为本站会员(灯火****19)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