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之拙政园

  • 资源ID:107050749       资源大小:3.96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3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之拙政园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之拙政园,成员:李飒 景璐,苏州园林是对中国江苏省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建筑布局: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东部原称“归田园居”,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中部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拙政园的园林特点:,(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空间特征:,1 园林空间的有机性 2 园林空间构成要素的多样性 (1) 建筑形式多样 (2) 植物丰富多彩 (3) 山石水体的形式迥异 3 园林空间的流动性 4 园林空间的联想性,1、 园林空间的有机性,琵琶园的云墙呈波状线,横穿于黄石绿树之间,波峰与波谷交替出现,有节奏地蜿蜒。不仅给人以运动感,还呈现出流水的波纹形式,正符合了中国文人崇尚的自然的舒迟状态。 东部的芙蓉榭,为卷棚歇山造。其屋顶侧立面,由于相交处没有正脊,呈令人赏心悦目的弧形曲面,因而线型表现出柔和委婉、轻盈流畅的风格。 虽然是建筑形体,但在造型上又如同燕雀一般,在自然中飞翔,增加了建筑的动感,使得园林空间静中有动,同时也避免了线条的僵硬,使其能有机地融于周围的环境之中。,2 、园林空间构成要素的多样性,2.1 建筑形式多样 拙政园虽然是私家园林,面积相对皇家园林来说较小,但在园林建筑形式上却丰富多样,涵盖了大多数古典园林建筑类型,起到了点景、观景、引景、对景等诸多作用,2.2 植物丰富多彩 拙政园内的植物可谓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如松、榆、槐、枫、柳、桃、茶、玉兰、琵琶、海棠、荷花、梅、竹、女贞等,叶、花、果、枝姿态各异,花香芬芳独具植物与其主景建筑相搭配协调、意境一致,如远香堂前水面的荷花、松风亭旁的苍松、雪香云蔚亭周边的梅花、十八曼陀罗馆附近的山茶花、玉兰堂前的玉兰等,使得拙政园内四季都有生机,有情趣。,2.3 山石水体的形式迥异 拙政园的水体与山石环绕为伴,水面被池中的山石和周围的房屋、曲桥、植物划分为几部分。情形各异的溪涧、水谷、瀑布等依山势连绵起伏,互相呼应,使园景有分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园林空间的曲折和深度,水面流通环回,空间层次重重,景物深远不尽。,3 园林空间的流动性,2、3 园林空间的流动性 所谓的流动空间,其基本的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并且他们之间能相互联系、作用。园林形成的各种空间能够相互融乳、交流形成流动空间。拙政园的园林空间具有明显流动性特征。 中部景区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是典型的多景区复合的园林,园林空间既有划分又通过游览路线的经营而形成序列组合它的主要游览路线上有前奏、承转、高潮、过渡、收束等环节表现了动。观组景的诗一般的流动感,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这种空间序列的安排,使相邻空间的主题、敞闭、大小以及形状等各不相同,通过对比,以取得主题明显突出、整体和谐统一的效果,构成了富有诗词韵律的流动空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4、 园林空间的联想性,4 园林空间的联想性 拙政园的园林空间还具备联想性的特点,使游人在其中观赏、游玩、品味的过程中能够跨越时空的束缚,联想出各种美好的事物和景象。 园林是自然的境域,它的形象时刻在变化着。早、午、晚的光、影、色彩瞬息万变;阴、晴、风、雨、霜、雪气象万千;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植物发芽、出叶、开花、结果、落叶等物候各不相同;至于树木的苍古、石上的青苔,则随着多年时间的推移而形成;视线角度的变化,又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心情,使游赏者眼前浮现出多彩的画面,产生丰富的联想。,园林的造景技术 在拙政园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对景,障景,漏景,夹景,框景,造园理念,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浅谈苏州造园艺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启发 -以拙政园为鉴,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其发展反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它与整个封建士人文化和艺术体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的联系。 无论是山水景、植物景、建筑景,都是古典文人园林中对自然景物一种具有文心匠意地演绎,是在人居环境中体现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设计思想。这种在日常地生活环境中经常与自然接触的人居方式,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古典园林生长于东方文化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歌、文学的影响,是一种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人与自然平衡协调的人居方式。,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园林建筑,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组成的综合建筑群体。,将江南诗词、绘画艺术注入园林建筑之中,把竹、松、梅、荷、山、石等自然景物融进庭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展望,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也像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有其产生成长,有其繁荣兴盛,也有其衰落。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些保存完好的众多的园林,大抵都是晚期兴建或者经过晚期改建的。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代表着成熟的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同时也必然包含着或多或少的衰落的因子。如果对这一点有足够的认识,那么,我们就不会把目光局限在现存的看得见的实物而陷于以一斑欲窥全豹的偏颇。 从历史上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名园胜苑,也许可以得到更为珍贵的启示。这也使我们相信:造园成就的意义,远远不止造园学本身。在现在和未来,它必将成为人类环境创作的极有价值的借鉴!,谢谢观赏,

注意事项

本文(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之拙政园)为本站会员(今***)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