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跨线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 资源ID:111824121       资源大小:87.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跨线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B13-7跨线桥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质量通病防治 )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 编制依据2三、监理质量控制点及目标值31、梁体预应力钢筋定位不准防治的技术措施32、梁体保护层厚度偏差过大防治的技术措施33、后张法预应力工艺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44、排水设施不畅通防治的技术措施9五、监理工作方法及预控措施15(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措施15(二)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措施17(三)旁站监理方案18(四)竣工验收及保修期的监理措施20一、工程概况拟建土城头路跨线桥扩建工程位于XX城北地区,横跨经五路和拟建神农路,在原有桥梁的基础上沿燕尧路向东南方向延伸3跨,跨径24+24+20m,桥宽10m,桥梁中心桩号KO+132,桥梁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正交。桥标准横断面分配为:1.5m(人行道)+7m(车行道)+1.5m(人行道)=10m。桥面横坡为双向2.0%,人行道横坡为反向2.0%。下部构造:0#墩为直径1.2米双柱墩(前期已建),1#、2#为直径1.3米独柱墩,3#桥台为桩柱式,基础都采用2根直径1.2米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三跨等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梁底呈弧形狀,单箱四室断面组成,顶面宽10米,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并设置双向预应力体系,采用S15.2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桥面:采用8cmC40防水砼+SBS防水层+6cm中立式沥青砼AC-20C+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二、 编制依据1、土城头路跨线桥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6、燕子矶新城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KC12017)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技术标准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烛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及有关部委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合同及设计文件。12、法律、法规对质量、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三、监理质量控制点及目标值1、梁体预应力钢筋定位不准防治的技术措施1现象:孔道位置不正(水平向摆动或竖向波动)。2危害:将引起张拉时管道摩阻系数加大或构件在预加应力时发生侧弯和开裂。3原因分析:预埋芯管时,芯管安装位置不准确,或芯管固定不牢固,或“井”字固定架间距过大。4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明确的预应力钢筋坐标进行定位安装。(2)预应力定位钢筋宜采用焊接固定,保证安装牢固。(3)混凝土浇筑应避免振捣器与预应力钢筋的直接接触,防止预应力钢筋(管道)损伤、移位。预埋芯管制孔时,芯管应用钢筋“井”字架支垫,“井”字架尺寸应正确。“井”字架应绑扎在钢筋骨架上。其间距当采用钢管时,不得大于100cm;采用胶管且为直线孔道时。不得大于50cm;若为曲线孔道时,取1520cm。(4)孔道之间净距,孔道壁至构件边缘的距离,应不少于25mm,且不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5)浇注混凝土时,切勿用振捣棒振动芯管,以防芯管偏移。(6)需要起拱的构件,芯管应随构件同时起拱,以保证预应力筋所要求的保护层厚度。(7)在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预埋件及芯管位置是否正确,预埋件应牢牢固定在模板上。2、梁体保护层厚度偏差过大防治的技术措施1、质量问题及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2、原因分析(1)、钢筋骨架尺寸偏大,局部钢筋紧靠模板;(2)、保护层垫块遗漏或太稀,脱落;(3)、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或绑扎松散。3、预防措施(1)、钢筋骨架的支撑钢筋必须保证足够强度、数量。(2)、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专用垫块,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平面每平方米不少于1个,曲面每2平方米不少于3个,折角处必须设置,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密。(3)、芯模法施工时,在绑扎钢筋时应根据空心孔设计位置、尺寸,预先设置抗浮钢筋,间距不大于50cm,且宜在芯模顶部设置压模材料,稳固芯模。(4)、施工中严禁振捣钢筋骨架或振捣器直接接触钢筋骨架。(5)、严格检查钢筋的外形尺寸,不得超出允许偏差;   (6)、按设计保护层厚度计算钢筋净保护层,然后制作保护层垫块,适当加密设置保护层垫块,竖立钢筋可采用带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7)、已产生露筋的可采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砂浆与原混凝土结合可靠,原混凝土要凿毛、修边并用水冲洗湿润,用铁刷子刷净,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修补,重要部位露筋,要通过有关单位协商后,确定修补方案。3、后张法预应力工艺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一)漏穿钢束1现象: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穿束时,漏掉一束或一股张拉后才发现或孔道灌浆后发现。2危害:使构件或结构不能具有足够的预应力储备,或形成张拉后结构预应力不均匀,降低其承载能力。3原因分析:施工管理混乱或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编束时,未编号,使穿束人员心中底数不清。4预防措施:(1)钢丝(或钢绞线)束编束时。应将钢丝(或钢绞线)逐根排列理顺编扎成束,并按设计的不同规格依次编号,待对照设计图检查无误时,方进行穿束。(2)张拉前,质检人员应对穿束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发生丢束或丢股问题。5治理方法:当可以补救时,用卸锚器对丢束(股)的钢束进行卸锚,补足后重新张拉否则要经设计验算,并按设计提出的补强方案处理。(二)张拉中滑丝(滑束)1现象:(1)预应力钢材在锚具处锚固失效,钢丝束等随千斤顶回油而回缩。(2)预应力钢材在锚具处暂时锚固住,但当卸顶时却发生滑丝。还有的工作锚的楔片凹入锚环中。2危害:使发生滑丝或滑束的钢束产生超过设计考虑的预应力损失,降低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3原因分析:(1)张拉后锚固时,顶楔器在顶压时不伸出。则工作锚变成利用滑动楔原理自锚的锚具。由于锚不宜于以滑动楔原理锚固而且施工时又不是按滑动楔锚固操作。形成预应力钢材或楔片的滑移量大。超过了回缩值允许范围而表现为滑丝;或楔片夹片被回缩钢束拖人锚环内,造成钢束回缩而表现为滑束。(2)工作锚的锚环与楔片、夹片之间有锈、泥沙或毛刺等异物存在造成横向压力不能满足锚固时的要求特别是使楔锚固开始处不能满足牢固啮合,结果当预应力转换时出现滑丝。(3)工具锚与工作锚之间的钢丝束编排不平行。有交叉现象则卸顶时钢束有自动调整应力的趋势,可能因钢束轴线不平行于锚环孔轴线,使楔片夹片受力不均而锚固失效或发生滑丝现象。4预防措施:(1)安装顶楔器前进行试顶检查其顶压时足否伸出。(2)锚具安装前对锚环与楔片、夹片进行清洗打磨,工具锚锚环孔、楔片用油石打磨。(3)工具锚的楔片要与工作锚的楔片分开放置不得混淆。每次安装前要对楔片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裂纹及齿尖损坏等现象,若发现此现象,应及时更换楔片;对夹片也应按上述要求检查或更换。(4)严格检查钢丝束编排情况,防止交叉现象发生。5治理方法:(1)张拉完毕,卸下千斤顶及工具锚后,要检查工具锚处每根钢绞线上夹片的刻痕是否平齐,若不平齐则说明有滑束现象。应用千斤顶,对滑束进行补拉,使其达到控制应力。(2)如用锚时,可对已锚固的钢束,用卸锚器进行卸锚,然后重新进行张拉和锚固。(三)张拉中断丝1现象:张拉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顶锚或稳压时发生钢丝或钢绞线断掉,其发生部位多在工具锚或联结器夹片前端位置相同而数量不等。2危害:张拉中断丝,造成断丝的预应力束预应力损失增加。如超过允许根数,导致结构或构件的报废。3原因分析:(1)对于钢质锥形锚具而言,由于锚圈上口倒角不圆顺,再加上顶锚力过大使钢丝发生断丝;或因钢绞线材质不均,钢绞线全断飞出;或由于钢绞线钢丝束受力不匀,如钢丝束或钢绞线有扭拧麻花现象,导致张拉受力不均,或因锚塞过硬,有刻伤造成钢绞线断掉。(2)对于XM锚具,多由于千斤顶位置不正,造成夹片一侧刻入钢丝过深·或顶楔时钢丝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断丝(如钢丝下料后,保管不好,有硬伤、死弯)。(3)高强钢丝碳化,造成冷脆,张拉时断丝;或粗预应力钢筋材质不匀,张拉时断裂。(4)预应力钢材下料时,采用电、气焊切割使其材质变脆张拉中断裂。4预防措施:(1)检验张拉槽与锚垫板垂直面的平整度,保证锚垫板与千斤顶的顶面在张拉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2)严格检查锚具导角不圆顺、锚具热处理太硬的都不使用对预应力钢材在材质上严格把关。(3)对钢绞线和钢丝束采用预拉工艺使其各钢丝理顺以便均匀受力;张拉时适当减慢加载速度,避免钢丝内应力过快增长。(4)预应力钢材的下料不得采用电、气焊来切割避免其材质冷脆。5治理方法:切除锚头,换新束重新张拉。(四)预留孔道摩阻值过大1现象: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预埋波纹管孔道实测摩阻值大大超过没计值。2危害:由于孔道摩阻过大张拉中预应力摩阻损失增加,且使张拉伸长率超出-5%偏差。3原因分析:(1)波纹管安装时水平变位或振捣时造成水平变位过大。(2)波纹管本身及接头漏入水泥浆,使孔道管壁不光滑。(3)预埋波纹管轴向刚度太小,绑扎间距为1m时,绑扎点问波纹管轴线呈明显的悬链线形,造成管道局部偏差过大。(4)预应力束编束时,各根钢丝(或钢绞线)不顺直,处于麻花状增大摩阻值。4预防措施:(1)波纹管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要检查有无开裂、缝隙有无小坑凹瘪现象及咬口不牢等问题。(2)管道铺设中要确保管道内无杂物,严防管道碰撞变形,及被电焊烧漏:管道安装完毕尚未穿束前,要临时封堵管口,严防杂物进入孔道;施工中要保护好波纹管,严防踩踏弄扁。(3)管道就位后,要做通水检查,看是否漏水,发现漏水及时修补,要进行试通。并应对有所阻塞的孔道进行处理。(4)改善软管的直顺度,减小造成孔道局部变位的因素。(5)钢筋骨架中波纹管的绑扎间距由1m改为0.5m,并增设导向钢筋,提高波纹管的轴向刚度。管道在弯曲段应加密固定设施。(6)对钢束穿束前应进行预拉在预拉过程使扭绞在一起的钢丝(或钢绞线)得以顺直。(7)锚垫板附近的喇叭口与波纹管相接处,要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防止灰浆流入管道。(8)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和浇注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孔道内可能漏入的灰浆。可在梁两端专人用绑海绵的铅丝往复拉动。直至孔道顺畅为止。5治理方法:采用超张拉来抵消摩阻过大所产生的预应力损失。(五)

注意事项

本文(跨线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为本站会员(xinq****976)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