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课程

  • 资源ID:116112083       资源大小:115.50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课程

' 第一课 春天 一、教学内容: 1、 聆听杜鹃圆舞曲 2、 聆听小燕子 3、 表演布谷 4、 表演小雨沙沙 二、教学总目标: 1、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 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 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三、教材分析: 1. 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本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乐曲采用三折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 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唱出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 3. 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4 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间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 1、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2、 学唱歌曲布谷 3、 律动布谷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 2、 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 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悉。 2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称为“宝宝看花”) 1) 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 2) 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 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3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4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 初听,(完整听全曲)。 2) 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相同的地方。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点。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 欣赏乐曲小燕子 2、 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3、 歌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小燕子与创编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地观察事物。 3、 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4 复习表演杜鹃圆舞曲,录音伴奏。 二、 新课学习 1 欣赏歌曲小燕子 1) 初听,(完整听全曲)。 2) 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小燕子在什么季节来到,你想对小燕子说点什么?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小燕子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2 小练习: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 3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 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生视谱; 2) 模仿下雨练习:教师:滴答滴答,学生接:沙沙沙 3) 谈话:种子与发芽的关系点出“春天” 4) 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5) 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轻些) 6) 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4、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雨沙沙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 放牧 一、教学内容: 1、 聆听牧童 2、 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 表演牧童 4、 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 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三、教材分析: 1. 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到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3/4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部分组成。这首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背景,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 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采用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本曲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 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拍。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满的审美感受。 4 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 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 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 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 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 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 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 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 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 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 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 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 4) 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 3、 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 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后(完整听全曲)。 2) 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放牧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三、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编创与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四、复习歌曲小雨沙沙: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五、课堂评价活动:六、教师小结教学反思:在音乐课堂中应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教学,让孩子快乐学习。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2、聆听鸭子拌嘴教学过程: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聆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课程)为本站会员(不***)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